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漢方對于學習中醫的肯定很了解,別看日本人不怎么樣,但是對待學問確實嚴謹,有效果也會在書上說,沒效果也會在書上說。
痔瘡萬能方,可以加減放進去。 “乙字湯”方為日本原南陽氏治療各種痔瘡的良效驗方,日本折衷派醫家矢數道明對此方多有推崇。
原方組成為:大黃1克,柴胡5克,升麻1.5克,甘草2克,黃芩3克,當歸6克。
用法:一劑煎成兩茶杯,分早晚服。一般6劑痊愈。
注:此方用于痔核疼痛、出血及肛門裂傷尤為適宜適宜。初期輕癥之脫肛,用之亦有效。須依大便是否通暢而加減大黃用量。如用大黃后反覺肛門部有壓迫感、不快感時,可除去大黃。
大冢敬節氏用本方治療痔核時,常去大黃,加桃仁、牡丹皮,加強化瘀血之力。
后來在《杏林集葉》上看過應用乙字湯的效果也很好,現把其歌訣記錄下來:
乙字湯治痔瘡良,升柴歸草芩大黃
方小量輕效真好,連服數劑病即康
主治:各種痔瘡痛腫出血及肛裂等癥。
以本方治療各種痔瘡,一般服5~10劑,即可收到止痛、止血、痔核逐漸內收之效。
特舉一例醫案于后。
張某,56歲,患痔瘡己逾10年,發作時疼痛流血,西醫診斷為混合痔。
查:形體消瘦,面色蒼黑,舌周色赤,舌苔黃厚。痔核脫出,疼痛不止,大便燥結,血隨便出,脈沉弦緩,略現澀象。
證屬熱毒郁結,血行壅滯。治宜清熱解毒,活血止痛。用“乙字湯”加減服之。
組方:當歸18克,柴胡15克,黃芩9克,升麻6克,甘草12克,大黃9克(后下)。
一劑未盡,大便通暢,痛緩血止。次劑大黃減為3克,續服2劑后,疼痛消失。脫出之痔核亦逐日內收。隨訪近一年,僅復發過一次,再服本方后仍迅速收效。
按:本方當歸和血,可改善血行不暢狀況,兼有止痛效果,余皆清熱瀉火解毒之品。且柴胡、升麻同伍,具有升提舉陷之用,能促使脫出痔核內收;生大黃瀉熱通便,便暢則免流血之虞。藥味不多,精當中證。宜乎其奏效迅也。愈后若能戒酒及忌食辛辣、久立、過勞則不易再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