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精选,精品九九视频,www久久只有这里有精品,亚洲熟女乱色综合一区
    分享

    他的七夕詞你一定讀過

     菊齋 2023-08-22 發布于江蘇

    每到七夕,"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這幾句就要被拿出來刷屏。

    這是北宋詞人秦觀寫的。

    很多人不知道,一個把詞寫得這么柔情蜜意的人,是個從小就愛看兵書的大胡子,他的祖上,是南唐武將。





    秦觀的父親給孩子取名很有意思。秦觀的兩個弟弟,一個叫做“秦覿(dí)”,一個叫做“秦覯(gòu)”,據說,秦觀還有個哥哥,叫“秦規”——兄弟四個,生來都帶著”眼睛“。

    帶著這雙”眼睛“,他將看見什么呢?會看見自己不得志的一生,會看見自己貶謫至死、死后猶名列奸黨碑嗎?

    還是,看著那顆豪爽豁達的心是如何被困頓成多愁善感?


    快活少年郎

    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江西南康秦宅,一個男娃出生了,因為在家族里排行第七,后來他被稱為秦七。


    南康只是他的出生地,不是他的老家。

    秦氏祖籍原在江南,世為武將,后來遷徙到了高郵,漸漸衰弱,直到他的祖父任承議郎等職,秦家這才慢慢有了聲望。此時這個男娃的祖父,便正在南康做官。不過男娃的父親秦元化,當時卻不在南康。直到七歲那年,秦元化才從太學游學歸來,給他取了名字。


    父親給他取的名字是”觀“,給他弟弟取的名字是”覿“(dí)。

    這兩個名字,有點意思。秦元化在太學有兩個同學,是一對兄弟,叫作王觀、王覿,因為太欣賞王觀、王覿的才華,秦元化索性給自己的兒子也取了同樣的名字,希望這兩兄弟將來也借借這名字的才氣,當爹的巴拉巴拉久了,秦觀雖然年幼,似懂非懂,也很積極地“聞而心慕之”。

    小秦觀很快長大成了青年兒郎。雖然十五歲時父親早亡,但似乎沒有給他造成多大的影響,他的大部分時間都在高郵老宅度過,日常就是讀讀書,訪訪友,到處去走走。

    他愛結交朋友,吳興太守孫覺、杭僧參寥、高郵顯之長老,都和他很談得來。

    他也豪雋、慷慨、強志盛氣,看見水災的慘狀,他曾寫《浮山堰賦》,聽聞遼夏的侵擾,他就在孫覺的指導下研究兵法——這樣一個積極向上的少年郎,在湖州、杭州、潤州、揚州、邵伯一帶,過著浩歌劇飲、放浪形?的快意日子。

    僶俛蓽門下,十年守一方。
    胡為御舟者,挽我置此傍。
    青山不肯盡,流水故意長。
    雖云道理遠,瓦樽有酒漿。
    ——秦觀《吳興道中》


    他于仕途,應不算很熱心。
    秦氏世祟佛氏,他又曾經虔誠地從母奉佛事,他早年誦習的,除了儒家經典外,大量的反倒是浮屠、老子、卜醫、夢幻、神仙、鬼物之說。


    宋 秦觀 書維摩詰圖跋
    但這樣任性的生活,到底不能容于主流社會。而且,家族四十多口,除了祖產外全靠著叔父秦定一人的俸祿,難免逐漸拮據。

    宋神宗元豐元年(1078),而立之年的秦觀決定要去考公務員擔負起家族的責任了。
    也就在這一年,他見到了影響他一生命運的人,蘇軾。

    惟愿一識蘇徐州
    在此之前,秦觀與蘇軾已結識有四年了。那是熙寧七年(1074),秦觀二十六歲的時候。

    蘇軾那年的PARTY很多,打從七月份到十月份就沒有消停過,十月間,蘇軾要前往密州,途中路過揚州,便想著順路去訪孫覺。
    秦觀得知大才子蘇軾要來揚州,竟然想了個怪主意。
    他提前跑到揚州大明寺壁上題詩,寫完了落上蘇軾的名字。不出他所料,蘇軾果然到了大明寺游玩,看見壁上題詩,一下子懵了:“這是我寫的嗎?我幾時寫的啊?”
    待見到孫覺,孫覺甩出一沓秦觀的詩稿給蘇軾,蘇軾再次呆了:“向書壁者,即此郎耶?”
    遂結神交。

