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京東前副總裁蔡磊因為漸凍癥又上熱搜了。我就大概了解了下這個病的狀態。我們先來看看這個疾病西醫的定義。 摘自微博:
#漸凍人蔡磊稱已在準備身后事# 蔡磊寫了一本書——《相信》,里面講述他在被確診為漸凍癥后,如何在絕境中奮力掙扎、努力奮斗、創造奇跡的故事。書的封面有這樣三句話:我信,絕望之外的希望;我信,努力之后的可能;我信,生命至上的意義。好好活著吧,努力活下去才能看到希望。 肌萎縮側索硬化(ALS)也叫運動神經元病(MND),后一名稱英國常用,法國又叫夏科(Charcot)病,而美國也稱盧伽雷(Lou Gehrig)病。我國通常將肌萎縮側索硬化和運動神經元病混用。它是上運動神經元和下運動神經元損傷之后,導致包括球部(所謂球部,就是指的是延髓 支配的這部分肌肉)、四肢、軀干、胸部腹部的肌肉逐漸無力和萎縮。 總結一下,就是西醫認為是運動神經元損傷,導致肌肉無力。之前看過鄧鐵濤用大劑量的黃芪的補中益氣湯來治療重癥肌無力。但是我學習了下,都是肌肉失去力量,但病理卻完全不同。 漸凍癥和肌無力不是一種病。一般來說,肌無力是各種原因導致的肌無力,如重癥肌無力。漸凍癥和重癥肌無力是癥狀不相同的兩種疾病。重癥肌無力中醫辨證在脾虛。 1.漸凍癥:漸凍癥又稱肌萎縮側索硬化,是運動神經元病的一種,是累及上、下運動神經元的一種慢性進行性神經系統變性疾病。臨床常見表現為肌無力和萎縮、延髓麻痹和錐體束征,通常感覺系統和括約肌功能不受累。可用利魯唑、依達拉奉等藥物緩解病情發展。 2.重癥肌無力:重癥肌無力是一種神經肌肉接頭傳遞障礙的獲得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臨床表現為骨骼肌極易疲勞,如果進行了活動,癥狀一般會加重。隨著病情的加重,患者還可出現眼瞼下垂、吞咽困難、呼吸困難等表現。一般使用溴吡斯的明、溴吡新斯的明等藥物來治療,既可作為初始治療,也可用于長期的癥狀控制。 然后又看了倪海廈有一個治療漸凍癥的醫案(醫案我附在后文)。漸凍癥的主要癥狀就是手腳冰冷,四肢無力。這是很明顯的少陰四逆湯癥。他用茯苓四逆湯加減治療兩周,取得了明顯的療效。說明這個病對中醫來說不算是絕癥。能不能徹底治愈不清楚,但用中藥可以起到很好改善。 這個名字也很有意思漸凍,相當于手腳的肌肉無法運動,像慢慢冰凍起來了一樣。這些肌肉的神經系統逐漸死亡,就是西醫所說的運動神經元損傷。而西醫永遠不知道這些神經元是如何損傷的。所以他們永遠也找不到治療的方法。其實很簡單,用中醫的思路來理解就是風寒濕痹,侵襲人體的肌肉導致這些神經系統失去正常的功能。長期的陽虛,導致肌內里的神經系統溫度太低,得不到氣血滋養,就慢慢死去。 通過分析,如果是風寒濕痹導致的漸凍癥。這其實和《傷寒論》里的一個條文非常吻合。傷寒八九日,風濕相搏,身體疼煩,不能自轉側,桂枝附子湯主之。這個湯劑專治風寒濕痹導致的身體無法運動。而且這個方子里面炮附子用了三枚(相當于60-90克炮附子),是傷寒論里附子用量最大的一個方。可想而知這里的風寒濕痹有多么難除。對西醫來說是絕癥也不足為奇。 傷寒八九日,風濕相搏,身體疼煩,不能自轉側,不嘔,不渴,脈浮虛而澀者,桂枝附子湯主之。若其人大便鞕,小便自利者,去桂加白術湯主之。 桂枝附子湯方 桂枝四兩,去皮 附子三枚,炮,去皮,破 生姜二兩,切 大棗十二枚,擘 甘草二兩,炙 右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溫三服。 去桂加白術湯方 附子三枚,炮,去皮,破 白術四兩 生姜三兩,切 甘草二兩,炙 大棗十二枚,擘 右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溫三服。初一服,其人身如痹,半日許復服之。三服都盡,其人如冒狀,勿怪,此以附子、術,并走皮內,逐水氣未得除,故使之耳。法當加桂四兩,此本一方二法,以大便鞕,小便自利,去桂也。以大便不鞕,小便不利,當加桂。附子三枚恐多也,虛弱家及產婦,宜減服之。 摘自倪海廈醫案
