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90年 , 127×102 厘米 (點開音樂,在美妙的韻律中一起欣賞藝術佳作吧) 在《愛情買賣》這首歌里,有一句歌詞是:“愛情不是你想賣想買就能賣”。但是現實情況是什么呢?固執的浪漫主義者認為愛情就是愛情,與金錢無關。你看歷史上不就有灰姑娘的故事嗎?但這可不就是童話嗎?可能更現實的說法,愛情是在各種現實因素的交織下發生的。有點兒殘酷是吧。但是認清楚愛情有其實用性的一面,不要抱有太高的浪漫期望,反而會更幸福些。 即便在神的世界里,愛情也可以用交換的。這幅畫的名字已經說明了一切。理性之上的智慧女神維納斯,也會做紅娘。她正努力說服特洛伊的大美人和帕里斯談戀愛呢。這拉郎配的事情為什么要女神出馬?一旁的小愛神丘比特射出愛情之箭不就可以了嗎!俗語說:強扭的瓜不甜。亂射愛情之間,丘比特可能要被剝奪權力,被炒魷魚的! 維納斯親自來牽紅線,因為這對她對帕里斯的承諾。而這個承諾來自“神仙界的一場美麗之爭”。為了一個金蘋果,三位女神赫拉、雅典娜和阿芙羅狄蒂(羅馬神話中的維納斯)之間爆發了關于誰是最美麗的女神的爭論,帕里斯偏向了維納斯。作為回報,維納斯許諾要讓最美麗的凡間女人愛上她。 這幅畫《維納斯勸說海倫和帕里斯談戀愛》是瑞士藝術家Angelica Kauffman(安吉麗卡·考夫曼,1741-1807年)的作品。這幅畫作有著典型的新古典主義風格,畫布表面光滑多彩;經典的形狀和造型等。畫作里的人間大美人,來自特洛伊的海倫,其姿色不遜色于女神維納斯。維納斯像知心大姐姐那樣靠近海倫,以那蜜糖般的言語,溫柔的眼睛讓這位大美人似乎有些動心。而小愛神丘比特則見機沖向了猶豫不決的帕里斯,把他拉向海倫。藝術家抓住了這一瞬間,生動傳神地描繪在畫布之上。 那么最終維納斯是否成功達成了這樁“愛情買賣”呢?請注意看畫中的幾個象征性的元素:低鳴的鴿子,纏繞的樹干,一對丘比特的箭頭和古老的圓柱,這些都在暗示維納斯的想法遲早會成功。最后,帕里斯大膽地劫走了海倫 ,由此引發了特洛伊戰爭。 ![]() ![]() ![]() 1770-1775年;畫布油畫 英國倫敦國家肖像畫廊收藏 (1741.10.30-1807.11.05) 在藝術史上享有國際知名度的少數女藝術家中,Angelica Kauffman是其中的佼佼者之一。盡管很多藝術愛好者可能并不熟悉這位瑞士女畫家,但她的作品在各大博物館均有收藏和展出。而且她還是1768年倫敦皇家學院的兩位女性創始人之一。另一位是英國著名女畫家Mary Moser(瑪麗·莫澤)。據傳她和約書亞·雷諾茲還傳出過緋聞呢。但在她所處的那個時代,男女不平等。女性的地位相對低下也使得她們在后來的藝術史上較少被提及,被排斥在藝術史之外。她的名字沒有家喻戶曉,并非她不夠優秀,只因為她是女性。 ![]() 在一幅皇家學院的藝術家肖像群畫中,兩位女創始人只能以畫像的形式出現在畫作中。 Anglica Kauffman的全名是Maria Anna Angelika Kauffmann(瑪麗亞·安娜·安吉莉卡·考夫曼),作為一位新古典主義畫家,她因為歷史畫家被人們銘記,但她也是一位肖像畫家、風景畫家和裝飾畫家。她早期的肖像畫風格甜美,有法國洛可可藝術的傾向。 Angelica Kauffman出生于瑞士東部格勞賓登州的庫爾鎮(Chur, Graubünden)。她的父親Joseph Johann Kauffmann(約瑟夫·約翰·考夫曼)是一位技藝高超的奧地利壁畫家和油畫家。因為生活貧窮,全家不得不為了工作而四處奔波。 作為父親的助手,她隨父在瑞士、奧地利和意大利等國輾轉謀生。1742年,她隨家人搬到了意大利的莫爾貝尼奧鎮(Morbegno)。1752年,又搬到了處于奧地利統治下的倫巴第的科莫鎮(Como, Lombardy)。1757年,陪同父親赴奧地利最西部的福拉爾貝格州為施瓦岑貝格(Schwarzenberg, Vorarlberg)的主教工作。她的繪畫技能在輾轉奔波的生活中也不斷得到訓練和提升。 ![]() Angelica Kauffman是一位“天才少女”。年幼的時候,她從母親那里學會了好幾種語言,包括德語、意大利語、法語和英語。她還展示出了相當的音樂天賦,但她很快就選擇了繪畫作為謀生的手段。因為一位天主教牧師告訴她,歌劇院是一個危險的地方,到處都是“下流的人”。年僅12歲時的她就已經在肖像畫方面頗有名氣,主教和貴族們都成了她的筆下人物。 ![]() 《約翰·沃爾夫岡·馮·歌德》![]() 《約書亞·雷諾茲爵士》![]() 《Portrait of Louise Henrietta Campbell》Angelica Kauffman在倫敦和羅馬都創建了自己的工作室。往來有鴻儒,工作室經常高朋滿座,成為藝術家和作家喜歡的聚會場所。歌德是她家的常客,并稱她為“才華橫溢的女人”。此后的大半生,她留連于倫敦和羅馬之間,共創作約800幅油畫,14幅壁畫,400幅速寫、41枚版畫、以及粉筆畫等等,被譽為“藝術界的女性拉斐爾”。 藝術家后期和晚期作品風格,在裝飾性中具有古典主義的浪漫氣質傾向,受英國普遍流傳的溫克爾曼的美學理論影響,也受到當時流行的新古曲主義的影響。其作品被譽為有“女性之風”。其優美典雅的作品對后世影響深遠。 《Amor und Psyche(丘比特與塞姬)》,1792年 ![]() 《Virgil reading the Aeneid to Octavia and Octavian Augustus》![]() 《赫克托耳和安德洛瑪克的告別》,116 × 116 cm英國泰特美術博物館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