噗~ 噗~ 噗~ 噗~ ![]() 放 屁 常被認為是一件尷尬事兒 在擁擠的電梯里 突然肚子“咕嚕”一響 一陣“屁”意襲來 接連發出“噗噗噗”的聲音 低頭玩手機緩解尷尬 這時—— 瀏覽器向你推送了一條消息 #姑娘每天放屁數十次確診腸癌晚期# 直接嚇暈 放屁過多是腸癌信號? 為什么屁會變多? 屁多、屁臭預示著身體出現問題嗎? “響屁不臭,臭屁不響”有道理嗎? 接下來 一起來聊聊關乎健康的“屁事” 要想知道屁跟腸癌的關系,得先從科學上了解屁。屁是產生于消化道內的一種混合不同成分的氣體,其中99%是無味氣體,如氮氣、氫氣、二氧化碳、甲烷及氧氣等,1%是臭味氣體,如氨、硫化氫、吲哚、糞臭素等。 屁的來源主要包括兩個部分:一是吃飯、說話時吞下去的空氣;二是消化道內食物的分解時釋放的氣體。食物進入消化道后與消化液混合,被消化道中各種產氣菌分解而產生氣體。胃里的氣向上沖出變成了嗝,而腸道產氣增多刺激腸道蠕動,推動至肛門括約肌,經過一定積累后釋放就是屁。 放屁是正常生理現象。據統計,正常人每天大概會排出476ml-1491ml的廢氣,約等于10-15個屁。 01 吞下較多的氣體 如果進食過快、吃飯的時候不停的講話,或者有經常嚼口香糖的習慣,就容易在咀嚼的時候吞入較多的氣體,氣體可以隨著胃腸道的活動,到達直腸肛門,以屁的形式排出體外。 02 吃太多產氣食物 當我們進食了較多容易產生氣體的食物,如紅薯、土豆、洋蔥、豆漿、牛奶等,放屁量會增多。 03 腸道菌群失調 正常情況下,人的腸道有著成千上百萬的細菌,里面各類細菌組成了一個和諧的大家庭。但是如果腸道菌群的平衡被打破,產氣的細菌增加了,屁也就多了。 另外,腸道菌群失調,不僅會導致放屁增加,還可能會出現腹痛、腹脹、腹瀉等胃腸道癥狀,要多多注意哦~ 04 消化系統疾病 這是許多人都很擔心的問題,胃腸功能紊亂、腸胃炎等,也會導致放屁增多,與此同時還伴隨著腹脹、腹痛等癥狀。 前面提到,屁之所以臭主要是因為其中硫化氫、吲哚、糞臭素這些“有味道”的成分,不過因為占比很少(1%),氣味也不會特別濃烈。但是如果蛋白質類食物(肉類、蛋類、奶制品等)攝入過多或者大便在腸道內停留時間過久,會導致腸道內的臭味氣體增加,此時屁堪稱生化武器了。 而當放出帶有腥臭味的屁時,需要高度警惕胃腸道出血或炎癥。血液積聚在胃腸道匯總,被胃酸和腸道菌群分解,放出的屁就會帶有血腥味。此外,當腸道有惡性腫瘤時,因癌組織壞死、剝落、出血,再加上細菌的分解發酵作用,放的屁也有腥臭味,所以,需要去醫院進一步做檢查。 屁響不響主要是由人體產生氣體的量、氣體排出的速度等決定。響屁里含量最高的是二氧化碳,肚子里氣體產生得越快越多,所以在排出的過程中,氣體突然沖出肛門就會發出聲響,可以說自帶擴音音效。但沒啥臭味,尾氣排放合格。 反之,腸道內氣體產生少,夾雜的難聞氣體越多,產生的屁就越臭,而因為氣體少,所以沖出肛門時聲音較小甚至無聲音。 總之呢,屁多屁臭一般沒大啥問題,唯一讓人困擾的是在釋放之前,你永遠猜不到是響屁還是悶屁。 屁是消化系統內產生的廢氣,通過放屁,能夠把腸腔中的污濁氣體放逐出去,對身體是有益的。 屁在消化道內是不會消失的,憋著不放的屁會慢慢地透過腸道黏膜重新被血液吸收進去,通過血液循環抵達肝臟,被肝臟過濾后到達肺部,隨呼吸吐出體外,也就是“屁從口出”。另外,如果長期憋屁,容易導致體內大量氣體堆積,影響腸道功能。 如果長時間放不出屁,有可能是因為消化道存在不通,常見于腸梗阻、腸扭轉,或因腸麻痹等不能驅氣“出境”。 屁多或屁臭,不是腸癌的臨床癥狀,更不是必有的表現。如果只是放屁次數增多,沒有出現其他異常癥狀,一般不必太過焦慮。但是如果伴有以下癥狀,就需要警惕是否是器質性疾病(如結直腸癌等)。
腸癌早期幾乎沒有癥狀,有的可能只是腹部不適或者腹脹,這也是很多人沒有引起重視的原因。還有部分人出現便血癥狀,誤以為是痔瘡,結果耽誤了治療。建議大家應重視腸癌的篩查,高危人群40歲起接受結直腸癌風險評估。 腸癌的高危人群:
01 飲食結構合理,葷素搭配,多食新鮮蔬菜水果,避免燒烤、腌制、辛辣刺激性食物攝入; 02 戒煙、戒酒,控制體重,適當運動,規律作息,避免過度勞累,保持心情舒暢; 03 定期體檢,高危人群建議定期進行胃腸鏡檢查,40歲以上的普通人群即使無癥狀,也建議定期做腸鏡篩查,做到早診早治。 ![]() 本期封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