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三部:時代拼圖 原因很簡單,神宗的健康出了大問題。 這年,神宗35歲,登基16年,雖是盛年,卻已是諸病纏身。此前,神宗曾多次因為病情取消朝會,甚至嚴重到要由大臣代為祈福天地、祭祀宗廟的地步。身體如此糟糕,神宗必須嚴肅考慮身后事了。換句話說,他必須要為兒子繼位清除威脅了。 在此之前,神宗一共生育了11個兒子,卻只有6個活到賜名。到這年五月,僅有三位皇子在世,八歲的六皇子趙傭、一歲的九皇子趙佖、半歲的十一皇子趙佶。 沒兒子焦慮,有兒子還是焦慮,擔心長不大啊。 ![]() 是的,如果從經驗來判斷,這三個存世的皇子能否長大,都在兩可之間。當年真宗的嫡長子周王,長到九歲還夭折了,何況這八歲、一歲、半歲的娃娃?神宗焦慮的心情可以想見。 除了擔心兒子們夭折,弟弟趙顥對皇位的覬覦才是更大的威脅。他必須先把趙顥從皇宮清理出去。否則,一旦他駕崩,趙顥人在宮中,即便他有傳位詔書,兒子也未必能順利繼位。 皇位面前,神宗也就不再顧及母親的情緒和兄友弟恭的名聲了。面子重要,兒子的皇位更重要。 次年二月,神宗再次下詔,嚴令兩座親王府加快施工。很顯然,他有些迫不及待了。到了三月,神宗在集英殿宴請群臣,特意讓僅有七歲的趙傭侍立在旁,借機與大臣們見面。趙傭小小年紀,儀容舉止莊重得體,引得群臣紛紛向皇帝祝賀。神宗如此行事,意思再明白不過了。這是在告訴天下人,他要傳位給皇子。 ![]() 按當時的情形,神宗應該速立趙傭為太子,這才是萬全之策。或許,他與父親英宗當年一樣,都心存僥幸,覺得身體能扛過去。畢竟,這年神宗才36歲。可惜,在數月后的秋宴上,神宗突然中風,隨之病情越發沉重,漸已口不能言。這時候,再想立太子,就未必由得了他了。 皇帝駕崩在即,朝廷卻沒有立有儲君。 這個問題就大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