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 入 正 題 前幾天有一個朋友介紹的準客戶問了我一句: 網上直接投保和找代理人購買有什么區別? 因為懶我很少回答這種問題。 這一周在給團隊小伙伴輔導時,被他們對客戶那種認真和兢兢業業的態度給感動到了。想通過我們團隊的幾個案例來聊下我們的價值。 先講下團隊一個妹子(小太陽)最近在做保單整理的一個例子。 客戶是她原來的同事,保障意識很強,這些年陸陸續續買了很多保險,最近因為二寶出生,要給娃做保險配置,找到了我們組的小太陽。 小太陽在面談中了解到客戶家里其他人配置的保險情況, 女主:18年配置了一份香港保險,保額4萬美金,一年時間換了6個服務人員,但是仍然沒有人服務。這兩年疫情,保費也沒法交,問的時候只有一句答復,自己過香港交,因此已經兩年沒有繳納保費了,處于失效狀態。白白浪費了幾萬塊錢 第二份保險去匯豐銀行開卡,要求辦一份10萬*3年保險,才可以給辦卡,這位客戶一直以為這張保單里面所有保障都有了,小太陽給看了之后才發現是一份年金險,可是連年金險最大特色的萬能賬戶都沒有,哭笑不得。 男主:只有一份兩全意外險,1年1700,交10年,保障30年,到期按額返還,普通意外全殘身故責任10萬,主要責任是交通和自駕車全殘身故 大寶:在同學那里購買一份重疾險,現已離職 二寶:找小太陽在配置中 當小太陽讓我給她一些配置建議的時候,聽完她家配置,覺得肉疼,這無腦配置,太浪費Money了,真心覺得幸好在沒有發生風險前找到了我們小太陽。 一個靠譜的代理人絕對是在幫客戶省錢,見過太多在網上買了一堆保險,卻沒有頂用的東東。不是保險不好,是沒有買對。 第2個案例關于理賠的,來自于我們團隊的一個海歸妹子。 她的一個朋友在支付寶上給母親購買了一份百萬醫療,理賠時被拒保了。理由是住院就診時病歷上寫著****問題十多年了。 這個問題的確是很容易出現的問題,但是我們的客戶都會做一些基本交代的,多數不會出現這種情況。 順便講下我的兩個通融理賠。 21年12月份的一個百萬醫療老客戶。他父親去年兩次腦中風,一個保單年度內住院3次,幸好有購買百萬醫療。理賠報案后,公司調查發現這個客戶在投保前(17年8月份)就發生了痛風性關節炎住院記錄,這個問題是不能投保百萬醫療的。最后我經過和公司協商,3次住院費用(9千多)理賠給客戶,只是不能再繼續續保。 還有一個理賠是關于CIN2的,這個基本上保險公司都不會做輕疾理賠,也的確是沒有達到標準,有很多公司條款是直接將這個除外的。我研究了幾天的條款和關于CIN2的醫學相關的很多內容,最終幫客戶寫了一份很長很長很長的理賠說明,最終幫客戶爭取到8萬的理賠,以及未來27年的保費免交。 這也是代理人最大的價值,無論何時何地何種情況,總會站到客戶的立場為客戶爭取到最大的權益。 代理人最大的價值就是永遠站在客戶立場上,為客戶提供服務。 從鏈接上我們那一刻起,就會呈現給客戶一份全面、適合的保險配置方案, 投保通過后正式服務才剛剛開始,比如定期的保單調整,日常提醒,保健整理等等,還有最最最關鍵時刻的理賠。 所以如果有保險配置需求,還是和靠譜的代理人聊一聊,至少每一分錢都配置的很超值,還不用擔心未來的服務。 理財|保險|信托|私募|資產管理|保全傳承|家族信托 壽險顧問 美國百萬圓桌協會MDRT會員 全球華人保險大會(IDA)龍獎 國家高級理財規劃師 LOMA壽險管理師、財富管理師 累積服務客戶60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