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重慶各大商圈的LED屏,都被一個楊家坪地標樓盤給刷屏了。 不少朋友笑稱,以前那些如雷貫耳的大開發商都一個個躺平,怎么突然冒出一家如此豪橫的開發商?
更讓人驚訝的是,今年7月項目售樓部都還沒建好,便成交了一套總價2.74億的房源,還創下了今年整個重慶房產成交金額最高的記錄~ 這未開先火的場面,是不是像極了最近刷屏的華為手機?
截圖銘騰機構 大手筆抄底山城地標項目,投資客難道又回來了嗎? 01.楊家坪商圈拓展 西挺的主角竟是它 其實這個項目的開發商,跟楊家坪商圈的發展有著不解之緣。 早年的楊家坪街道只有這樣一個轉盤和幾條街,類似現在的兩路口一樣,只是一個純粹過路的地方。
1997年重慶直轄后,重慶主城區開始了大規模的城市更新改造,規劃建設了多個商業街,首個啟動的便是大名鼎鼎的解放碑步行街。 2003年楊家坪商圈也建成開街,后續又建成了觀音橋商圈、沙坪壩商圈、南坪商圈,奠定了后來重慶主城“五大商圈”的格局。
九龍塔是當時楊家坪商圈的地標 最初的楊家坪商圈僅有0.2平方公里,很快便被洶涌的人流擠滿。
隨后楊家坪商圈開啟了拓展計劃:“北拓、東擴、南進、西挺”,占地達到2.5平方公里,分別對應著當年楊家坪周邊的“三廠一院”: 東邊及北邊建設廠、南側鐵馬廠、西邊的新華印刷廠和重慶理工學院。
拓展計劃的結果,北邊的建設廠成為了現在的華潤24城,原工學院地塊已建成了保利花半里及保利時代廣場,鐵馬廠家屬區成了現在的中迪廣場。 而西邊的新華印刷廠,在拆遷之后建成了盛世華城、力揚國際和力揚西西mall,也算是楊家坪商圈的重要一極。
有意思的是,這個地標項目正好挨著這幾個樓盤,它們的開發商都是同一個名字: 力揚集團 是不是有點太巧了? 02.時隔十多年 力揚回歸楊家坪 根據公開資料顯示,力揚集團成立于1997年,是一家集地產開發、酒店運營、商業投資和物業管理等于一體的民營企業集團。 提起這家開發商,其實很多人并不陌生。 位于科學城金鳳的知名大盤海蘭云天,便是力揚集團的第一個作品。
這個項目是從1998年開始開發的,歷經20多年的持續運營,才打造成了如今科學城有名的網紅打卡地。 在今年5月重慶中心城區別墅項目銷售榜上,這個樓盤還擠進了前五,是不是讓你大吃一驚。
2005年,力揚又拿下新華印刷廠地塊,開發了位于楊家坪步行街的“海蘭云天·盛世華城”項目。 這個項目總體量達到46萬平方米,是一個涵蓋了精品住宅、商業、SOHO公寓、寫字樓等的城市綜合體。 其中一期為26萬方高品質居住項目,這便是楊家坪商圈有名的高檔小區盛世華城,歷時十多年依然保養的非常不錯。
而海蘭云天·盛世華城的二期工程,便是力揚國際和力揚·西西MALL項目。 力揚·西西MALL于2015年10月正式開業,是楊家坪商圈一個精致的“小而美”商業項目,吸引了不少優質商家。 項目的二手住宅的價格,同樣也是非常的堅挺,可見核心商圈的保值能力。
2021年,力揚集團以5.4億的總價拿下緊鄰盛世華城的這塊絕版地塊,宣告重新回歸楊家坪。 這一次,力揚會帶給我們什么樣的驚喜呢? 03.規劃高度近200米 楊家坪商圈頭號地標 從楊家坪地鐵站出來,在步行街上便能看到這個醒目的高樓“力揚 AIC”。 現在項目仍在施工當中,據說它的規劃高度接近200米,封頂之后將是楊家坪步行街的第一高樓,毫無疑問的商圈地標。
它的售樓部是上個月底剛開放的,目前已經能夠看到沙盤了,吸引了不少購房者在此詢問。 回到開頭的故事,大家肯定好奇,到底是哪個土豪花了2.74個億買在了這個鋪王呢?
