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道》中的那幾個發燒友,本來是有機會發家致富的,可在格律詩遭到起訴的時候,卻全部選擇以退股的方式,來保全自身的利益。 站在上帝視角來看,他們這樣做,肯定是非常愚蠢的行為,但如果從當事人的角度來看,做出這樣的選擇,也是合情合理的。 之所以這么說呀,主要有3個原因。 1、賠償的金額太大 樂圣起訴格律詩以后,要進行600萬的賠償,這筆錢就算是放在當下,那也算是巨款。 那幾個發燒友本來就沒有賺過大錢,也沒有見過太大的世面,雖然只是占一部分股份,但換算下來也要賠幾十萬才行。 可就算是幾十萬,讓他們砸鍋賣鐵,也是很難拿出來的。 所以啊,我們不能站著說話不腰疼,認為格律詩對發燒友還算不錯,就要求他們必須要跟公司一起渡過難關,這也是屬于道德綁架。 我們就想想自己,如果在遇到巨額賠償的時候,還能夠保持淡定的心態嗎? 相信大多數人,都是做不到的吧。 2、經營不規范 當丁元英決定讓王廟村的那些村民生產出來的設備,去和同行競爭的時候,連那些村民都是不相信的。 畢竟王廟村里要設備沒設備,要工人沒工人,就他們那點水平,能做出什么好的產品呢? 后來的解決方案也非常的簡單粗暴,那就是讓村民在非常惡劣的環境加班加點,玩命地干活。 雖然外人可能不知道,但作為那幾個發燒友來說,他們本來就是核心成員,自然是一清二楚的。 按照正常思維來說,這種做法肯定是不夠規范的,完全就是在剝削工人。 所以在被起訴之后,發燒友的心里也沒底,認為必敗無疑。 3、樂圣太強大 樂圣公司作為音響界的龍頭,而格律詩只是一個創立不久的小作坊,他們之間的對比,就像螞蟻和大象。 你想啊,樂圣公司要錢有錢,要人有人,而格律詩好像什么都拿不出來,在正常人看來,這個官司都是不可能有勝算的。 就好比當下有個成立不久的小公司,想要去挑戰互聯網巨頭公司,你認為這個小公司能夠突圍成功嗎? 所以啊,也正是基于以上這三點,才讓那些發燒友做出了退股的決定。 可最后的結果,卻讓他們沒有想到,格律詩的官司竟然打贏了。 之所以會發生這種反轉的情況,和丁元英的布局有很大的關系。 丁元英之所以會答應操盤王廟村扶貧項目,幫助那些村民賺一點小錢,這只是一方面的原因。 在丁元英的內心,是想通過這件事情,來造成輿論的討論,從而讓大家明白什么是天道,什么是規律。 簡單的來說呀,雖然丁元英對格律詩的勝訴,有一定的把握,但即使出現了不可預料的情況,最終格律詩敗訴了,但只要這件事情能夠引起人們的討論,那對丁元英來說就是成功的。 可發燒友的目標,和丁元英是不一樣的,所以他們會做出不同的選擇,也是在情理之中。 有個詞叫換位思考,就是告訴我們,在面對任何事情的時候,都不要先入為主,還是要多站在對方的立場去思考一下,那樣得出來的結果,才有可能更加的客觀和準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