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的辨癥與用藥 感冒之后,很多人會隨便到藥店買感冒藥吃,經常越吃越嚴重。因為感冒要分寒熱,有的時候還會寒熱夾雜,只有辨證清楚了再用藥,才能藥到病除,1~2天就能痊愈。 感冒分風寒感冒、風熱感冒、暑濕感冒,在病程中也有寒與熱的轉化或錯雜。 ![]() 一,風寒感冒 風寒感冒最常見,及時治療是關鍵 【常見癥狀】惡寒重,發熱輕,無汗,頭痛,肢節酸疼,鼻塞聲重,或鼻癢打噴嚏,時流清涕,咽癢,咳嗽,咳痰稀薄色白,口不渴或喜熱飲,舌苔薄白而潤,脈浮或浮緊。 【治療原則】辛溫解表。 即用辛散溫熱的藥,把寒邪給趕出去。 注意:忌煙 酒 辛辣 生冷 油膩;不宜同時服用滋補性中藥。 風寒感冒中成藥: ?①風寒感冒顆粒: 長于解肌, 降逆止咳——癥見身體酸痛, 無汗咳嗽。 ②感冒清熱顆粒: 長于疏散風熱, 生津止渴——癥見發熱較重, 咳嗽咽干。 ③正柴胡飲顆粒: 長于止痛、止嘔——癥見頭痛, 惡心, 咽癢咳嗽。 ④感冒疏風片: 長于和中, 健補脾胃, 消積導滯——癥見食欲不振, 惡心嘔吐, 四肢疲倦。 ⑤荊防顆粒: 長于祛濕、止痛——受寒同時夾濕。 ⑥川芎茶調丸: 長于祛風、通鼻竅——受風寒后的頭痛、鼻塞。 ⑦參蘇片: 長于宣肺止咳, 降氣化痰——平素體弱者風寒感冒首選, 癥見咳嗽痰多,甚則胸悶。 ⑧午時茶: 長于祛風。解表、化濕、和中——在寒濕感冒并兼有積食的情況下,最宜選用。 ⑨小兒清感靈片: 長于清熱——外感風寒,內熱較重時優選, 癥見口渴, 咽痛。 ![]() 二,風熱感冒 六淫邪中風邪為首,其他邪氣都會隨著風邪侵入人體。當熱邪隨著風,從人的口鼻、皮膚侵入后,此時患的感冒就是風熱感冒。 【常見癥狀】惡寒輕,發熱重,汗出不暢,頭脹痛,咳嗽,痰黏或黃,口干咽燥,咽喉腫痛,鼻塞,流黃鼻涕,舌苔薄白或薄黃,舌尖紅赤,脈浮數。 【治療原則】辛涼解表。 即用性味辛涼的藥物發散風熱,解除表證。 注意:忌煙 酒 辛辣 生冷 油膩;不宜同時服用滋補性中藥。 風熱感冒中成藥: ①銀翹解毒片: 長于清咽利喉, 止咳化痰——適用于風熱感冒后的發熱、咽喉腫痛等癥。 ②桑菊感冒片: 適用于風熱感冒初期,各種癥狀還不明顯時。 ③小柴胡顆粒: 適用于半表半里之證, 癥見往來寒熱, 胸脅苦滿, 默默不欲飲食, 心煩喜嘔, 口苦咽干。 ④雙黃連口服液: 長于清熱解毒,藥簡力專, 但凡熱證, 急性炎癥均可使用。 ⑤防風通圣丸: 長于解表實證, 清里熱——適用于表里俱實之癥, 即外寒內熱或寒少熱多。 ⑥黃連上清丸: 表里雙解。用途較廣, 外感發熱或肺胃實熱時皆可使用。 ⑦抗病毒口服液: 長于清熱解毒, 健脾除濕, 用于風熱感冒夾濕,或者流感效顆最好。 ⑧羚翹解毒片: 適用于風熱感冒高燒,引發的手足痙攣、抽搐。 ⑨感昌消炎片: 長于清熱解毒, 對于熱證引起的各種腫痛,扁桃體腫大等效果好。 ⑩小兒解表顆粒: 劑量相對較輕, 更適用于小兒的風熱感冒。 ?小兒熱速清口服液: 適用于小兒風熱感冒,兼大便干結。 12.小兒豉翹清熱顆粒: 長于除濕理氣, 消積導滯——用在風熱感冒, 兼見積食, 便秘, 腹脹時, 效果最好。 ![]() 三,寒包火感冒:你治不好的感冒 寒包火:表有寒邪、內有郁熱,表現出既有高燒、口渴、咽痛的熱證,也有怕冷、畏寒、流清涕的外寒癥狀。 可能因為:體內之前的熱邪還未散盡,又感受了寒邪;病人體內本身就有郁熱,還沒及時清熱就感受了寒邪。 治療思路:解表散寒+清熱解毒,散寒和清熱同時進行,表里都要解,寒熱都要清。 解表寒可用風寒感冒顆粒,清里熱可用銀翹解毒片。兩種藥同時用,之間間隔半小時。 注意:忌煙 酒 辛辣 生冷 油膩;不宜同時服用滋補性中藥。 