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腦轉移是肺癌發展至晚期的標志之一,同時也代表著患者病情急劇惡化、生存質量逐漸下降。 在血漿與腦細胞、腦脊液之間有一道被稱為“血腦屏障”的保護屏障。正常情況下血腦屏障可以防止腦外的有害物質進入腦內、保護腦不受各類損傷;但一旦癌細胞通過各種方式轉移至腦內,血腦屏障就會成為藥物入腦并殺死癌細胞的阻礙。部分藥物由于血腦屏障的存在,無法用于腦轉移病灶的治療。 R先生所面對的正是這樣的困境。原本對他來說療效不錯的藥物,因為在治療的過程中出現了大量的腦轉移病灶,而無法再繼續使用。好在,另外兩款靶向治療藥物“接力”發揮療效,給了他新的希望! 兩代靶向藥“接力”,療效已超過3年! R先生確診時非常年輕,僅僅26歲。檢查結果證實他所患為ROS1陽性的肺腺癌,Ⅳc期(TxN2M1c),已經有骨等多個部位的廣泛轉移或浸潤。 他一線使用了克唑替尼治療,以及針對骨轉移的放療等處理措施。3個月后復查的MRI顯示,R先生的腦內出現了17個轉移病灶! 克唑替尼本身的入腦活性并不理想,R先生只能繼續接受腦部的放療(射波刀)來消除腦部病灶,并繼續使用克唑替尼控制身體其他部位的腫瘤。整體來說療效不錯,病灶有比較明顯的縮小。 然而,在克唑替尼治療14個月后,R先生腦部的MRI掃描再次提示,出現了超過40個新的微轉移病灶! 但是此時R先生的進展部位只有腦,身體其他部位的病灶仍然與之前相比有縮小,因此他換用了與克唑替尼同為第一代ROS1抑制劑、但治療腦轉移病灶效果更好的恩曲替尼。 恩曲替尼治療持續了6個月,MRI檢測顯示R先生顱內的病灶增大且出現了新的病灶,但是身體其它部位的病灶仍有控制效果。經過研判,R先生接受了同情用藥,開始使用當時尚未上市的勞拉替尼。 勞拉替尼屬于第三代ALK抑制劑,由于對克唑替尼耐藥后的患者也有不錯的療效,而同時歸屬于第二代ROS1抑制劑的范疇。治療僅2個月之后,R先生腦內的病灶開始出現了緩解! 大約2%~5%的非小細胞肺癌患者,存在ROS1融合陽性。ROS1和ALK的結構很像,一線治療也都可以選擇克唑替尼方案。 近期幾款新藥,讓ROS1陽性的非小細胞肺癌患者在對克唑替尼耐藥或治療進展之后,也有了不錯的治療選擇。這一次,我們帶大家一起了解5款能夠用于不同類型的克唑替尼耐藥或進展的患者的新藥。 療效令人驚艷的“鉆石”靶點ROS1 ROS1與ALK,并稱非小細胞肺癌的兩大“鉆石”突變。其中ROS1陽性在非小細胞肺癌當中的檢出率大約為2%,既往治療采用克唑替尼+勞拉替尼等方案的療效尚可,但近年的幾款新藥徹底刷新了這部分患者的生存期。 恩曲替尼 恩曲替尼既是NTRK抑制劑也是ROS1抑制劑,在這兩個靶點上療效都很出色。尤其是在一項針對亞洲患者的研究當中,使用恩曲替尼治療的患者中位無進展生存期達到了39.4個月;這意味著,僅僅依靠恩曲替尼一款藥物,這些患者的病灶持續縮小、或者經過治療不再增大的時間,超過了3年! ![]() 患者案例 72歲的Q先生,確診時屬于局部晚期肺腺癌,原發病灶活檢提示存在ROS1基因重排。在隨后的3年里,Q先生先后經過了根治性同步放化療、復發、再行右上肺葉楔形切除術和右中肺葉切除術,第二次復發時仍為SLC34A2-ROS1融合突變,且不存在腦轉移。 針對復發的疾病,Q先生接受了克唑替尼一線治療。僅用藥2個月,Q先生的腫瘤負荷就開始非常顯著地降低。即使在因不良反應而降低了用藥劑量(250 mg每天兩次,減為250 mg每天一次)之后,Q先生仍然獲得了非常穩定的緩解,持續時間已經超過了24個月! 瑞波替尼 瑞波替尼(TPX-0005,Repotrectinib)是新一代的ROS1抑制劑,對于前代靶向治療耐藥的患者療效顯著。 對于已經接受過1種靶向藥物治療、但未使用過化療藥物的患者,瑞波替尼治療的整體緩解率為38%,中位緩解持續時間為14.8個月,中位總生存期為25.1個月;對于存在G2032R耐藥突變(第一代ROS1抑制劑耐藥后最常見的耐藥突變類型之一)的患者,瑞波替尼治療的整體緩解率為59%,中位緩解持續時間為7.6個月,中位無進展生存期為9.2個月。 如果能夠實現恩曲替尼序貫瑞波替尼及其它治療、也就是完成39.4個月+25.1個月的序貫治療,理想狀態下患者的生存期有望達到64.5個月,超過5年! 晚期癌癥的治療是一場持久戰。 晚期癌癥患者的抗癌之戰,就是一場與癌細胞的拉鋸。幾乎沒有任何一位患者能夠在這場與疾病的戰斗中“一發制敵”;對于許多患者來說,能夠將這場戰斗拖入“加時賽”,才是成功的第一步。 這樣的說法聽上去實在是有點悲壯。但拆解開來,如果一種藥物能用一年,十種藥物就能換成十年的生命。如EGFR抑制劑、ROS1抑制劑、ALK抑制劑這些靶向藥物一代代地研發下來,承載的正是患者們這種“延長生存期”的希望。 如果身體條件允許,嘗試新藥的臨床試驗絕對是非常好的選擇。上述這幾款藥物的臨床試驗都在招募患者,ROS1陽性的患者不妨試一試。想要了解自己是否符合臨床試驗入組標準的患者,可以聯系全球腫瘤醫生網醫學部(400-666-7998)獲取幫助。 希望每位患者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那款“特效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