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沈醉為保命,被轉至功德林 自1956年,沈醉被轉至功德林后,他的人生可謂推開了一扇奇妙的天窗,用沈醉的原話說就是。 (功德林里的)戰犯們,幾乎每一個人都有不少過五關、斬六將,斬顏良、誅文丑的得意事……不過幾年間經常談,別人也漸漸聽厭了,所以有時也把自己走麥城時的不體面的事談了出來! 真是不聽不知道,一聽可真奇妙,各種從未聽說過的消息,直撞沈醉的腦袋,搞得他多年后,還對這些事記憶猶新。 當然在談別人之前,出于“武德”關系,沈醉必要先談自己的,比如他為何被轉至功德林的?概括說來就四個字,“為了保命”。 在沈醉被俘后,最初跟宋希濂、王陵基等國民黨高級將領,一起關押在重慶的戰犯管理所里。在1954年前后,王陵基(國民黨上將)、宋希濂和鐘彬(兩人都是中將)就被移送到功德林去了。 至于理由,沈醉也很清楚:人家都級別高,自己不但是人見人厭的特務,還僅是國軍小小的少將一枚,完全不夠格的。就說王陵基,江湖綽號“王靈官”,功德林內唯一的國軍上將軍銜,在被俘前還是國民黨的四川省瓢把子,妥妥一方封疆大吏。 宋希濂啥級別,就更不用說了,止一個黃埔一期畢業生,就是塊金字大招牌。在重慶被關押時,陳賡都特意去看望過,給過宋希濂定心丸。搞得沈醉都直呼:上將軍果然是上將軍,不服不行。 因此,沈醉也就安心當他的吃瓜群眾。但哪料因一次意外,沈醉被一群來戰犯管理所的參觀者認了出來。頓時群情激奮,有不少人就沖了過來,揪住沈醉就問:你把我父、兄、子或夫,抓到哪里去了?我們生要見人,死要見尸! 眼看沈醉就要遭圍毆時,虧得管理所人員及時趕來,把沈醉死死護住,費盡口舌解釋,沈醉這才心驚膽戰的逃脫。 但這事立馬引起了上級注意,顯然沈醉不能在重慶了,于是 “破格”送到北京功德林里來了。 也難怪在《特赦1959》中,特務這個群體,在功德林內會被那么多人厭惡,以至于特務頭子康澤,為了強調自己是國軍中將,不是什么特務,而拎起板磚去打架。 不論怎樣吧,沈醉顯然是特務群體中的一股清流,不但很快被其他戰犯同學接納,還被第二批特赦出去了,足見沈醉之難得。所以那些戰犯同學的許多事,沈醉由于人緣比較好,還橫跨了“重慶和北京”兩所戰犯管理所,故而知道得非常多。 二、王陵基因綽號的原因丟了四川 當然,不得不承認,這也跟沈醉是特務的這個職業有關,他總是自覺不自覺的想搞消息,比如對王陵基這位大佬,在重慶時兩人就熟識了,自然到了功德林后,也會繼續延續這種友情。 都知道四川王劉湘吧?他就是王陵基的得意門生!雖后來人們都視王陵基為四川八大將領之一,但王陵基卻很憤怒,認為自己應該凌駕其上,獨占第一檔。由于王陵基為人性格暴虐,經常殺人。故而最后在四川得了個“王靈官”綽號——所謂兇神惡煞! 說起王陵基的被俘,是非常好玩的。他最初本想是去投奔李文的。但后來聽說李文兵團投降了,又怕自己被李文當成禮物送給解放軍,所以輾轉逃到洪雅的一間寺廟。 由于當時要過春節了,寺廟卻沒有春聯,須知王陵基那可是前清舉人出身,一手好字,于是自告奮勇替寺廟寫了春聯。結果壞事了,字寫得太好,搞得周圍鄉村的老百姓,紛紛跑到寺廟來請他寫春聯。 這可嚇壞了王陵基,萬一被認出來咋辦?只得又逃,卻在江安被部下認出,隨后就被解放軍“客氣的請回重慶”!也就是說王陵基最初的想法,恐怕是跟曾擴情一樣,想逃至寺廟隱藏起來,卻因一手好字,搞成了當地“網紅”一般,不得不逃離乃至被抓。 總之,每當說到這里,王陵基都異常無奈,表示都是自己那“王靈官”的綽號,害了自己。 沈醉和其他戰犯同學,一聽就都懵了,這哪跟哪挨得上?咋從一手好字,一桿子就跳到“江湖綽號”上去了? 果然,王陵基隨后給出了理由,原來他是走水路坐船,被押送至重慶的。在船上時,他就聽到四川的老百姓,都紛紛議論他被活捉的消息。結果這時一位船客故作高深了起來,表示:其實王陵基一回四川,我就知道四川要丟,他也跑不了的! 這一下連王陵基都傻眼,連忙豎起耳朵聽。但見那位船客繼續白話:“四川戲到煞角(結束)時,總是要叫靈官出來掃一掃,表示戲要演完了,沒想到這次是掃的這么大的戲臺,王靈官(王陵基)也夠神氣的。” 三、宋希濂、鐘彬名字有問題 正當戰犯同學們都哭笑不得時,突然另一位特務徐遠舉卻吼了起來,表示:王陵基說得沒有錯,我徐某人便是重慶的特務頭子,早就知道在四川的民間,有這個說法了。王靈官啊,你OUT了! 然后徐遠舉手指宋希濂和鐘彬接著說,四川丟失這事,不能全怪人家王靈官,更要怪宋希濂和鐘彬這兩位! 一句話,搞得宋希濂要急眼:以為我想戰敗?校長都輸得一塌糊涂!更何況我被圍困在大渡河時,想殺身成仁,舉起手槍要自盡,是被我手下攔下來的,我倆怎么就丟失四川了?至于鐘彬,他是接替的我,當上了14集團軍司令,四川丟失能跟他有個錘子關系。 徐遠舉連忙表示,老宋你急啥啊,不是說笑嗎?不信我給你分析,徐遠舉說道:“四川老百姓不但早說過,王靈官回川掃臺,許多人還說你們兩人,是給國民黨來送終的。真太巧了,想不到掃臺和送終,都湊一起來了,四川能不丟嗎。” 頓時,所有戰犯同學就都恍然大悟,所謂送終,是指宋希濂和鐘彬,是謂“宋鐘”也! 關于“靈官回川掃臺和司令給國民黨送終”這事,讓沈醉印象非常深刻,他雖是用調侃的筆調寫出來到,但卻能從中看出來,其實沈醉已經意識到了:得民心者得天下這個道理了,雖沈醉明白得晚了,卻依舊不失為浪子回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