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姆曾說:“一個人如果因別人的愚蠢而生氣的話,那么他一輩子就會生活在永久的持續(xù)憤怒中。” 因為別人的愚蠢生氣,是最大的不值; 常常因為別人生氣,也是最大的愚蠢。 管理好自己的情緒,不因無所謂的人和事生氣,才能擁有更快樂的生活,過智慧的人生。 ![]() 俗語云:“駱駝是累死的,稻谷是旱死的,而人是氣死的。” 習慣生別人氣的人,并不能改變?nèi)魏稳耍吹棺钊菀讉ψ约骸?/span> 曾經(jīng)看過這樣一個故事: 池塘邊的癩蛤蟆因為長相不好,被其他動物嘲笑成了一件常有的事。 有一天,小動物們一起玩游戲,其他小動物都嘲笑癩蛤蟆的肚子總是一鼓一鼓的。 癩蛤蟆聽后更生氣了,便賭氣了一把,它狠狠吸了一口氣憋住,不讓氣吐出。 結果癩蛤蟆因為憋氣把肚子脹破了,但這并沒有改變其他動物,大家只是離癩蛤蟆遠去。 人與人之間也是如此,生別人的氣,只會影響自己的情緒,傷害自己的身體。 不在意別人才是智慧,為別人生氣其實是最愚蠢的行為。 因為這對別人不會產(chǎn)生任何影響,到頭來傷害的只有自己。 哲學家畢達哥拉斯曾言:“憤怒以愚蠢開始,以后悔告終。” 當你開始生別人氣的時候,也便困住了自己的心,最終留下的只有無盡的后悔。 往后的日子,與其和別人生氣,不如努力做好自己,為自己爭氣。 ![]() 稻盛和夫曾說過這樣一段話: “你注意觀察你的周圍,所有動不動就生氣的人,沒有一個是智者,生活過的一團糟。永遠不要氣憤,所有的氣憤都是愚蠢的。” 誠然,喜歡生氣的人,總是郁郁寡歡,往往把生活過得一團糟。 《紅樓夢》里的林黛玉,多愁善感,敏感多疑,經(jīng)常生悶氣,發(fā)脾氣。 她甚至會因為一個荷包與賈寶玉生氣,但她生的所有的氣,最終都讓她的身體付出了沉重的代價,最后抑郁而終。 人都有七情六欲,但如果經(jīng)常置氣,其實是和自己過不去,人最大的內(nèi)耗,就是不肯放過自己。 倘若林黛玉學會與自己和解,有一個好的心態(tài),以一顆平常心面對生活的所有,或許人生會是另一個結果。 其實你眼中的世界是什么樣子的,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你自己的心態(tài)。 面對讓自己生氣的人和事,不如以平和之心對待,保持理性,從容應對,與其生氣,不如放下。 正如豐子愷先生所說:“既然無處可逃,不如喜悅;既然沒有凈土,不如靜心;既然沒有如愿,不如釋然。” 當你真正做到凡事與自己和解,再大的事也能化解,再大的氣也都煙消云散了。 要永遠記住:因別人生氣和與自己置氣,都不值得。 畢竟如果你是對的,根本沒必要發(fā)脾氣;如果你是錯的,也沒資格發(fā)脾氣。 況且世間紛擾,不必拿別人的錯誤來懲罰自己,凡事不生氣,才是明智之舉。 《莫生氣》中也講:“別人生氣我不氣,氣出病來無人替。” 不與任何人生氣,凡事與自己和解,這是保持健康的好心態(tài),也是真正的人間清醒。 往后的日子,哪怕是遇見再多看不慣的人和事,也愿你能與自己和解,與更加美好的生活相擁。 ![]() 中學的課堂上,最厭倦的是老師的喋喋不休。 可后來才知道,那些看似煩人的話,原來本質(zhì)是“忠言逆耳利于行”。 那都是苦口婆心的勸說,是過來人用汗水和淚水換來的經(jīng)驗,是出于好心想拯救別人于迷途的執(zhí)念。 但人往往都是叫不醒的,只有痛醒。 真正能讓一個人徹底醒悟的從來不是別人的說教,而是自己撞的南墻。 有些彎路只有自己親自走走,才能深刻體會到當年老師說過的話。 可是這世上,從來都沒有后悔藥。 哪怕重走一遍來時的路,或許我們依舊會選擇把他們的話當成“耳邊風”,由著自己的性子做自己認為對的事情。 就像小學時學過的課本,初讀并不知書中意,再讀卻已是書中人。 當我們有一天深刻讀懂時,也明白了當初課堂上老師一遍又一遍的叮囑。 可后來的我們,也成為了和老師一樣的人。 放不下助人的情結,看到別人迷途未返時,便想憑借自己的力量和過來人的經(jīng)驗來“拯救”別人。 有時候想要身邊的人少走些彎路,便也開始了對別人的叮囑,可千言萬語,換來的卻是別人的置之不理。 于是開始生氣,甚至氣憤不已,恨那個當年的自己,也恨這個現(xiàn)在的自己。 人就是這樣,但因為別人生的氣,折磨的都是自己的心。 所以放下助人情結,把拉人一把的想法收斂起來,尊重別人的每一個選擇,你也便不再生氣。 古希臘哲學家伊索有言:“人需要溫和,不要過度地生氣,因為從憤怒中常會產(chǎn)生出對易怒的人的重大災禍來。” 生氣給人帶來的,只有無窮的折磨和傷害。 因為別人生氣,卻只能自己買單,這是最愚蠢的行為。 余生很貴,愿你不生無所謂的氣,努力為自己爭氣,過好自己的生活,活出更好的人生。 與君共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