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營養不良癥是一種遺傳性肌肉變性病,以進行性肌肉力量和運動功能的減退為主要臨床表現。中醫認為,該病屬于“痿證”范疇,與肝、脾、腎關系密切。在肌營養不良的治療中,中醫采用辯證施治的方法,注重調理身體各臟腑功能,以達到控制病情發展的目的。 ![]()
下面是一個肌營養不良中醫治療案例: 患者男性,12歲,因進行性肌肉無力、行走困難就診。經檢查,確診為肌營養不良癥。患者舌質淡,苔薄白,脈細弱。中醫診斷為“痿證”,屬肝腎不足、氣血兩虛型。 王華月醫生開方,采用六味地黃丸合四君子湯加減。六味地黃丸具有滋陰補腎的作用,四君子湯具有益氣健脾的作用。兩者合用,可達到補益肝腎、益氣養血的目的。 ![]()
治療過程中,患者舌脈無明顯變化。經過3個月的治療,患者肌肉無力、行走困難等癥狀有所改善,精神狀態好轉,食欲增加。繼續治療6個月后,患者病情進一步好轉,肌肉力量增強,行走較前穩定,生活質量明顯提高。 中醫認為,肌營養不良癥與肝、脾、腎關系密切。肝主筋,腎主骨,脾主肌肉。當肝、脾、腎受損時,筋骨肌肉失去濡養,從而導致肌肉無力、萎縮等癥狀。因此,中醫治療肌營養不良主要從調理肝、脾、腎入手,以補益肝腎、益氣養血、舒筋活絡為主要原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