    這真是教科書式的結識大法啊。

    稍微扯一下孫覺。孫覺是黃庭堅的岳丈大人,也是秦觀的上司和老師,兩人應該還有親戚關系,秦觀在寫給孫覺的信里喚其夫人為姨婆。
    熙寧五年(1072),孫覺已經向蘇軾推薦了自己的女婿黃庭堅,這才過兩年時間,又推薦了自己的學生秦觀——黃庭堅和秦觀后來都成了”蘇門四學士“,可見孫覺也是不簡單哪。不過黃庭堅和秦觀都沒有當場見到蘇軾,尤其是黃庭堅,神交了十多年才見到自己的偶像,秦觀要好些,神交了四年,就見上了。

    元豐元年(1078)夏四月,秦觀入京應舉,途經徐州,當時蘇軾正守徐州,秦觀遂帶著李公擇的信面謁蘇軾,完成了從神交筆友到蘇門學士的質的變化。

    第一次見面,秦觀無比歡喜,“我獨不愿萬戶侯, 惟愿一識蘇徐州。

    人生異趣各有求, 系風捕影只懷憂。
    我獨不愿萬戶侯, 惟愿一識蘇徐州。
    徐州英偉非人力, 世有高名擅區域。
    珠樹三株詎可攀, 玉海千尋真莫測。
    一昨秋風動遠情,便憶鱸魚訪洞庭。
    芝蘭不獨庭中秀,松柏仍當雪后青。
    故人持節過鄉縣,教以東來償所愿。
    天上麒麟昔漫聞,河東鸑鷟今才見。
    不將俗物礙天真,北斗以南能幾人。
    八磚學士風標遠,五馬使君恩意新。
    黃塵冥冥日月換,中有盈虛亦何算。
    據龜食蛤暫相從,請結后期游汗漫。
    ——秦觀《別子瞻》
    此后,秦觀與蘇軾、蘇轍兄弟常有書信往來,還隨詩寄去高郵鴨蛋、糟蟹等當地特產……詩寫得蠻有食欲,說“鮮鯽經年漬醽醁,團臍紫蟹脂填腹”、“後春蓴茁滑於酥,先社姜芽肥勝肉”云云,應當很對大蘇這個吃貨的口胃。
    對了大蘇口胃的當然不止是高郵鴨蛋和糟蟹,蘇軾對秦觀這個小弟,簡直是一見驚艷、再見傾心,不但將他視作屈原宋玉再世,還奮力將他拉進自己的朋友圈。
    刻苦攻讀的實力和一眾大腕的助推下,元豐八年(1085)春天,前幾次都考試失敗的秦觀終于高中進士。是年,他三十七歲。
    從三十歲到三十七歲這一段時間,不僅僅是秦觀的年齡大了七年,有一些不易察覺的事情悄悄地發生了,在命運的布局下,靜靜地潛伏在秦觀生命的前方。
    仔細比對蘇軾的年譜,不難發現,秦觀三十歲到三十七歲這段時期,正是蘇軾由青云跌入塵埃、又從塵埃回到青云之上的一個戲劇性的時期,秦觀正式列名蘇門弟子的第二年,蘇軾即遭遇人生中最黑暗的“烏臺詩案”,前后數年,蘇軾與從前交往的朋友,雙方為了避嫌,皆減少了很多來往,只有少數幾個是例外,秦觀算是一個,他不但親往湖州探聽消息,還不避嫌疑寫信去黃州慰問、關心蘇軾日常起居,蘇軾給秦觀的回信也很不平常,不但寫得長,而且家里雜事瑣屑都說給秦觀聽,不用說,蘇軾已將秦觀當作自家人來待了,元豐七年(1084),已有起復之望的蘇軾離開黃州,曾往金陵拜見王安石,后來又寫信請求他薦引秦觀入朝,次年秦觀中進士,不能說與蘇軾的極力助推毫無關系。這七年的時間,已將秦觀和蘇軾緊緊地綁在一起,密不可分了。
    同時在悄悄發生變化的,還有秦觀的心態。秦觀心態上微妙的改變,甚至連蘇軾都未曾察覺。在蘇軾心里,秦觀一直是初見時,那個“有機會入世便入世,無機會入世便出世,一切順其自然”的豪爽豁達的青年。
    但秦觀的性格其實十分復雜。他既有蘇軾看見的灑脫豁達,也有隱藏在心底的鐘情執著,與他同時代的宋人多看見他的灑脫豁達,后人多看見他的鐘情執著,于他自己,順境時灑脫豁達的那個便占了上風,逆境時鐘情執著的那個,便引他去鉆牛角尖。
    秦觀二十歲已聞名鄉里,三十歲才開始應試,其中緣故,值得探究。我猜,他對佛道應該比仕途要熱心,三十歲決定放棄佛道走仕途,對他來說可能是個重要的、不得已的選擇——他四十一歲時寫有“華胥夢斷已十年”,五十歲時寫有后悔放棄修道的《反初》詩,或可為證。然而決定走仕途后,他的放棄并未獲得想象中的回報,七年受困于場屋的秦觀,后悔、
    焦躁與苦惱遂盤桓于心底,大概也就是在這段時間,他將表字“太虛”,改作“少游”,對人說自己想要效馬少游那般,自由自在地做個田舍翁算了。之后十數年,滄海生變,隨著蘇軾的起起落落,秦觀的命運也身不由己地隨之起落,直到窮途末路、心似死灰,直到他結束這追悔不已的一生。
    蘇軾固然是為秦觀的前途謀劃了很多——秦觀決心走仕途,也許與蘇軾的不斷鼓勵、引導有關,但蘇軾未曾看清,秦觀,是不適合做官的。

