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古代幾乎所有的醫書中都記載了一個“看不見的器官”。 它遍布全身,還是中醫治病的關鍵。 但西方科學至今未能證明它的存在,甚至還以此來污蔑中醫是故弄玄虛? ![]() 這個“器官”到底是什么? 我國古人是怎么發現它的呢? 無法被看見的器官不管是在古書中,還是現代的武俠小說、電影中,人們常常聽到這樣一個名詞:任督二脈。 相傳,只要打通了這任督二脈,就能通達天地。 可這任督二脈又是什么呢? ![]() 事實上,任督二脈在古籍中歸屬于奇經八脈,而這奇經八脈又有個“經絡”的別名。 簡單來說,任督二脈就是人體經絡中的一種。 根據《黃帝內經》的記載,“經絡”是人體的關鍵,它決定著人體會不會生病。 倘若一個人生了病,這就意味著他身體內某個經絡不通,需要醫生去疏通。 那么疏通的方式也很簡單:可以使用有一定力量的東西按壓這些地方。 那么,“經絡”具體是人體的哪些地方呢? ![]() 根據《黃帝內經》的說法,古人將人體的經絡總共分了十二大類,重要的有膽經、肺經這些,此外還有八大奇經。 這些經絡的連接點,就是穴位。 一般來說,人體全身上下大概有362個穴位。 穴位與經絡的組合,就成了我國古代中醫治病的前提與關鍵。 中醫治病很講究看人的氣血,這個氣血就是建立在經絡系統之上的。 ![]() 除開《黃帝內經》等系列古籍的記載,現代考古出土的文物也有著關于“經絡”的說明。 1973年,馬王堆漢墓中就出土了基于經絡系統之上的,古人所研發出來的治病方針。 譬如,在《陰陽十一脈灸經》這本書里,就重點講了如何通過艾灸的方式給人治病。 首先,醫生需要判斷病人是哪些穴位需要疏通,確診是哪些經絡出現了問題。 之后,他們就會把艾草點燃。 等艾草點燃之后,醫生就會拿著艾草去煙熏病人出現不適的地方,以此方式來祛除疾病。 除了艾灸,醫生還可以借助針灸的法子,即把一些砭石加熱后,將它們敷在經絡和穴位上,這一方法同樣也延續到了現代社會。 此外,馬王堆漢墓中還出土了一種特別的醫術——導引術。 導引術有點類似當下的廣播體操,就是通過重復一些特定的動作,來達到疏通經絡的效果。 從這里不難看出,古代的醫術似乎都繞不開“經絡”二字,它對人體的重要性與血液幾乎是不相上下。 ![]() 可令人為難的是,進入現代社會之后,人們不管使用拍片還是解剖的方式,都沒能在人體中找到“經絡”的存在。 難道,它只是一種假象嗎? 經絡的秘密在現代醫學領域,尋找“經絡”儼然成了一個不小的學術熱點。 由于經“經絡”衍生而來的醫療方法演變至現代只剩下了針灸和推拿,因此科學家們也試圖從這兩個方面進行突破。 1979年,科學家大衛就在一次老鼠實驗中發現,老鼠身體上存在著一定的區域是非常敏感的。 ![]() 當這塊區域被觸碰到的時候,老鼠會給出強烈的生理反應。 這一現象迫使科學家聯想:在這塊皮膚區域之下,是不是存在著中醫所謂的“經絡”呢? 于是,科學家們為了找出“經絡”,就開始進行不斷的試驗。 打個比方,在推拿或是針灸的時候,并不是每個醫生都能拿準位置,就算位置一樣,但力度也不一樣。 ![]() 因此,為了更好地科學研究這一古老的治療手法,科學家們就試圖用現代科技來將這一力度量化。 2021年,《自然》雜志就發表了用電針灸的方式來對生物進行解剖的論文。 在這篇論文中,它清楚地記載了研究人員對天樞穴和足三里穴的實驗情況。 天樞穴的位置大致在腹部,關聯的疾病主要有腹瀉等; 足三里穴比較有意思,古籍聲稱按壓了這個穴位,人們就可以多走三里路。 ![]() 實際上是在說,按壓這一穴位能讓人緩解劇烈的疼痛。 顯然,科學實驗不允許用人來做實驗。 因此,研究人員就找來了小白鼠。 原因很簡單,在小白鼠身上,能夠找到這兩個穴位。 在整個研究過程中,研究人員分步驟地刺激了小白鼠的天樞穴和足三里穴,結果令人出乎意料。 ![]() 原來,只要研究人員一刺激這兩個穴位,就會激活小白鼠的神經系統。 神經系統繼而又會驅動腎上腺,促使后者釋放一種名叫茶酚胺類的抗炎物質。 而抗炎物質一經釋放,就能抑制炎癥的發生。 不難看出,這篇論文其實已經較為科學地闡釋了中醫通過針灸、推拿這些方式是如何治療疾病的。 盡管這些方法,早就在《黃帝內經》中有著明確的記載。 《黃帝內經》就指出,當一個人出現寒氣過剩等情況,只要按壓足三里穴就行。 只不過,《黃帝內經》在這里說得很玄乎,有點讓人摸不著其中的邏輯關聯,而現代科學論文恰好就從科學的角度佐證了這一方法的科學性和適用性。 看到這,不得不感嘆一句古人確實有點神奇。 ![]() 但更為神奇的還在于,古人是從何發現“經絡”、穴位的存在的呢? 畢竟,用現代科學方法都很難找到的東西,古人又是怎么找到的呢? “看”經絡由于現代科學無法很好地解釋“經絡”的存在,因此科學家們提出了一個假設:古人并不是借助科技看到“經絡”的,而是憑借經驗。 具體來說,就是某一個人意外地發現通過按壓一些部位,能夠達到舒緩疼痛的作用。 這個人又通過口耳相傳的方式,把自己的經驗傳給了下一代。 久而久之,人們就發現了“經絡”的存在。 這也成了一些人中傷中醫最常用的“依據”,他們認為中醫是沒有依據的,全靠偶然。 ![]() 但是,也有人反對這一假設。 如果真的是靠經驗發現的“經絡”,那么又要以什么方式來具體說明“經絡”本身呢? 畢竟“經絡”的系統如此地復雜。 《黃帝內經》就直言,“經絡”并不是靠著一代又一代的經驗傳下來的,而是通過“內觀”的方式。 所謂“內觀”,就是一個人摒除心中所有的雜念,聚集所有的精神聆聽宇宙萬物,包括自己的生命狀態。 不得不說,這一番話聽著還是有點難度的。 ![]() 一個人該如何做到什么地步才能摒棄心中所有的雜念呢? 遺憾的是,《黃帝內經》并沒有告訴大家如何去達到這個地步。 但是,在《韓非子》中,卻記錄了扁鵲是如何憑借“內觀”的本領成為一代名醫的。 扁鵲年輕的時候,還只是客棧負責打雜的小伙計。 有一回,一個名叫“長桑君”的老人來到了扁鵲所在的客棧吃飯。 當時,在場的人都嫌棄這個老人穿得過于地臟亂,紛紛遠離他。只有扁鵲,不計較這些,專心地為這個老人服務。 老人見此,就遞給了扁鵲一副藥,讓他每天就著露水服下。 扁鵲不明所以,老人卻說只要服用這藥長達三十天,那么你就能擁有洞察世間萬物的能力。 將信將疑的扁鵲就聽老者的話這么做了,結果三十天之后,果然他就能看到一些常人見不到的東西,比如說“經絡”。 有了這番本領的扁鵲,自然就離開了客棧,成為了一名行走于四方的醫生。 ![]() 別的醫生還得通過把脈等各種方式給病人看病,扁鵲就不一樣了,直接用肉眼就可以看出病癥所在。 根據《史記》記載,扁鵲在第一次見到蔡桓公的時候,就告知對方他生了病。 蔡桓公自然不會信,以為這是什么江湖騙子的新招數。 然而,等到第三次見面的時候,扁鵲就告訴蔡桓公他的病已經很嚴重了,再不治療就會病入骨髓。 結果,大家也可以猜測得到:蔡桓公沒聽扁鵲的話,而后就駕鶴西去了。 至于扁鵲服下的那味藥,自然是沒有下文。 這也是說,其實到目前為止,所有古籍中關于“內觀”的說法,其實都是理論上的說辭,并沒有更為具體的操作過程。 但古往今來的例子也在表明,不管“經絡”是“內觀”才能見到的存在,還是靠經驗積累下來的知識,它確實是中醫上千年來治病的手段和方式。 從這個角度來看,不管它最后能不能被科學地證實,“經絡”都發揮了治病救人的功效。 ![]() 這也說明了,我們不能帶著所謂的“科學”傲慢,武斷地看待歷史。 因為科學不只是被論證的已知,更多的實際上是等待人們探索的未知。 看到這里您有什么想說的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分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