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北大關”、那兒可是老天津衛熱鬧、繁華的地方。 小時候跟家父來過此地、那里有個:一條龍包子鋪、解放初期被大火吞滅了;還有個耳朵眼胡同、極窄,好像道還有些斜坡,把胡同口角兒是油炸糕的店鋪、拐過來極小的店鋪是賣金黃黃炸糕的地方,這就是名譽津城“三絕之一”:耳朵眼炸糕的誕生地;還有挺有名氣、靠橋處街角兒的“天源醬肉店”(好像)以及大有名氣的“隆昌海味店”。 附近、靠耳朵眼胡同一溜兒有:九道彎胡同、侯家后。 過南運河上的光華橋處大街上也十分熱鬧,我記得臨橋處是個浴池,它的二樓墻上寫著浴池大字,人們在河這邊兒街上就能看見浴池醒目的大字;離北大關南運河橋拐彎處,有去楊柳青鎮的碼頭。我小學四五年級時隨學校春游時、在那兒登的船、去的楊柳青鎮、在移動的船上:觀看了一路的景色,在楊柳青鎮一個制“陶”車間,看工人搖著大木盤做著泥花盆, 二、 對于北大關、家父曾說過:那時兒、清政府在九河下稍北運河口地區、設置了關卡,收斂漕運南運河、大清等河進京的漕運船只,必須在此交完稅后,才能北上進京通行,因其位于天津城以北地區,所以就被稱為“北大關”。 北大關所處位置十分重要、逐漸發展成了天津繁華的商貿區之一,包括北門外大街、北門里大街、河北大街、估衣街、鍋店街、侯家后、竹竿巷、針市街等。這些地方、商店鋪戶鱗次櫛比,從早到晚車水馬龍,行人摩肩接踵,生意興隆,熱鬧非凡。 如今北大關已沒了蹤影,針市街、竹竿巷、侯家后、耳朵眼兒胡同也銷聲匿跡,昔日繁華景象只留下老人們的一片回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