    小樓連苑處
    秦觀的第一份官職是蔡州教授。
    元豐八年(1085)春,三十七歲的秦觀考取進士后,初任定海主簿,他未上任,旋轉蔡州教授。
    官職雖小,總是一個令人愉悅的開始,因此,他作《擬郡學試東風解凍》詩道,更無舟楫礙,從此百川通”——就如同三十歲時他信心滿滿地去考試,以為一擊必中一樣,三十七歲時他又一次信心爆棚地覺得,門已經敲開了,登樓入閣、平步青云的日子難道還會遠嗎?

    有點天真是嗎?
    官場里磨一磨就會成熟些是嗎?
    六年后,天真的秦觀,不但不曾登樓入閣、平步青云,反而顯露出他在政治上的極不成熟。

    元祐六年(1091)七月,與蘇軾交好的王鞏,托御史中丞趙君錫舉薦秦觀為秘書省正字,不久,御史賈易彈劾“不可令秦觀污辱文館”,要求將秦觀免去正字職。賈易的彈劾本來秘不外傳,當時身居執政的蘇轍不知從哪里得到消息,便馬上告知蘇軾,到了這個時候,蘇軾便出頭為秦觀力爭,他一面交代秦觀去找趙君錫幫忙,一面上奏朝廷“此人(秦觀)文學議論過人”,務必要保全秦觀的前途。

    這個事情,蘇軾有疏忽的地方,他以為趙君錫必會幫忙,哪料到趙君錫為了想要取替蘇轍的執政之位,正想法子尋找蘇軾兄弟的把柄,而他更沒想到的是,秦觀去找趙君錫,一開口便道:賈易彈劾我的奏章里,說邪人在位、引其黨類,您剛舉薦了我,這奏章其實是針對您,為大人計,不妨如此如此……企圖說服趙君錫彈劾賈易。

