攤破浣溪沙,詞牌名。又名“添字浣溪沙”。實為“浣溪沙”之別體,不過多三字兩結句,移其韻于結句而已,因有“添字”“攤破”之名。 “攤破”系唐宋曲子詞中的術語,又名“攤聲”,指樂曲節拍的變動所引起的句法和協韻的變化。 “攤破浣溪沙”詞調定格:雙調四十八字,前段四句三平韻,后段四句兩平韻。代表作有李璟詞《攤破浣溪沙·手卷真珠上玉鉤》等。 1.《攤破浣溪沙》 李璟 〔五代〕 菡萏香銷翠葉殘,西風愁起綠波間。 還與韶光共憔悴,不堪看。 細雨夢回雞塞遠,小樓吹徹玉笙寒。 多少淚珠何限恨,倚闌干。 此詞為深秋懷念遠人之作,是千古傳誦的名詞。作者通過描繪深秋一系列催人憔悴的殘景,渲染了一種特有的悲傷氣氛,塑造出一個孤苦無依的思婦形象,有著極強的藝術感染力。 其中“菡萏香銷翠葉殘,西風愁起綠波間”“細雨夢回雞塞遠,小樓吹徹玉笙寒”,都是詞史上傳誦的名句。 2.《攤破浣溪沙》 李璟 〔五代〕 手卷真珠上玉鉤,依前春恨鎖重樓。 風里落花誰是主?思悠悠。 青鳥不傳云外信,丁香空結雨中愁。 回首綠波三峽暮,接天流。 這是一首傷春詞、春恨詞。此詞借抒寫男女之間的悵恨來表達作者的愁恨與感慨。上片寫重樓春恨,落花無主;下片進一層寫愁腸百結,固不可解。有人認為這首詞非一般的對景抒情之作,可能是在南唐受后周嚴重威脅的情況下,李璟借小詞寄托其彷徨無措的心情。全詞語言雅潔,感慨深沉。 3.《攤破浣溪沙》 李清照 〔宋代〕 病起蕭蕭兩鬢華,臥看殘月上窗紗。 豆蔻連梢煎熟水,莫分茶。 枕上詩書閑處好,門前風景雨來佳。 終日向人多醞藉,木犀花。 這首詞的上闋描寫黎明前病中室內生活,下闋描寫白天里室外景物。 作者抓住大病漸愈這一生活片段,從身心感受運筆,無論寫病中生活細事,還是寫病中所見景物,不受物所束,不為病所苦,無不流露出女詞人病中清靜閑適的心情; 而身臥病床,鬢發斑白,臥看殘月,煎藥忌茶,又無不蘊含著病中孤苦哀愁的心境。此詞筆致淡雅,情調直切,意境清朗,含蘊耐味。 4.《攤破浣溪沙》 李清照 〔宋代〕 揉破黃金萬點輕。剪成碧玉葉層層。 風度精神如彥輔,大鮮明。 梅蕊重重何俗甚,丁香千結苦粗生。 熏透愁人千里夢,卻無情。 這是一首詠花詞。詠花而志不在花,只是借花形、花態、花性以揮發開去,抒發出詞人胸中的萬千感慨。 這首詞高度贊揚了桂花,首先她從桂花的顏色和形態甚至是“精神”和“風度”程面給予了肯定。然后用桂花與梅花、丁香作對比,在她的眼中梅花和丁香是遠遠不如桂花的。當詞人從桂花香中驚醒過來,詞人又反過來嗔怪桂花的無情。 5.《攤破浣溪沙》 佚名 〔唐代〕 五里灘頭風欲平,張帆舉棹覺船輕。 柔櫓不施停卻棹,是船行。 滿眼風波多閃灼,看山卻似走來迎。 子細看山山不動,是船行。 這是一首“船夫曲”。通過抒寫行船時的感覺,反映船夫輕快喜悅的心情。詞中濃郁的生活氣息撲面而來,令人陶然。 