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方劑】 四逆散同名方劑約有三首,其中漢代醫圣張仲景所著《傷寒論》記載者為常用方,其組成為枳實6g、柴胡6g、芍藥9g、炙甘草6g,具有透邪解郁,疏肝理氣之功效。主治陽郁厥逆證及肝脾不和證,現代常用于治療慢性肝炎、膽囊炎、胃炎、胃腸神經官能癥、肋間神經痛、附件炎、乳腺增生等屬肝脾(或膽胃)不和者。《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藥品標準》記載有此中成藥的部頒標準。 【藥理實驗】 實驗研究本方能使心臟心肌收縮幅度明顯增大;對實驗所致心源性休克有明顯的升壓作用;對垂體后葉素引起的家兔缺血性心電圖有顯著的改善的作用;對心肌勻漿脂質過氧化反應(LPO)有抑制作用。并可增加缺血心肌營養性血流量(NBF)。 同時四逆散有很強的抗病原微生物作用,特別是對肝炎病毒及幽門螺旋桿菌有明顯抑制作用,同時又有保肝、利膽、抗肝硬化、抗胃潰瘍、調節胃腸運動的作用,還有抗炎、抗氧化作用,同時能增強調節免疫功能,對神經內分泌功能有調節作用,因此對胃腸及肝、膽、心血管系統疾病有一定的治療作用。其治療特點不僅對病因、病原學上進行治療,而且還能通過調節免疫功能進行治療,適應證范圍廣,臨床上凡出現四肢不溫而脈弦的疾病均可大膽應用。 【組成】 炙甘草、炙枳實、柴胡、芍藥各十分。 枳實6g、柴胡6g、芍藥9g、炙甘草6g。 甘草(炙)、枳實(破,水漬,炙干)、柴胡、芍藥各十分。 【制法】上藥為末。 【功效主治】 《傷寒論》方之四逆散功能透解郁熱,疏肝理氣。主治少陰病,四逆,其人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泄利下重者;近代也用于急、慢性肝炎,肋間神經痛,胃及十二指腸潰瘍等屬肝氣郁滯者。 《傷寒論》方之四逆散具有透解郁熱,疏肝理脾,調和胃氣,和解表里之功效。主治外邪傳經入里,氣機郁遏,不得疏泄,致陽氣內郁,不能達于四末所致的陽郁厥逆證及肝脾不和證。 1.陽郁厥逆證。癥見手足不溫,或身微熱,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泄利下重,四肢厥逆,脈弦。 2.肝脾不和證。癥見脅肋脹悶,脘腹疼痛,胸腹疼痛,泄利下重,脈弦。 【用法用量】 每服一方寸匕,米湯調下,日三服。 上藥為末,以米湯分3次沖服。 每服方寸匕,白飲和服,一日三次 【方解】 方中柴胡既可以透邪外出,又可行氣解郁,為君藥;枳實破氣開結,與柴胡相配一升一降,使氣機降運則陽氣可達四末,為臣藥;白芍益陰和里,既可防郁熱傷陰,又與柴胡相配調理肝脾;甘草為使,調和諸藥,白芍與甘草配伍,并能緩急止痛。 本方治少陽病,四逆。本證緣于外邪傳經入里,氣機為之郁遏,不得疏泄,導致陽氣內郁,不能達四末,而見手足不溫。此種“四逆”與陽衰陰盛的四肢厥逆有本質區別,故治宜透邪解郁,調暢氣機為法。方中取柴胡入肝膽經,升發陽氣,疏肝解郁,透邪外出為君藥。白芍斂陰養血柔肝為臣,與柴胡合用,以斂陰合陽,條達肝氣,且可使柴胡升散而無耗陰傷血之弊。佐以枳實理氣解郁,泄熱破結,與柴胡為伍,一升一降,加強舒暢氣機之功,并奏升清降濁之效;與白芍相配,又能理氣和血,使氣血調和。使以甘草,調和諸藥,益脾和中。綜合4藥,共奏透邪解郁、疏肝理脾之效,使邪去郁解,氣血調暢,清陽得伸,四逆自愈。由于本方有疏肝理脾之功,所以后世常以本方加減治療肝脾不和諸癥。 【現代適應證】 適應證:慢性肝炎、膽囊炎、膽石癥、膽道蛔蟲癥、肋間神經痛、胃潰瘍、胃炎、胃腸神經官能癥、附件炎、輸卵管阻塞、急性乳腺炎等屬肝膽氣郁、肝脾(或膽胃)不和者。 