我國18歲以上成人已有超過1/4患有高血壓,但是高血壓人群的血壓控制達標率只有27.4%。大多數患者還是達不到血壓控制目標。 除了生活方式的改善,比如運動、減肥、限鹽、戒煙、限酒等,長期使用降壓藥是治療高血壓最主要的方式。然而很多患者對于長期服用高血壓藥存在顧慮,擔心產生依賴,長期用藥敏感性降低,或者產生副作用。那么一旦發現血壓升高,是不是就需要終身服藥? 如何區分原發和繼發性高血壓? 原發性高血壓: 發現血壓升高時,首先應該明確是不是原發性高血壓。事實上,臨床上還存在很多“假性”高血壓的情況,比如白大衣高血壓、失眠性高血壓、壓力性高血壓、肥胖性高血壓等。 這些情況下,患者并非真正患上了高血壓病,而是由于精神壓力、失眠、勞累、肥胖等因素造成血壓暫時性升高。這時積極糾正誘因通??梢允寡獕夯貧w正常,往往不需要服藥。 繼發性高血壓: 還有一類高血壓稱為“繼發性高血壓”,也就是血壓升高繼發于原發性醛固酮增多癥,嗜鉻細胞瘤、腎病等其他疾病。這時治療的首要原則是治療原發病。隨著原發病的好轉,高血壓也可能得到逆轉。 因此,發現血壓升高時首先應除外其他因素導致的高血壓。原發性高血壓患者才是需要使用降壓藥長期治療的主要群體。 原發性高血壓 患者如何合理用藥? 高血壓治療目標是使血壓達標,以最大限度降低心腦血管發病和死亡風險。 高血壓一旦確診,是伴隨終身的慢性疾病,所以,真正的高血壓是需要終身治療的。 目前臨床對于高血壓的控制方法主要包括:一、改變生活方式等非藥物措施;二、藥物治療兩方面。 對于高血壓患者來說,生活方式調整十分重要。患者應注意飲食、運動、心理等多方面干預,限制高鹽高脂食物攝入、規律運動,控制體重,避免超重和肥胖,戒煙酒。生活方式的改變對降低血壓而言是基礎操作,然而降低幅度有限,并且常常難以長期堅持,因此,藥物治療就成了控制血壓最有效的措施。 在藥物治療方面,治療原則之一是要求血壓平穩,因此目前指南均推薦使用長效降壓藥物,長期規范治療。目前降壓藥包括利尿劑、血管緊張素轉化酶抑制劑、β受體阻滯劑、鈣通道拮抗劑、血管緊張素受體拮抗劑等。 但是長期用藥并不等同于一成不變。 首先,人的血壓會隨著晝夜、季節、氣候等發生改變。例如有的人在冬天血壓明顯升高,而夏天時血壓降低。這時醫生可能會在夏天建議減少降壓藥的種類或用量,甚至暫停用藥。所以在服藥期間,應做好定期監測血壓,隨時調整用藥。 其次,伴隨疾病或者身體健康狀況會影響血壓。比如大面積心肌梗死、嚴重的心力衰竭、出血、年老體衰、營養不良、飲食攝入減少等等都會導致血壓的降低。此時降壓藥會減量甚至停用。 所以說,高血壓治療不是終身服藥那么簡單。應該說高血壓需要終身規范治療,重視生活方式改變,同時重視合理服藥,做好血壓監測和個體化治療。 |
|
來自: hercules028 > 《健康&醫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