    無論是蘇軾,還是秦觀,都低估了朝廷里復雜的派系斗爭和政治博弈——趙君錫不但不幫忙,更以此為把柄攻擊蘇軾、蘇轍、秦觀,上奏說秦觀浮薄、蘇軾指使御史中丞與御史互相彈劾、蘇轍與兄勾連泄露朝廷機密。
    這大概是第一次由蘇軾和秦觀相互觸發的危機,蘇軾被人當作靶子,秦觀被人當作子彈,一損俱損的效應開始顯現。
    此事的結果,秦觀罷正字,蘇軾貶潁州,與趙君錫聯手的賈易貶廬州,趙君錫亦貶回舊職,未能因此取代蘇轍。蘇轍仍做他的尚書右丞。
    這是元祐六年有驚無險的一次政治事故,秦觀能安全過關,全仗蘇軾背后有高太后的保護傘撐住。
    蘇軾事后,倒也沒怎么怪秦觀,只是給道潛的信里說,秦觀這小子近日搞了場鬧劇,不怪他,大概是有人忌妒他罷了。
    蘇軾待秦觀真是全力維護的,舉存秦觀為秘書省正字,大約就是蘇軾托人操作的手筆,其實早在幾年前,蘇軾就親自向朝廷推薦過秦觀,秦觀也曾從蔡州應召入京,帶著滿滿的誠意,向朝廷進策三十篇、論二十篇,這些文章是秦觀十年間的儲備,其中有《國論》、《治論》、《人材》、《法律》、《財用》、《邊防》 等文章,見者皆覺得高明,秦觀的策、論受蘇軾影響很大,文章寫得是很好的,但也許是朝廷覺得不實用,后來秦觀還是托病回了蔡州。

    傳 北宋 李公麟 西園雅集圖局部
    趙君錫風波后,元祐八年(1093)六月,秦觀復任太學正字,七月,在呂大防的薦舉下,由正字升任國史院編修。短暫的史院編修官,是秦觀一生里最榮耀的時期——不妨再加上前后幾年,元祐這個年號似乎甚利秦觀,從元祐初到元祐末,八年間,雖小有挫折,在秦觀一生里卻算是仕途順利、人生得意的,他時常和當時最有名望的文人聚會宴飲,和志同道合的朋友切磋消遣,又能看到宮藏法帖,遍覽王羲之、鐘繇、懷素等名家真跡,在生活享樂上亦是詩酒風流。經歷過七年的迷茫失意,他心底那個灑脫豁達的秦觀又抬頭了,他的快樂又回來了,似乎又回到了三十歲前冶游豪蕩的日子。
    小樓連苑橫空,下窺繡轂雕鞍驟。朱簾半卷,單衣初試,清明時候。破暖輕風,弄晴微雨,欲無還有。賣花聲過盡,斜陽院落;紅成陣,飛鴛甃。
    玉佩丁東別后。悵佳期、參差難又。名韁利鎖,天還知道,和天也瘦。花下重門,柳邊深巷,不堪回首。念多情、但有當時皓月,向人依舊。
    ——秦觀《水龍吟》

    玉漏迢迢盡,銀潢淡淡橫。夢回宿酒未全醒,已被鄰雞催起怕天明。
    臂上妝猶在,襟間淚尚盈。水邊燈火漸人行,天外一鉤殘月帶三星
    ——秦觀《南歌子》

    這兩首詞都是秦觀這時期寫的。前一首《水龍吟》是寫給營伎樓東玉的,《南歌子》是寫給另一位營伎陶心兒的,據說他將樓東玉的名字嵌進了“小樓連苑橫空、玉佩丁東別后”里,將陶心兒的名字也嵌進了天外一鉤殘月帶三星這一句里。"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可能也寫在這段時間里——雖然這首詞到底在哪一年、為何事、寫給誰至今無解,有說是寫給樓東玉,有說是寫給邊朝華,也有說是寫給其它女子的。
    邊朝華是秦觀在元祐年間所納的妾。她的情形,與蘇軾的朝云有些相似——連名字也是相似的,她本汴京人氏,十三歲入秦府,十九歲時正式成為秦觀的妾。她待秦觀,也似朝云待蘇軾,秦觀后來數次遣走她,她都不肯離去,但秦觀遣走她,實在是不得已。
    大明王朝里胡宗憲曾對高翰文說:“第一,你不應該出來當官,你的才情只適合詩文風雅,你的為人卻一生也當不好官,第二,既然中了科舉,就應該在翰林院儲才撰書,不應該妄論國策……”這段話,拿來說給秦觀聽,也是適合的。胡宗憲認為高翰文如此可以保全一生,秦觀也是一樣,秦觀的家境并不算很差,他自己說過少年時一餐宴席就能花掉十余萬錢,也說過家有薄田百畝可保衣食無憂,若生在一個平凡普通的朝代,他老老實實地從小官吏做起,慢慢升遷,熬到退休,也不失為一段平安生涯。
    但北宋后期的朝堂,是何等兇險!
    秦觀在元祐年間的平安無事,無非是背后有蘇軾維護,蘇軾背后又有高太后撐持,但任何人的一生,都是不會一直順風順水的。
    胡宗憲給高翰文指點的最后一條求生之道,是事已至此,你須立刻、馬上、迅速離開已波詭云譎的浙江官場,然后找機會辭職,不要有一絲留戀。
    這一條求生之路,對秦觀一樣適合。
    但秦觀已陷入太深,無法脫身了。

