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物配方組成】蒼術10g,萆10g,黃柏10g,木瓜15g,川牛膝15g,薏苡仁30g,桑枝15g,忍冬藤30g 【隨癥加減】疼痛甚者加延胡索20g,川楝子10g;熱重者加紫花地丁10g,野菊花15g 【治療方法】水煎服,每日1劑,分2次服。1周為一療程一般治療2個療程。 【功效主治】清熱消腫,祛濕止痛。 【經典案例醫案】臨床治療30例,顯效13例,占43%;有效14例,占47%;無效3例,占10%,總有效率達90%。 張某,62歲,男性。主訴1d前因家庭聚會,飲食酒肉,夜間突然出現右第1跖趾關節紅腫熱痛,活動不利,伴大便干燥,口千口渴,心煩不寐。舌紅、苔黃厚,脈滑數。檢查發現右跖趾關節紅腫,捫之灼熱,活動受限。血尿酸562mol/L擬診為痛風性關節炎。中醫診為痹證,給予自擬痛風消炎湯:蒼術10g,萆薢10g黃柏10g,木瓜15g,川牛膝15g,薏苡仁30g,桑枝30g,忍冬藤30g,延胡索20g,紫花地丁10g,野菊花15g每日1劑連續服用7劑。關節疼痛明顯減輕,腫脹減退。繼續服藥1個療程,諸癥消失,復查血尿酸410mol/L。囑其注意飲食調節忌食肥甘厚味及煙酒,隨訪2年未復發。 【經驗心得】本病的主要病因為脾腎功能失調,脾虛運化失司,濕濁內生;腎虛二便失司,濕濁內聚;濕濁內盛瘀而化熱。濕熱流注關節、肌肉、筋骨,閉阻經脈,即出現關節紅腫熱痛之痹證。 故治療急性期以利濕清熱,通絡止痛為主。慢性期以健脾補腎,養血和營。痛風消炎湯采用薏苡仁、蒼術萆薢健脾利濕清熱消腫;木瓜、桑枝、忍冬藤、川牛膝利濕通絡止痛。諸藥合用,既清熱消腫,又祛濕止痛,對急性痛風性關節炎療效顯著。 【方劑來源】鎂日斯痛風消炎湯治療痛風性關節炎30例。陜西中醫,2005,(2):1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