ALS(LouGehrig) 漸凍癥 日期:2023-07-19 18:56:31 來源:倪海廈論文集 編輯:故鄉的云 點擊:236 ALS(LouGehrig) 04/11/2007,晴,女,白人,1960年生,她于今年二月二日被宣告得到ALS,自述從去年八月開始身體就不對了,右腿無法行走,無力,抽筋,雙手臂也逐漸開始無力向上舉,無法控制手的動作,后項強痛,背痛,極度倦怠,問診得知,失眠,大便尚正常,小便中黃色,胃口好,有口渴,現在喜歡喝溫水,半年前還喜歡喝冰水,睡覺時身體很冷,月經準時,手腳極度冰冷,手是自手指到手肘冰冷,雙腳是自腳指到膝下冰冷,這種病在臺灣稱為漸凍人,在美國我們叫做--路佳瑞氏癥--,這是一位美國家喻戶曉的棒球明星,他因為這種病而死亡,所以現在就用他的名字來稱呼這種不治之癥,我以前有治過這種病人,但是病人都是半途而廢,無法做一個完整的療程,她是在03/28/2007來我診所做第一次治療。 其脈象為細小無力,四肢厥逆,倦怠無力,其癥為里寒無疑,而她初診時是脈癥相合,這是好消息,按照傷寒論原則,只要脈癥相合就易治,脈與癥相反就很難治,此人初診時是通脈四逆湯證,大家現在學過傷寒論了,應該可以做出正確的辨癥,她的四逆癥就如同傷寒論中形容的四逆現象,于是我給予第一方治療這少陰癥之四逆,因為傷寒論已經發行,所以我可以公布處方,讓有買DVD的學員也可以學到實際臨床案例的經方之運用,第一次方劑內容是: 生附子三錢(另用棉布包)干姜二錢炙甘草三錢茯苓五錢白朮三錢牛膝三錢桂枝四錢白芍四錢當歸二錢細辛二錢補骨脂三錢澤瀉四錢用九碗水煮成三碗,早晚餐前各一碗。(讀者請注意,我即使公布處方,你們遇到溫病派中醫時也沒有用,因為他們還是不會使用。) 方義是利用茯苓四逆湯將里寒自小便去除,結合當歸四逆湯來將恢復的里陽向下肢導去,牛膝來健膝并且活血化瘀,同時附子去寒,桂枝去風,白朮去濕,因此同時可以幫病人去除風寒濕三痹,因此這個處方藥不多,但是卻可以互相支持,第一診只給藥,不做針灸,因為病人氣虛,同時我也需要知道方劑的劑量輕重如何拿捏較精準,畢竟每個人都不一樣,中醫的難處就在此,既要診斷正確,又要處方正確,還要劑量到位,如此才能真正的幫助到病人,這就是經方家信守的定律。病人臨走前我告訴她,妳只需要給我三次機會變動治療方式,如果三次以后,身體癥狀完全沒有改變,妳就該另請高明,不要再來我這治療了,因為無效,所以不要繼續治療了,我知道妳的心情很慌亂,我更尊重妳的時間與金錢,所以我絕對不要讓妳認為在此浪費金錢與時間的,今天的藥只有一周的量,請下周同一時間再來看我。 二診于四月四日,她從青年節開始吃上方,吃到兒童節來看我,一見面她先告訴我她煮錯藥了,我一聽之下嚇一大跳,我問她:[妳怎么煮的?]她回答說前三付藥是九碗水煮成了二碗,吃完后,后二付是九碗水煮成四碗,所以剛好趕上今天來診就吃完了,我聽到后真是又好笑又好氣,此人服藥不是太過就是不及,真是要命,我再問她:[那妳喝前三付藥時,有感覺到口唇麻木嗎?]她說:[沒有。]我問:[服后感覺如何呢?]她回答說:[很好,而且當天晚上就一覺睡到天亮了,手腳冰冷的現象就開始減退,第二天體力大增,雙手有力,精神好轉很多,現在肌肉仍然較緊繃,時常還會抽筋,但是吃剩下的二付藥時,就沒有這么好了。]真是嚇我一跳,此人誤打誤撞之下,居然沒有過量吃到生附子,我再摸脈,脈形仍然細小無力,這就是說里寒還有,并未除盡,但是因為體力恢復許多,今日可以用針來加強治療效果,于是我幫她針陽陵泉,承山,曲池,陰谷,委中,天柱,大抒等穴,同時增加處方劑量,改方為:生附子四錢其它不變,再給五付藥,吃一周,并且要求她于后天再來做針灸。 四月六日再來針灸時,她告訴我上次針灸后全身似乎突然松綁了,肌肉不抽筋,雙肩很舒適,后項痛好了,走路較容易控制方向,體力繼續增加中,睡眠非常之好,已經不再失眠,四肢逆冷的現象持續在消失之中,她很興奮。 今天是四月十一日來復診,脈象仍然細小無力,除此之外一切都進步很多,她告訴我:[Thereisalot'spositive.],這種病對西醫而言,根本就是束手無策,只能眼睜睜的看著病人死去,但是他們絕對不會建議病人找中醫來治,只因為怕丟臉,所以寧可看著病人死去,也不要病人找中醫治療,真是不要臉到極點,這個案例只要精通傷寒論,就可以找出治病的方法,此病人經過經方治療,短短二周時間,就進步超過一半以上,如果經方不能用,為何病人好轉如此之快,溫病派中醫該醒過來了,多研究經方吧。 許多讀者來傳真,希望我來解決你們的問題,請勿抱希望,因為我是無法回答你們的問題,我這里是個學術網站,不是醫療咨詢網站,讀者有疾病的問題時,請就近找中醫師來協助你們,你們問到我時,我只有一句話,要找我看病請來我這面對面看,我實在無能為力去猜測你們遇到什么問題,所以請千萬不要再傳來你們個人的問題,以免耽誤你們的病情,目前我是一律不做回答的,請勿再試,我肯定告訴你毫無用處的,請見諒,目前所有傳真來的,都直接丟棄在垃圾桶中,我是看都不看的。 隨手建個中醫學習群,有什么問題,可以在群里相互分享學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