一問置業顧問才曉得,原來這個總價2.74億的鋪王,其實是力揚AIC中心底部的五層商業裙樓。 “除了一部分底商之外,全部被一家金融機構買下做區域總部了”
據說項目的裙樓是根據金融機構的需求設計的,算是一個“定制產品”。 能獲得金融機構的青睞,這個項目必有其過人之處; 繼續打聽,這個項目果然還有更多驚喜~ 據了解,力揚AIC中心的外立面采用全玻璃幕墻設計,不僅擁有挑高9米的入戶大堂,還配置了13部迅達高速電梯,在硬件設施上是楊家坪區域的最高標準。
它的樓層分區也是很有意思。 裙樓之上,底部的6-24層是創新創意區域,采用了3.6米的層高,既能滿足各類個性化商業的裝修和使用需求,也能更好地降低能耗等使用成本。 26-31層是酒店區域,已經引入了一家國際知名的高端酒店品牌,填補了楊家坪商圈缺少高星級酒店的空白;
32-35F則是數字經濟產業集群,樓層視野開闊,適合大型企業和總部辦公。 而頂部的46-47層,開發商規劃打造了一個“天幕Club”空中會所,樓頂更是規劃了高空沉浸式觀景臺,其198米的高度和獨特的地理位置,必將成為重慶都市文旅新地標。
天幕CLUB效果圖 除此之外,力揚AIC還在寫字樓里創新打造了藝術/健身/社交三大主題架空層:天空流動美術館、智能共享健身倉、無界LIFE新聚場等,辦公之余也能放松身心。 無論是高端形象和參考甲寫的配置,還是多元化的業態布局,以及為了降低運營成本的細節化考量,讓AIC脫離了純商務寫字樓以及市面上所見的空中商鋪的范疇。 整棟樓可以自成生態,怪不得項目把自己稱為數字生態復合體了。
硬件確實非常不錯了,不過肯定很多粉絲也會問了: 重慶的商務辦公市場向來競爭激烈,力揚AIC能不能脫穎而出呢? 04.周邊全是老破大 優質物業很稀缺 小樹周邊了解了下,發現這里面還真有玄機: 楊家坪步行街這邊確實不缺寫字樓,但這些寫字樓大多建于十多年以前,無論硬件設施還是物業服務都跟不上時代需求。 好不容易引入一個中迪廣場,卻半路躺平了。
據說招商部門想引入優質企業,在商圈范圍內還找不到合適的物業,你說是不是很尷尬? 隨著這個地標項目的引入,這些問題都將水到渠成。
再看看酒店行業,力揚AIC為何能吸引到高端酒店入住呢? 原來這幾年重慶旅游市場火爆,楊家坪/九龍半島區域也成為了新的旅游熱點。 這里除了繁華的楊家坪商圈外,還擁有重慶動物園、黃桷坪涂鴉藝術街、建川海疆博物館、改造后的民主村等網紅景點,吸引無數外地游客過來打卡。
但整個楊家坪步行街附近,卻沒有一家高端國際品牌酒店,導致大量的外地游客被分流到其他區域住宿,不能不說是個缺憾。 這也正是這家知名高端酒店,選擇力揚AIC中心的重要原因。 最后的疑問,力揚AIC是一個期房項目,后期的交房會不會有保障呢? 05.穩健穿越周期 預測未來是門玄學,不過我們可以換個角度看問題。 第一個購買力揚AIC的是金融機構,而且是真金白銀掏了2.74個億;金融機構的購房款對建設資金是非常大的保障。 事實上,力揚這家開發商向來以步調穩健著稱,不是大開發商通常采用的“三高”模式。
算下來,這二十多年力揚居然只開發了五六個地產項目,但個個堪稱經典,跟那些“快周轉”的開發商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正是這樣的“保守”,讓力揚成功的穿越了周期,并在今天大放異彩。 你期待這個新的地標項目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