    霧失樓臺,月迷津渡

    紹圣元年(1094),秦觀四十六歲時,正式進入“跌跌不休”的流年。

    原因,無非是一朝天子一朝臣,元祐年間的皇帝雖然也是哲宗,但那時哲宗尚小,諸事皆由偏愛蘇軾等人的高太后定奪,元祐八年高太后薨逝,哲宗親政,開始驅逐高太后時代的舊臣,起用自己信賴的臣子,年號,也改作紹圣,紹的意思是“繼承”,圣,直指宋神宗,紹圣,便是要接續宋神宗時代銳意革新的精神,把元祐年間高太后中止的“熙寧變法”繼續下去。

    然而,關于“熙寧變法”的記憶還在,人,卻變了。
    宋神宗的時代,朝堂大臣們還只是因國事而分裂為新舊兩派互相攻擊,在宋哲宗這個時代,人與人之間的攻擊,更多來自于前幾朝累積的怨怨相報。

    蘇軾早就在元祐八年的九月被驅逐到定州去了,紹圣元年四月又添了新的罪名被趕到更遠的英州、惠州。
    蘇軾被貶謫,秦觀不是沒經歷過,十余年前,秦觀就寫信安慰過被貶黃州的老師,只是這一次不同了,這一次,秦觀也逃不掉了。

    紹圣元年(1094)四月,已離開京城、出為杭州通判的秦觀以“浮薄小人、影附于軾”的罪名被貶到處州監茶鹽酒稅。
    紹圣三年(1096)夏,在處州兩三年后,為消愁解悶常與僧人談禪并抄寫佛經的秦觀,又喜提“謁告寫佛書” 的罪名,削職遠徙郴州,歲末,秦觀寫下著名的《郴州旅舍》詞:

    霧失樓臺,月迷津渡,桃源望斷知何處。可堪孤館閉春寒,杜鵑聲里斜陽暮。
    驛寄梅花,魚傳尺素。砌成此恨無重數。郴江本自繞郴州,為誰流下瀟湘去。
    ——秦觀《踏莎行 郴州旅舍》

    仕途,已成崎嶇,桃源,也早已渺然。
    人生,還有什么路可以走嗎?
    秦觀越想,越是想不通。

    紹圣四年(1097)冬,秦觀又收到了一個大禮包,朝廷下詔將他編管橫州。過完年后,漫漫春夜里,秦觀寫下《反初》詩,自悔為官誤身,沒有把修道堅持到底。

    昔年淮海未,邂逅安期生。
    記我有靈骨,法當游太清。
    區中緣未斷,方外道難成。
    一落世間網,五十換嘉平。
    夜參半不寢,披衣涕縱橫。
    誓當反初服,仍先謝諸彭。
    曦發陽之阿,餔餟太和精。
    心將虛無合,身與元氣并。
    陟降三境中,高真相送迎。
    瑯函紀前績,金薄鍚嘉名。
    耿光洞寥廓,不借日月明。
    故棲黃埃裹,絕想空復情。
    ——秦觀《反初》

    然而這折磨還沒有完。
    又過了幾個月,
    元符元年(1098)九月,朝廷第四次下詔,開除秦觀公職,從橫州移送雷州編管,且永不錄用!

