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南網能源院 一、國內經濟形勢 2023年三季度GDP同比增長4.9%,累計同比增長5.2%,表現超出預期,為全年實現5%的增速目標提供有力支持(四季度增長4.4%即可完成目標)。分產業看,前三季度,第一、二、三產業增加值同比增長4.0%、4.4%和6.0%,一、二產業同比上行,第三產業增速小幅回落。供給側看,工業生產保持平穩增長,積極因素逐步累積,服務業繼續上行。1-9月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累計同比增速上升0.1個百分點至4%,環比上漲0.36%。工業產能利用率季節性回升,由二季度的74.5%上行至75.6%。9月制造業PMI重回擴張區間,服務業PMI為50.9%,高于上月0.4個百分點,服務業景氣回升。需求側看,消費是GDP增長超預期的重要支撐,房地產投資持續磨底、基建投資和制造業投資保持韌性,出口降幅收窄。消費方面,三季度最終消費支出對經濟增長貢獻率提升,達到94.8%。1-9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累計同比增長7%,9月當月增速上升0.9個百分點至5.5%,節日需求提前釋放。投資方面,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在7月觸底,8、9月份持續回升。財政支持助力基建投資增速恢復,1-9月基建投資同比增長8.6%;房地產投資持續磨底(9月房地產投資同比增速為-11.2%),“限購限售”政策放松后未出現明顯改善;制造業投資持續回暖,主要得益于裝備制造業的高景氣。進出口方面,海外需求有所改善,9月美元口徑出口金額同比-6.2%,降幅收窄2.6個百分點,進口同比-6.2%,降幅收窄1.1個百分點。競爭優勢突出的汽車及零部件出口表現仍亮眼,傳統機電產品的出口隨全球消費電子需求恢復逐步企穩。但今年出口總體持續低迷,仍需“穩外貿”“穩外資”政策發力。 前三季度全社會用電量同比增長5.6%,其中9月全社會用電量同比增長9.9%,增速較二季度有所上升。分產業來看,前三季度第一、二、三產業用電量同比分別增長11.3%、5.5%和10.1%,得益于消費行業的持續修復以及農業農村現代化建設中鄉村電氣化水平的提升,一、三產業用電量增速持續向好,尤其是第三產業用電量,9月同比增速達到16.9%,與服務業景氣度持續回升相吻合。第二產業用電量增速也在逐步上升??傮w上看經濟數據與電力數據表現較為一致。電力行業投資增長有所放緩,可再生能源投資增長仍強勁。1-8月份,全國主要發電企業電源工程完成投資4703億元,同比增長46.6%。其中,太陽能發電1873億元,同比增長82.7%;核電522億元,同比增長56.9%;風電1149億元,同比增長38.7%。電網工程完成投資2705億元,同比增長1.4%。 社融數據反映實體經濟仍較低迷,信用收縮問題仍然存在。9月社融數據結構不佳,政府債券是社融增長主力,信貸增長主要靠政策驅動,居民貸款在地產政策推動下有所恢復,同比多增2082億元,而企業貸款仍然低迷,同比少增2339億元。國內存貸利率進入下行周期。貸款利率下行、居民存量房貸置換、地方債務政府展期等因素導致銀行資產端收益下行,9月初多家商業銀行宣布下調存款利率,一方面緩解銀行息差縮窄壓力,另一方面為后續降低實體經濟融資成本創造條件。 1-8月公共財政收入(剔除留抵退稅)降幅擴大,財政支出進度加快,推動經濟企穩回升。1-8月,一般預算收入同比增長11.5%,剔除留抵退稅影響后同比下降2.5%,受工業企業利潤下降拖累,企業所得稅收入同比下降7.6%,反映經濟活力仍有待激發。一般預算支出同比增長3.3%,財政支出進度有所加快,且更傾向社保和民生,對基建支持力度有所加強,預計財政政策將在支撐中國經濟回升中持續扮演“挑大梁”角色。 二、海外經濟形勢 2023年第三季度全球經濟下行壓力全面凸顯。從生產端看,全球制造業PMI指數持續位于榮枯線以下(9月全球制造業PMI為49.1,連續13個月位于榮枯線以下);從需求端看,全球進出口需求總體持續低迷,同時利率持續高企對投資的影響逐步顯現。美國經濟總體維持韌性,市場普遍上調美國三季度GDP增長預期;但通脹降溫速度不及預期,9月CPI同比增長3.7%。美聯儲近期對利率調整持謹慎態度,美元持續走強,跨境資本回流美國趨勢延續,部分新興經濟體貨幣危機風險上升。歐元區經濟增長壓力較大,9月制造業PMI僅43.4,服務業PMI值為48.7,均位于收縮區間;通脹有所緩和,9月CPI同比增長4.3%,為近兩年來的最低水平,但絕對值仍然較高。9月歐洲央行加息25個基點,并提出政策利率將“在足夠長的時間內保持在足夠高的水平”,貨幣政策收緊對歐洲經濟的影響將持續釋放。另外,近期隨著新一輪巴以沖突持續升級,國際能源、黃金、股票價格出現明顯波動,未來巴以沖突的走勢對于全球經濟的影響也將逐漸顯現。 |
|
來自: xiaqiu2000 > 《宏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