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非圣賢,孰能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
不是不能犯錯,是不能故意、惡意犯錯。幾乎沒有人是不犯錯的,不必苛求自己。
做錯了,真誠懺悔,行善積德修身養性,從此不再犯,上天會給我們機會重新來過。 舉頭三尺有神明,常懷敬畏之心,方能行有所止。
一讀者面對自己曾經無心犯下的錯,過度苛責自己。懺悔之余,無限懊惱自責,且自覺愧對孩子,沒有給孩子做個完美模范。
問如何彌補。
答曰:成為最好的自己,開悟,開啟智慧之門,就是彌補。
諸多家長對家庭教育過分焦慮了,且苛求自己。不允許自身犯錯,犯錯便耿耿于懷、過分關注。神經衰弱,內耗嚴重。
不知道從何時起,當父母已經是個原罪。 除了極少部分惡意、故意操控虐待孩子的父母之外,十之八九為人父母的皆凡人。
凡人有無明之惑、有認知障礙、有智慧上限、有視野盲區。 他們往往不想那樣做,但他們不知道該怎么做是完美的合適的。 假如他們什么都懂,什么都明白,什么都能一次性做好,他們應該不是普通人了。
有一天我們為人父母之后,會明白當父母也不容易。 我們做人子女的時候能懂得做孩子也不容易。 屁股決定腦袋,我們深陷于自己的模式當中,無法自拔,而且困惑不已,甚至意識不到自己在重復錯誤的模式。
只有智慧開啟的人,接觸到善知識,可以漸漸從無明狀態中解脫。
不論做子女還是為人父母,只要我們對得起天地良心,盡到責任和義務,問心無愧,就不必過分焦慮了。
任何人都會犯錯,哪怕是圣賢也有犯錯的時候,只是我們并不清楚。 從來沒有圣賢講過普通人不可以犯錯,而是告誡大家犯了錯之后真心悔改。
曾仕強先生在《易經真的很容易》一書里,提及。他說人只要真心懺悔,不再犯錯就可以扭轉不利的局面。 他也說沒有人是不會犯錯的,人都是在犯錯中前進。不會犯錯的人,也不會進步。不敢犯錯的人,一事無成。
教育子女的關鍵點在于教育自己,而不是教育子女。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孩子會打洞。孩子們耳濡目染,會沿著父母的腳步前行。
快樂的父母會擁有快樂的孩子,心胸豁達、懂得寬恕和包容的父母會擁有不擰巴的孩子,充滿智慧的父母會更早開啟孩子的慧脈、打通孩子的慧根。
如果我們什么也不是,我們道德品行低劣,即使我們給孩子講一堆大道理,強迫他們道德高尚,他們也做不到,他們也不服氣。
我們希望孩子成為什么人,我們就要先成為什么人。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摸索前進的過程中,沒有人不會犯錯,但不要害怕犯錯,只有敢于犯錯的人才會進步,不敢犯錯的人如同不敢走路的人從不走路,從不跌倒,但從不跌倒也學不會走路。
搞清楚自己要的是什么,大膽一點,我們來到這個世界,沒有人會活著回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