可直接治療寒包火的中成藥: ①四季感冒片: 適用于成人的“寒包火”感冒, 各種癥狀還不嚴重時使用。 ②兒感清口服液: 適用于小兒的“寒包火”感冒, 長于止咳化痰。 ③防風通圣丸: 寒包火感冒中,外寒少、內熱盛時選用。中病即止。 ④黃連上清丸: 寒包火感冒中,外寒少、內熱盛時選用。中病即止。 ![]() 四,夏天暑濕感冒多,除濕是關鍵 暑濕感冒一般指夏季感冒。因為夏季悶熱,濕度比較大,此時再感受外邪,暑氣和濕氣會隨著外邪一起侵入,所以叫作暑濕感冒。 暑月受寒為陰暑,暑月受熱為陽暑。 暑邪特征:熱,上升,多挾濕。 【常見癥狀】身熱,微惡風,汗出而熱不解,肢體酸重或疼痛,頭昏重脹痛,咳嗽痰黏,鼻流濁涕,心煩口渴,或口中黏膩,渴不多飲,胸悶脘痞,惡心,腹脹,大便或溏,小便短赤,舌苔薄黃而膩,脈浮數。 【治療原則】清暑祛濕解表。 注意:忌煙 酒 辛辣 生冷 油膩;不宜同時服用滋補性中藥。 治療暑濕感冒的中成藥: ?①藿香正氣水: 長于解表散寒, 除濕化痰,還可治療寒濕感冒或胃腸型感冒。②午時茶: 長于祛風、解表、化濕、和中——在暑濕感冒兼有積食的情況下, 最宜選用 , 還可治療寒濕感冒。 ③保濟丸: 適用于暑濕天氣,感受了風熱之邪,或暈車、暈船導致的惡心想吐。 ![]() 在于體溫的高和低,最重要的是有汗、無汗。病毒性感冒和普通感冒的區別之一在于是否有身痛。要是嗓子疼,能用桂枝湯嗎?不能用! ![]() 當感冒的癥狀表現為“發熱惡寒,無汗,頭疼、身痛、腰疼、關節疼,喘”。這是麻黃湯證,感冒的性質為流行性感冒、病毒性感冒。 病毒性感冒一定會有身疼,所有的病毒性傳染病都有身疼。 不是病毒性的外源性疾病沒有身疼,但可以表現出四肢酸軟無力。 麻黃湯:麻黃10g 杏仁15g(研) 桂枝30g 甘草13g 這都是一天的量,分早晚兩次吃,汗出即停藥。以上是成人量,如果是孩子, 11~15歲用成人量的1/2, 5~10歲用成人量的1/3, 2~4歲用1/4。 我們經常遇到一個問題:在小孩得了感冒以后,除了上醫院以外,大部分家長通常會給孩子用一些退燒藥,比如泰諾、百服寧。患兒家長說,反正我這也退燒,也出汗,而且出汗出得挺多,但是4個小時以后又開始燒。是什么原因導致患兒又開始燒呢? 這個問題很常見,弄點西藥吃了,既出汗,又退燒,但就是治不好病! 西藥退燒了跟我們麻黃湯一樣,出汗了也跟我們麻黃湯一樣。兩者不一樣的地方就是,麻黃湯退了燒就好了,西藥退了燒過幾個小時還燒。西藥發汗后 再發汗、再發汗,說不清發了幾次汗,傷津液,會導致其他的病。 ![]() (二)普通感冒——桂枝湯 如果感冒出現“發熱惡寒,有汗,頭疼,鼻塞,身無力”,時而有汗時而無汗,有汗的時候體溫不高,一會兒又沒汗了,而體溫升高了,38~39℃,沒有太高的體溫出現。 這是普通感冒,體溫不甚高,頭疼,不甚疼,身疼時酸軟,身上有汗,或者是鼻塞、噴嚏、流鼻涕、咳嗽,有這些癥狀,惡寒程度比較輕,叫惡風,討厭風,這是桂枝湯證。 桂枝湯藥效很平和,但是請記住: 沒有汗不能用桂枝,一定是有汗的,無汗不能用。 桂枝湯:桂枝30g 芍藥30g 甘草13g 生姜12g 大棗12個(切) 上述用量是成人量,成人分兩次吃,早晚各一次,如果是孩子: 11~15歲患兒用成人量的1/2, 6~10歲用1/3, 3~5歲用1/4,其余酌量。 一開始就有咳嗽,或者是喘,或者是身熱退了以后,身和神清以后,還有遺留的咳嗽,可以用桂枝湯+厚樸杏仁。 開始有咳嗽,用桂枝湯+厚樸杏仁,熱退身和之后,有喘和咳嗽,仍然可以用桂枝湯+厚樸杏仁。 這部分麻黃湯和桂枝湯的用法用量,摘自郭生白的《孩子發燒怎么辦》新解。 ![]() ?本文為讀書筆記摘抄,內容僅供養生參考,有病請到正規醫院就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