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奶奶嘮嗑???? 大舅不到七十歲腦溢血去世,不久表弟也突發疾病去世,丟下4歲的兒子和老婆。大舅媽娘家人攛掇她把兒媳婦和孫子趕出去,把兩套房子賣了留著養老。 大舅媽娘家人歷來看不起舅舅這個工人,她爸爸七十年代是縣百貨公司的總經理。那個時候,是有資格和縣政府官員們坐在一起開會的。 她哥哥是縣絲廠的廠長,嫂子是供銷社的會計。最小的妹妹在縣政府一個什么機關上班,妹夫在政法部門上班,一家人優越感很強。 我大舅是個農村出去的普通工人,背后還有個農村大家庭。靠著顏值,被大舅媽這個襪廠的統計員看中,主動追求。 剛開始大舅回來給外公外婆說的時候,家里人覺得他真有福氣,被條件這么好的姑娘看中,就像古時候高考中舉了一樣。 ?????花奶奶嘮嗑???? 后來過日子才發現,這根本就不是一家人,進了一家門也過得不安生。 他們才結婚的時候,外公外婆家里拿不出錢,就借了些米挑了幾十里地,給他們送去。 大舅媽中午下班回來看到外公坐在家門口,屁股一扭去了食堂吃飯,連門都沒有開。等大舅回來,才給他下了碗面吃了,下午又趕了幾十里路回來。 外公被冷落以后就再也沒有去過。說來沒人相信,外公外婆至死連親家的面都沒有見過。大舅媽也只在結婚時在婆家住過一晚上。 在我的印象里,大舅媽歷來沒有主見,每次娘家人一說什么,必定回家同大舅吵架,動不動就說“農村人如何如何”,甚至大打出手。 ???????花奶奶嘮嗑???? 外公外婆也是有自尊心的人,知道親家看不起自己,也怕大舅為難,從沒有登過她娘家的門。 直到表弟結婚,家里這些親戚也只去了我和二舅家里的表妹兩個人。因為我倆還算“出息”,找的老公家境不錯,才“有幸”被選中參加。 其他的親戚不僅沒有請,還被大舅媽“特別聲明”,路太遠,你們不用那么辛苦,到時候回來看你們。 于是一個舅,兩個姨就在家里等著他們“回來”。結果連人影都沒有看見。 大舅是給表弟裝修房子的時候,蹲下擦新房地板磚上的灰塵,突然倒地,搶救不及時去世的。 表弟結婚晚,快四十了兒子才幾歲。大舅去世不到一年,表弟突然口鼻出血,在醫院住了幾天也隨他爸爸去了。 ?弘一法師說:一念執著,萬般皆苦,一念放下,便是重生。 按理說,老公兒子才去世,大舅媽和兒媳婦應該好好過日子,二套房子一人一套。大舅媽領著退休工資,再幫著帶帶孫子,讓兒媳婦騰出手去掙點錢才對。 可是,兒子尸骨未寒,她娘家人就讓她賣房子,把錢攥在手里養老。理由是“兒媳婦遲早是要再嫁的,孫子那么小,你再怎樣辛苦帶他,始終是隔著輩的,以后也不會孝順你。” 于是,大舅媽就開始和兒媳婦孫子開啟了“財產”爭奪戰。 我們家里這邊的親戚,都勸她別和兒媳婦爭,好歹看孫子面上。而且我們都承諾肯定還是會拿她當親人。 可她就不聽。她娘家的親戚們說,“錢比任何承諾都實在”,她幾個侄兒女也摻和進來,說會給她養老。 我們這邊的親戚不好深說什么,因為大舅媽很少和我們來往,總覺得我們農村人是沖著占她什么便宜去的。 只有她兒媳婦和我們這邊的表姐弟們有些來往,但是也不敢給她出主意,只能讓她去咨詢律師。 大舅媽真是糊涂人,連武則天最后都知道還是自己的孩子好,她沒了兒子還有孫子,好好帶他長大了,不比侄兒女好?為什么非要聽娘家人的話呢? ?????花奶奶嘮嗑???? ?有些事情,你放得下就是一場善緣,放不下就成了劫難! 財產爭奪戰還在繼續,就聽她兒媳婦說,大舅媽已經結婚了。找了一個快七十的退休老頭。每天給老頭兒子一家做飯,帶孫子,享受“天倫之樂”! 有一次我去城里辦事,正好碰到她一手拖著個買菜的拖車,一手牽著個四五歲的孩子。我以為是她的孫子,誰知一打聽,是那個老頭兒媳婦的三胎孩子。 我問她,自己的孫子呢?她忽然一下眼圈紅了,無聲地搖了搖頭,埋頭走了。 結了婚,為了和諧就只能忍受別人的安排。不可能是自己想怎么樣就怎么樣。大舅媽的結局,似乎已被安排好。 和兒媳婦的親情已經因為財產爭奪難以修復;娘家侄兒女也會因為自家的生活無暇顧及她;再婚老伴,如果身體健康,她還有家可回。否則繼子女是不可能給你養老的,這個是沒有懸念的。 她現在能讓自己安度晚年的保證就是:不賣房子,自己的退休金留著。經常去看看自己的孫子,和兒媳婦培養一下感情。 她兒媳婦還是挺不錯的人,和表弟結婚以后,主動聯系夫家的親戚們。即使表弟去世了,她還時常帶著幾歲的孩子回來拜祭我外公外婆和祖先們。 看起來,她還是一個講情義的人,這樣即使大舅媽老了去養老院,也有人來看看。 ?佛說:“上至諸佛,下及眾生,借因果所受。”人生就是一場因果輪回,很多緣分早已在冥冥之中注定了結局。 ?End 大家好,我是50+花式寶奶,從牌桌走向書桌,擅長情感故事寫作,陽明心學踐行者,也結合佛經回顧人生。 看別人的故事,精彩自己的人生。小故事里藏著大道理。 喜歡花奶奶嘮嗑的朋友,歡迎點贊+在看+轉發關注你的鼓勵將是我創作的動力。 |
|
來自: 新用戶64783Sli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