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我,提升認知,女性賦能,向上成長△ 你有過被邊緣化的體驗嗎? 核心的工作不讓參與,重要會議忘記通知,領導同事和你的交流疏少且流于表面,沒有什么學習和提升的機會。。。 這種沮喪迷茫和挫敗的心情,對職場發展和身心健康都是一種巨大的考驗。并且在較長的一段時間內,都很難扭轉局面,重新找回自己的位置。 在我近20年的職業生涯中,作為非主流背景(時常是團隊中唯一的女性和非歐美后裔),卻一直都是在組織的核心戰略項目上。 由于經常參與組織架構設置和調整,我見過太多被邊緣化的經歷。也輔導了很多伙伴,通過適當調策略和心態調整,從邊緣滲入核心,同時內心也修煉地更強大,在職場中找到自己的優勢定位。 在這個過程中,我觀察到大部分人會犯的錯誤是:在做選擇時,沒有足夠的認知來避免自己被邊緣化;在被邊緣化后,沒有清晰的思路來扭轉局面。 所以這篇文章,我想和大家來談談如何判斷和應對職場邊緣化這個常見的挑戰。 ▼ 付出了很多努力和時間,卻是在做重復性高卻沒有太大價值的工作和項目。要資源的時候永遠被核心業務擠兌,看上去高大上的項目,卻是小米步槍南瓜粥的配置。 對公司來說,這些業務可能只是抱著試一試的心態,能成就是意外驚喜,成不了也在意料之中,業績基本處于低成本運營的自生自滅狀態。所以邊緣業務被冷淡或淘汰是常有的事,身在其中的人的職場命運也跟著搖擺不定。最常見的結果是: - 邊緣項目沒有再繼續推進,在龐大的公司架構里無聲無息地消失了,而且個人成長也受到很大的阻礙。 - 因為邊緣業務和核心業務之間的交集較少,員工和員工之間的交流也很有限,無論從人脈、視野,還是資源積累來講,都沒有得到預想之中的拓展。 - 落差感更加明顯的是薪資和績效獎勵,邊緣業務與核心業務的員工在績效獎勵上差距很大。 - 而在晉升體系里,邊緣業務的公司人更是常常處于劣勢。當整個公司都是用“盈利”與否來衡量一個部門做得好不好時,身處不賺錢的邊緣業務部的公司人自然也就少了很多晉升的可能。 這往往是因為當時擇業的時候沒考慮到,只知道看平臺,知道老板的重要性、薪資的重要性、公司前景的重要性,唯獨預判不到所在項目的前景。 忽然有一刻你會意識到,你和同事每天的相處,你打開電腦后所要面對的真真實實的工作內容,這些才是最重要的。 如果你一次又一次落在邊緣項目或者崗位,就需要好好審視一下了,這樣的工作經歷往往反映出幾個問題: 一是對自己的職業規劃并不清晰,導致在為自己做職業判斷的時候,一次又一次做了不太成熟的決定; 二是對項目前景的把握不準確,對市場的判斷和嗅覺不靈敏; 三是職業態度或許比較消極,尤其當你長期待在一個邊緣部門而沒有為自己的停滯不前付出努力。 所以在選擇崗位時可以先參考自己規劃的職業路徑,避免走彎路,其次對于offer做盡可能詳盡的了解和調查,評估自己能從中獲得什么,這些收獲是否能成為你日后的職業競爭力。 “只要還在職場,我們每個人,都在為自己的簡歷打工。” 這份簡歷上,公司的名字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你在工作中承擔的具體工作以及你的能力優勢,這些才是體現你競爭力的價值所在。 有時候,邊緣部門的工作符合你的興趣和職業規劃,那就要嘗試從中獲得更多資源和成長,例如利用工作便利,了解公司其他業務部門,積累知識和經驗,不要因為看不到未來就坐以待斃。 給自己一個目標,然后從中獲得成就感,擴展自己的邊界,即使在邊緣業務也不要原地踏步。除了外部機會,大公司的內部轉崗機會也值得留意。 職場“邊緣人”會在公司里存在很長一段時間,但這個身份并不意味著一次徹底的逆境,也可能是未知的生機。 有些邊緣業務也有可能發展成核心業務,我也遇到過通過邊緣業務翻身的能人,它就像是在駭浪里起起伏伏的帆船,你或許會被巨浪打濕,甚至被卷入海中,但你也因此收獲了控制帆船的技巧,成長的機會藏在海浪里。 相對于崗位被邊緣化,個人被邊緣化的感覺更難受。被邊緣化有三種形態: - 領導故意孤立你打擊你,這是顯性的邊緣化。 - 領導表面上很“尊重”你,對你客客氣氣的,實則在內里把你排除在核心圈子之外,利益分配沒有份,這是隱性的邊緣化。 - 領導看不上你,又不愿意得罪你,自己假裝對你很熱情,其實,暗地里讓同事孤立你,這屬于間接的邊緣化。 一旦被邊緣化,被架空,就意味著短時間內無法扭轉和改變現實,所以很多人遇到這種事,非常痛苦,很是郁悶。可能會更加清閑,但是也逐漸消磨意志力,沒有成就感和價值感。 這個時候逃避無用,也無需逃避,解決和化解問題才是關鍵。 我參與過很多次組織調整,見過很多中層甚至高層,在某個節點上讓更上一級或者組織覺得這個人能力不夠了,或者已經沒有利用價值了,或者是對他已經沒有信任感了。 說白了就是他們已經不在領導的未來版圖內了。 當然這背后有很多種原因,我覺得最常見的是定位不準和溝通不足。個人定位不準會導致個人價值和組織需要不匹配,而溝通不足會降低上級和同事對你的信任度。 你可以有些小清高,不站隊,不拍馬屁,不說漂亮話,但一定要會對標價值,創造價值,在業務上比你身邊的人做的更強,在態度上要低調成熟,擅長溝通表達。 我也見過有的人太過急于求成,鋒芒畢露而被邊緣化的。 小美剛入職時,事事想勝同期的同事一籌,成了同期里最優秀的員工后,又想超過前輩,做整個公司歷史上最年輕的管理層。一整個公司,沒有一個她能瞧得上、能信任的伙伴,公司里的人于她而言不是對手就是下屬。 心態出了問題的人,更容易孤立無援。后來小美在業務上出錯,整個部門竟沒有一個人愿意幫她說話。工作中,為了出挑她把自己逼到角落;人際上,為了出眾,她把人得罪了個精光。 職場中的競爭從來不是逼死自己,也不是逼死別人。放松點更容易解決問題,得到答案。 因為職場是一個不看一時風光榮辱,而是看長線累積的地方。就像中國的那句古話:“聰明人不爭一時,爭千秋。” 短時間看職場邊緣化是一種結果,但從漫漫職場路而言這真的只是一個過程。所以千萬不要把邊緣化看成是一種“末路”,或許這是“拯救”自己的唯一出路。 有的時候,人總是需要一次低谷,才會真正的認清自己,然后丟掉那些不切實際的夢想,找到自己的定位,過上自己想要的生活。邊緣化就是這么一個契機。 不要動不動就辭職,和現在團隊的上級翻臉,而是不要放棄對自己的投資,在內心最糾結的時候,為自己寫個清單:強項和弱項,并理性地分析自己職業發展的路徑,找到更好的定位。 有針對性的提升自身的管理知識、溝通技巧、心理學知識、進一步拓展維護自身的人脈關系等等。從心理上面降低對于結果的期待,手里坐著當下最該做的事,等住耐住才能成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