    四年,秦觀被貶四次,越貶越遠,這次,已將他貶到了懸崖邊上。

    《曲洧舊聞》里有一則記載,說秦觀往橫州去的路上,路過桂州秦城鋪,看到墻壁上有一個落第舉子寫的詩,詩里嘆息“我為無名抵死求”,又嘆息親眼見到才子秦觀南貶,“有名為累子還憂”,感嘆有名無名,皆為身心所累……秦觀見了壁上詩,觸動心中塊磊,無法自控地涕淚交集。

    他的心境,已和從前完全不同了。
    從前灑脫豁達的他,已被敏感執著的另一個他所壓倒,后人檢看他貶謫后所寫詩詞,說他性情大變,其實這樣的性情在他中進士前那幾年里也浮現過,只是很快被入仕后的平順掩蓋,被輕輕揭過罷了。現在,那個敏感執著的他又出來了,“奇禍一朝作,飄零至於斯”的心結,牢牢地抓攫住他,撕扯著他不堪負累的身心。

    在這搖搖欲墜的人間,秦觀無法再支撐了。

    飲散落花流水各西東
    兩年后,秦觀于元符三年(1100)八月十二卒于藤州。

    據說被貶處州時,秦觀曾于夢中得句,“醉臥古藤陰下,了不知南北”——后人說這是他會死在藤州的詞讖。處州是他貶謫生涯的起點,藤州卻象是他貶謫生涯的句號,或者說,是另一段生涯的起點。他停在了藤州不再往前,也好。他已經受了那么多的捶打,后面更多的捶打,不受也罷。假如他真是生有靈骨,這也許是天意,讓他不必再受這世間許多搓磨。

    他可能真的是受夠了。
    元符三年(1100)春,哲宗崩、新黨被逐、朝廷將起用舊黨的消息一個一個傳來,他內心竟似無太大的波瀾,只是給久未聯系、謫在海南的蘇軾寫了一封信,告知老師這些消息:朝命已下了赦命,蘇轍移永州,蘇軾移廉州,秦觀移英州……蘇軾得信,先是不敢相信:“你聽說的可確實?”然后忙忙作打算,緊接著蘇軾又給秦觀寫去第二封信,告訴秦觀已經安排了船只腳夫,十余日后就可出發,又仔細地說了登舟日期和行舟路線,最后說,如能與秦觀見上一面,那就太好了。
    與蘇軾的忙亂相比,秦觀可算得上淡定。這數年來,他遠離京城,遠離敵人,也遠離朋友和老師——六月二十五,蘇軾到海康與秦觀相見,
    秦觀寫下了這樣一首詞:

    南來飛燕北歸鴻,偶相逢,慘愁容。綠鬢朱顏,重見兩衰翁。別后悠悠君莫問,無限事,不言中。
    小槽春酒滴珠紅,莫匆匆,滿金鐘。飲散落花流水各西東。后會不知何處是,煙浪遠,暮云重。
    ——秦觀《江城子》

    這是秦觀最后一首詞,也是秦觀與蘇軾的最后一面。
    想當年,“我獨不愿萬戶侯, 惟愿一識蘇徐州”的爽郎明快的青年,字里行間都是對老師熱烈的擁抱,到如今卻只剩下“別后悠悠君莫問”的拒人于千里的消沉。

    但蘇軾,未察覺秦觀已油盡燈枯的心態。走的那天,秦觀還將自己寫的挽詞給蘇軾看,他自覺不久于人世,效陶淵明自作挽詞,詩中幻想了自己辭世的情景:“官來錄我橐,吏來驗我尸。藤束木皮棺,藁葬路傍陂。家鄉在萬里,妻子天一涯。孤魂不敢歸,惴惴猶在茲……”蘇軾看了,還說秦觀了不起,已勘破生死,超離物我——后來寫《書秦太虛挽詞后》時,蘇軾想起那日,仍堅持秦觀神色自若,和從前看起來沒什么異常,在秦觀貶謫期間,蘇軾與別人通信,也多次說“少游謫居甚自得”,也不知是秦觀掩藏得太好,還是蘇軾粗心得太過了。

    此次最后一面后,蘇軾繼續北上去廉州,后來又去郁林,秦觀則于七月從海康北上,走到藤州時,因為又熱又累走得又急,中暑病倒在藤州,藤州太守徐疇是蘇軾的舊知,就留他在藤州休養數日,八月十二日秦觀與賓客在繡江邊的光化亭聊天,說幾年前夢中曾寫過一首詞,“醉臥古藤陰下,了不知南北”,談笑間口渴索要飲水,水端來了,秦觀笑著看了看,竟然就這樣過世了。