【標準】 四逆散 標準來源:衛生部藥品標準中藥成方制劑第九冊 拼音名:SiniSan 書頁號:Z9-61 標準編號:WS3-B-1724-94 【處方】柴胡250g,枳殼(麩炒)250g,白芍250g,甘草250g。 【制法】以上四味,粉碎成粗粉,混勻,即得。 【性狀】本品為淡黃色的粉末;味苦。 【功能與主治】透解郁熱,疏肝理脾。用于熱厥手足不溫,脘腹脅痛,泄痢下重。 【用法與用量】開水沖泡或燉服,一次9g,一日2 次。 【規格】每袋裝9g 【貯藏】密閉,防潮。 【方解】 方中柴胡辛苦微寒,人肝膽經,升發陽氣,疏肝解郁,透邪外出,為君藥。白芍酸甘,陰養血,柔肝止痛,與柴胡合用以陰和陽,條達肝氣,可使柴胡升散而無耗傷陰血之弊,為臣藥。枳殼理氣解郁,瀉熱破結,其與柴胡為伍,一升一降,加強疏泄氣機之功,并奏升清降濁之效,各得其道;其與白芍配伍,理氣和血,使氣血調和,合為佐藥。甘草益脾和中,與白芍配伍緩急止痛,為使藥。四藥合用,共奏透解郁熱,疏肝理脾之功。 【臨床應用】 1.脅痛 多因肝氣郁結,氣機不得疏泄,陽氣內郁而致。癥見脅痛,脘腹疼痛,熱厥手足不溫,舌淡,苔黃或膩,脈弦;慢性肝炎、急慢性膽囊炎見上述證候者。 2.痢疾 多因肝氣郁結,氣機不暢所致。癥見大便溏瀉,腹脹腸鳴,里急后重,舌苔白,脈弦;慢性結腸炎、胃腸炎見上述證候者。 此外,本品還有用于治療肋間神經痛的報道。 【藥理毒理】 本品有保肝、促進胃腸蠕動和抗胃潰瘍等作用。 1.保肝 四逆散水煎劑對四氯化碳或石膽酸所致小鼠肝損傷有保護作用。對小牛血清白蛋白所致大鼠免疫性肝損傷本品也能降低血清AST活性,升高SOD 活性。四逆散抗石膽酸性肝損傷作用可能與其降低bax蛋白表達,減少肝細胞凋亡有關。此外,四逆散還能使麻醉大鼠的膽汁流量提高。 2.促進胃腸蠕動 本品能增強胃排空及小腸推進功能,增加小鼠胃排空流體和固體的能力,提高大鼠離體胃條的興奮性和整體動物胃蠕動的頻率,升高血漿胃動素的水平,促進胃壁平滑肌細胞的收縮。 3.抗潰瘍 本品能減小水浸大鼠應激性胃潰瘍的發生率,降低潰瘍指數,其抗胃潰瘍作用的機理與增加胃黏膜血流量和胃黏液,提高胃防御功能有關。 4.其他 本品能增強氫化可的松誘導免疫抑制小鼠的巨噬細胞功能,提高T淋巴細胞轉化率及增強NK細胞活性。對正常小鼠的免疫功能也具有促進作用。本品體外能抑制ConA活化的小鼠脾細胞分泌MMP-2和MP-9以及黏附I型膠原的能力。 本品能使大鼠全血黏度、血漿黏度、血漿還原黏度下降 【注意事項】 1.肝陰虧虛脅痛者慎用。 2.寒厥所致四肢不溫者慎用。 3.孕婦慎用。 4.忌惱怒勞累,保持心情舒暢。 【四逆散說明書】 請仔細閱讀說明書并在醫師指導下使用 【藥品名稱】 通用名稱:四逆散 漢語拼音:Sini San 【成份】柴胡、枳殼(麩炒)、白芍、甘草。 【性狀】本品為淡黃色的粉末;味苦。 【功能主治】透解郁熱,疏肝理脾。用于熱厥手足不溫,脘腹脅痛,泄痢下重。 【規格】每袋裝9克。 【用法用量】開水沖泡或燉服,一次9克(1袋),一日2次。 【不良反應】尚不明確。 【禁忌】尚不明確。 【注意事項】尚不明確。 【貯藏】密閉,防潮。 【包裝】復合袋包裝,6袋/盒。 【有效期】24個月 【執行標準】部頒標準中藥成方制劑第九冊WS3-B-1724-94 【批準文號】國藥準字Z35020282 【生產企業】企業名稱:福州海王金象中藥制藥有限公司 我覺得每一個人都應學一點醫藥學的知識,以便知道自己的身體處在一個怎樣的狀態。如果大家有問題,可以先關注微信公眾號再留言,我看到后會第一時間回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