詞的上片和下片的末尾都用“是船行”作結束,它不僅起一個敘述作用,而且還象船夫的勞動號子的和聲一樣,余音裊裊,久久回蕩在青山綠水之間。 6.《攤破浣溪沙》 陳繼儒 〔明代〕 梓樹花香月半明,棹歌歸去草蟲鳴。 曲曲柳灣茅屋矮,掛魚罾。 笑指吾廬何處是,一池荷葉小橋橫。 修竹紙窗燈火里,讀書聲。 梓樹花開,芳香陣陣,月影半明,更顯清幽,劃著小船唱著漁歌回家,一路上聽見草中不知名小蟲的鳴叫聲。沿著彎彎曲曲的河道走進柳林深處,有一間矮小的茅屋,農院中掛滿了漁網。 笑問我的家究竟在哪里?在那長滿荷葉的池塘畔,那橫架著的小橋旁。從修長竹林中的茅舍的紙窗里透出燈火,還有陣陣的讀書聲。 7.《山花子》 納蘭性德 〔清代〕 林下荒苔道韞家,生憐玉骨委塵沙。 愁向風前無處說,數歸鴉。 半世浮萍隨逝水,一宵冷雨葬名花。 魂是柳綿吹欲碎,繞天涯。 詞的上片說可憐才女香消玉碎,自己頓失知音,滿腹心事無處訴說,日暮鄉關,數盡寒鴉。下片寫詞人半生飄零,彷徨無依,好不容易找到情感歸宿,卻又在一夜之中喪失知己,此后夢魂便如柳絮楊花,漂泊天涯。 全詞情中有景,景中有情,樸素真摯,凄切可感。這首詞以極纏綿輕靈之筆寫極沉痛抑郁之情。 8.《山花子·風絮飄殘已化萍》 納蘭性德 〔清代〕 風絮飄殘已化萍,泥蓮剛倩藕絲縈。 珍重別拈香一瓣,記前生。 人到情多情轉薄,而今真個不多情。 又到斷腸回首處,淚偷零。 風中的柳絮殘飛到水面化作浮萍,河泥中的蓮花雖然剛勁果斷,但是它的莖卻依然會絲絲縈繞不斷。別離時拈一花瓣贈與對方,記念以前的事情。 人們常說人多情了他的感情就不會很深,現在真的后悔以前的多情,回到以前傷心離別的地方,淚水禁不住悄悄流下來。 9.《山花子·銀字笙寒調正長》 和凝 〔五代〕 銀字笙寒調正長,水紋簟冷畫屏涼。 玉腕重因金扼臂,淡梳妝。 幾度試香纖手暖,一回嘗酒絳唇光。 佯弄紅絲蠅拂子,打檀郎。 這首詞描摹淡妝美人與心上人共度良宵的情景,上片因景及人,通過清涼環境的描寫,引出一位淡妝美人的婉雅形象。下片進行細膩的動作描寫,刻畫其嬌媚動人的情態。 全詞描摹人物生動傳神,將少婦撒嬌、調笑的情態表現得活靈活現。 10.《山花子·春愁》 陳子龍 〔明代〕 楊柳迷離曉霧中,杏花零落五更鐘。 寂寂景陽宮外月,照殘紅。 蝶化彩衣金縷盡,蟲銜畫粉玉樓空。 惟有無情雙燕子,舞東風。 明朝滅亡,作者感嘆故國的覆亡,沉思亡明的教訓。一是亡國亡家的君主,二是圖謀恢復的志士。昔日繁華景象不復返。詩人來到景陽宮前,看到蕭瑟的宮殿,看景生情,寫下了《山花子·春愁》這首詩。 這首詞用古今對比的方式,寫當年繁華的景陽宮殿,而今是衰柳凄迷,月照殘紅,蟲蛀畫棟,杳無人跡,一片荒涼的景象,唯有雙飛燕子,依舊翩翩飛舞。作品透露出今昔盛衰、人生凄涼的深沉傷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