    蘇軾在郁林聽說了這個噩耗,又驚又痛,兩日水米不進,接著又親自趕往藤州、追到梧州,都沒趕上扶棺北歸的秦觀女婿范溫和秦觀子秦湛,蘇軾只好放棄。
    秦觀與蘇軾在雷州相見時的詞中說“后會不知何處是”,冥冥中似乎也在回避著老師,倒是黃庭堅,和秦觀還有最后一遇。

    宋人曾敏行的《獨醒雜志》里有這么一段記載:
    秦少游之子湛,自古藤護喪北歸,其婿范溫候于零陵,同至長沙,適與山谷相遇。……至是,與二子者執手大哭,遂以銀二十兩為賻。湛曰:“公方為遠役,安能有力相及。且某歸計亦粗辦,愿復歸之。”山谷曰:“爾父,吾同門友也。相與之義幾猶骨肉。今死不得預斂,葬不得往送,負爾父多矣。是姑見吾不忘之意,非以賄也。”湛不敢辭。……前輩于死生交友之義如此。

    我讀這段記載時,常常心酸。
    窮困潦倒的黃庭堅傾己所有,贈銀二十兩,這是他對故人最后的心意。

    第二年,蘇軾死于常州。
    第六年,黃庭堅死于宜州。

    這真是,飲散落花流水各西東。

    尾聲
    秦觀死后,先葬于高郵,后來葬于無錫。

    他想葬在無錫的愿望,還是在三十歲那年定下的。

    那是元豐二年(1079)的春天,秦觀從徐州到會稽探望祖父,聞知蘇軾將調任湖州,便約好了游無錫惠山,興致所至,寫下“記得踵三隱,巖阿相與鄰”的句子,希望將來死后葬在惠山。
    這心愿他必定常常提起。
    南宋紹興初,秦湛任常州通判,便將父親的棺木從高郵遷葬于惠山二茅峰南坡。秦觀的后人,從此就在無錫繁衍開來。

    三十歲之后的二十余年間,于秦觀,也許曾覺得在人間的希冀一個個地破滅,但終有一個心愿,是得以保全了的。

    他浩蕩的才情和敏感的心靈,終究是得到了妥切的歸處。

    至于葉夢得說他是“古之傷心人”,王士禎說“風流不見秦淮海,寂寞人間五百年 ”,那些后人的評價,他都管不著了。

    注:《浪淘沙 郴州旅舍》有不同版本

    鏈接:年譜 · 秦觀 | 除了金風玉露,我能不能拿我別的詞刷個屏?


    作者:任淡如

    本文為菊齋原創首發。公號轉載請聯系我們開白授權。


    菊齋 |  文人  | 美學

    歡迎個人轉發、擴散。

    投稿請在后臺鍵入“投稿”

    商務合作請請在后臺鍵入“合作”

    公號轉載請在后臺鍵入“轉載”

      轉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

      主站蜘蛛池模板: 超频97人妻在线视频| 色偷偷888欧美精品久久久| 男人把女人桶到喷白浆的软件免费| 欧美无人区码一码二码三码的区别 | 综合偷自拍亚洲乱中文字幕 | 无套内谢少妇毛片在线| 久久无码中文字幕免费影院| 亚洲一区二区观看播放| 亚洲V天堂V手机在线| 亚洲丰满熟女一区二区蜜桃 | 国产精品亚洲二区在线看| 免费A级毛片免费观看视频| 无码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影院| 国产AV福利第一精品| 人人爽人人片人人片AV| 国产综合久久99久久| 亚洲人成伊人成综合网久久久| 亚洲理论在线A中文字幕| 老熟妇高潮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小受被做到哭咬床单GV| 天码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国产不卡精品视频男人的天堂 | 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国产亚洲精品VA片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麻豆成人AV电影艾秋| 国产乱码1卡二卡3卡四卡5 | 制服 丝袜 亚洲 中文 综合| 好涨好硬好爽免费视频| 国产亚洲国产精品二区| 国产精品自在欧美一区| 亚洲欧美日韩成人综合一区| 亚洲AV永久精品无码桃色| 亚洲欧美激情在线一区| 国产精品中文字幕二区| AAA级久久久精品无码片| 激情五月开心综合亚洲| 国内精品久久人妻无码不卡| 日韩人妻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乱码中字在线观看一二区| 白嫩少妇无套内谢视频| 国精品人妻无码一区免费视频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