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月是故鄉明”這些無不是古今描寫月亮的佳句絕作,多少詩人都有通過寫月作詩來寄托自己的思念之情,也給后人留下了無數絕妙的文學作品。下面我們就一起來欣賞描寫月亮的10首古詩中的經典名句。 1、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在海上的寬闊地方,月亮似乎更加明亮,照亮了海面上的波瀾和遠方的天空。詩人通過這一景象,表達了對遠方親人的思念和希望能夠與他們在同一時間共度美好的時光。同時,這句詩也暗示著人與人之間的相隔之遙,但月亮卻能夠將彼此連結在一起,共同分享光明與溫暖。 戍鼓斷人行,邊秋一雁聲。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寄書長不達,況乃未休兵。 3、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 出自王建《十五夜望月》 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濕桂花。 此句詩人沒有正面寫自己的思親之愁,而是用一種疑問式的委婉語氣道出那綿綿的愁念會落在誰家,更具月明人遠、思深情長的意境。 4、明月出天山,蒼茫云海間。 出自李白《關山月》 明月出天山,蒼茫云海間。 一輪明月從祁連山升起,穿行在蒼茫云海之間。 詩人將“明月、天山”這些廣闊無垠的物象淋漓盡致地渲染,營造出雄偉壯闊而又蒼涼悲壯的意境,描繪出一幅邊塞風景的畫卷。 5、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 出自孟浩然《宿建德江》 移舟泊煙渚,日暮客愁新。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 原野無邊無際,遠處的天空好似比近處的樹林還要低,江水清澈,明月倒映在水中更與人相親。 6、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出自王維《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此句寫景如畫,隨意灑脫,月下青松和石上清泉,是詩人所追求的理想境界,亦是詩人高尚情操的象征。 7、月兒彎彎照九州,幾家歡樂幾家愁。 出自宋代佚名的《月兒彎彎照九州》 月兒彎彎照九州,幾家歡樂幾家愁。 一輪彎月照亮人間,多少人家歡樂,又有多少人家憂愁。 月亮照耀著中華大地,同在一片藍天下,有的家庭歡樂生活,而廣大人民愁容滿面,過著衣不遮體食不飽腹的苦日子,此句概括地寫出了天下人悲歡離合、各不相同的境遇。 8、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 出自劉禹錫《望洞庭》 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 遙望洞庭山水翠,白銀盤里一青螺。 洞庭湖水色與月光互相輝映,湖面風平浪靜,猶如未磨的銅鏡。 此句描寫澄徹空明的湖水與素月青光交相輝映,塑造出一種空靈縹緲的境界,勾畫出一幅美麗的洞庭山水圖。 9、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出自張若虛《春江花月夜》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隨波千萬里,何處春江無月明。 江流宛轉繞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覺飛,汀上白沙看不見。 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 春天的江潮水勢浩蕩與大海連成了一片,一輪明月從海上升起好像與潮水一起涌出來。 詩人描繪了夜晚春江寧靜而明麗的景致,一個“生”字,就賦予了明月與潮水活潑的生命力,以細膩的筆觸,創造了一個神話般美妙的境界。 10、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 出自李賀《馬詩二十三首·其五》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何當金絡腦,快走踏清秋。 平沙萬里,在月光下像鋪上一層白皚皚的霜雪。連綿的燕山山嶺上,一彎明月當空,如彎鉤一般。 此句描繪了富于特色的邊疆戰場景色,由明晃晃的月牙聯想到武器的形象,暗含戰斗之意,抒發了詩人熱切實現抱負的愿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