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生活中遇到的問題通常可以分為線性問題和系統問題,線性問題是指因果一一對應的問題,改變原因,結果隨之改變,而系統問題則復雜的多,因為涉及諸多元素和關系,所以能夠從整體和全局上來解決問題的系統思維就尤為重要。在現實生活中,我們最容易犯的錯誤就是妄圖用線性思維來解決系統問題,這樣往往適得其反,使事情變得更加糟糕。
例如一個孩子沉迷于手機游戲,用簡單的線性思維來解決這個問題,只要讓孩子沒有手機即可,但只要稍微動用一下我們的日常智慧就知道這種線性思考基本是無效的。如果突然沒收一個游戲成癮的孩子的手機,會發生什么呢?孩子輕則抑郁對抗,重則自殘自傷,也有孩子敢拿性命相逼,直接飛身跳樓的。
通過系統思維來看待沉迷手機游戲的孩子,就要在孩子的家庭系統里來探索問題的本質,繼而從整體和全局上來解決問題。
運用系統思維來看待這件事,第一步是對孩子沉迷手機游戲這件事情進行拆解,當然不止孩子一個單一元素,在孩子的系統里,涉及到的元素有孩子,父親,母親,手機,學校,社交,成就感,歸屬感等諸多元素。
第二步我們需要找出這些元素之間的內在聯系并發現其中最為關鍵的要素,在大量的系統排列個案中我們觀察到孩子沉迷手機游戲最常見的兩個原因是孩子生活中重要撫養人的缺席,比如父親或母親的缺失,手機游戲替代父母成為了孩子的情感歸屬和心理依托。還有一個主要原因是孩子透過手機來塑造自己在現實生活中得不到的身份成就感。可以想象,一旦孩子的手機被突然奪走,等同于孩子失去了替代性的父親或母親,失去了身份感,同時失去了非常有限甚至可能是唯一的成就感來源。
運用系統思維的第三步,我們就可以聚焦在孩子的家庭系統來解決問題,如果手機替代了孩子的父親或母親,這時候就需要父親或母親回歸到孩子的生活中,當然實際問題復雜的多,這種回歸不僅包括物理層面的回歸,更包括心理層面的回歸。如果孩子透過手機來獲得內在的成就感和穩定感,那需要被關注的不只是孩子,還要延展到孩子在現實生活中是否正在經歷父母關系的沖突,自我認知的挫敗,人際關系的僵局或學業的困境,系統思維下解決問題需要父母的共同參與以及家庭系統的修復整合。
系統思維是排列工作的底層思考方式,系統性的解決問題可以分為拆解、定位、聚焦三步,能夠看透系統性問題相關結構之間的關系并能夠縱觀全局看清事情背后的結構和邏輯則是系統思維的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