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稽山剿共指揮部設在了楓橋 楓橋小天竺下,一個地主人家的庭園內外,崗哨林立,警戒森嚴。而楓橋集鎮(zhèn)周邊的交通要道上,處處增設了國民黨士兵把守的關卡。楓橋的空氣異常沉悶,人們嗅到一股陰森濃重的殺氣,正由楓橋迅速地向四周蔓延。 地主家園變成了“國民黨會稽綏靖辦事處”的指揮中心。這一天,來自諸暨、嵊縣、紹興、東陽、義烏、浦江、富陽、蕭山8個縣的國民黨軍官正在這里舉行秘密會議,接受新任指揮官吳萬玉的訓話。 “同山、馬劍、紫閬、親賢、雅坊、烏石,我們損失了多少特務?多少保長?現在這些鄉(xiāng)村,我們還能管嗎?”吳萬玉鐵青著臉,厲聲追問參會人員,雖然他的聲音并不洪亮,但是底下坐著的幾個國民黨軍官大氣不敢出,只盯著腳尖,拼命想縮起來。 吳萬玉是山東煙臺福山人,出生于1808年。1925年畢業(yè)于東北講武堂,后進入東北高等軍事研究班、廬山軍官訓練團、第三戰(zhàn)區(qū)干訓團將校班、軍委干訓團將校研究班學習。1945年任青年遠征軍少將參謀長,后調入國防部二廳為少將參謀。1946年轉入國民黨浙江保安司令部任職,1947年5月21日被楠溪人民趕走,改任會稽綏靖辦事處主任。 吳萬玉是一個反共老手。此前,他在擔任括蒼山區(qū)綏靖指揮官期間,在當地抓捕中共黨員及無辜群眾一千余人,動用各種酷刑,很多人慘遭殺害,是出了名的“殺人魔王”。 吳萬玉看著一幫子如同鵪鶉的手下,搖頭嘆氣,因為這些人大多是酒囊飯袋,實在提不出什么建設性的意見。吳萬玉深吸了一口氣后,逐條做出指示: “協調諸暨、紹興、嵊縣、東陽、義烏、浦江、富陽、蕭山等八縣兵力剿共,轄區(qū)內山莊、寺廟一律拆毀,以免窩藏共黨。” “懸賞馬青、蔣明達、周芝山、吳人等共黨首腦,舉報者有獎,捕獲者重酬!” “凡捉拿共黨首腦,驗明正身后,一律就地槍決,梟首示眾!” “凡有共黨嫌疑的,一律批捕,嚴刑侍候。記住,寧可錯殺一千,絕不漏放一個!” “所有抓捕來的共黨嫌疑人及其家屬,一律將他們關押在大仙壇。” 大仙壇,位于楓溪江邊的紫薇山巖壁下,旁有文昌閣、仙人洞、三磯石,歷來是楓橋的人文景觀。大仙壇實際是一個廟,明代時大仙壇內塑有漢前將軍關侯像,俗呼關侯廟。清代后期,更名大仙壇。山上遍植樹木,蒼松翠柏,相互掩映,后巖隱隱有摩巖石刻佛像。民國時期(1947年前),此處為楓橋鎮(zhèn)同善社活動場所。 吳萬玉一到楓橋就看中了這個地方,因為他的剿共辦事處就設在大仙壇旁。關老爺哪里會想得到,楓橋曾經的佛門勝地,竟被吳萬玉占據為屠殺革命的監(jiān)獄,成為“殺人魔王”揮舞屠刀、濫殺無辜的地獄。 吳萬玉還得意洋洋地補充一句:“諸位不必擔心,大仙壇里關押一千個共黨足足有余。” 會議結束時,吳萬玉振臂一呼:“黨國危亡,諸君不可一日懈怠!” “是!”與會的8個縣的國民黨軍官發(fā)出了七零八落的聲音,他們長期懶散慣了,一時還沒有適應這個新來的“殺人魔王”毒辣的指揮手腕。 吳萬玉不得不又下令:“即日起,槍不離身,取消休假!” “是!”這一次,軍官們的聲音終于湊齊了。 雖然會稽綏靖辦事處不是一個軍事實體,但是“殺人魔王”吳萬玉有堅實的政治背景,他與時任浙江省主席沈鴻烈、紹興專員鄭小隱是結拜兄弟,他們朋比為奸,故吳萬玉有調遣保安隊和縣、區(qū)、鄉(xiāng)自衛(wèi)團隊的權力,可以一呼百應,令出必行。此外,吳萬玉還在綏靖處設立了軍法處,成為他吞噬革命同志的工具。 這是黎明前最黑暗的時刻。從吳萬玉踏上楓橋的那一刻起,楓橋不再是平靜的楓橋。楓橋暗流涌動,開啟了一場“圍剿”與反“圍剿”的殘酷斗爭,也從此拉開了共產黨越打越多、國民黨越打越少的序幕。 楓橋再次掀血雨腥風,成為兵家爭奪之地…… 【參考資料】 夜 摩:《武裝游擊灑熱血,粉碎圍剿建金蕭》 吳開校:《戰(zhàn)斗在敵人刀光劍影中》 【綏靖(suí jìng)】以安撫(綏)的手段使局勢安定(靖),又稱為姑息主義。“慰撫”之意。中華民國政府在中國大陸時期曾設立過多個“綏靖公署”,意圖維護地區(qū)局勢。綏靖有保持地方平靜;安撫平定;過去反動政府不顧事理道義,使人民屈從于暴力和強權之下以求安定的意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