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們,科普時間到啦! 有相關數據統計,我國癌癥的高發率和死亡率都是比較高的。有些人認為癌癥高發與環境污染有關系,也有人認為與飲食習慣有關系。 其實除了環境和飲食的因素之外,不良的生活習慣同樣也是導致癌癥高發的因素之一,比如洗碗。

對于很多家庭來說,吃飯洗碗就像家常便飯一樣。在洗碗時,很多人都存在一些壞習慣,殊不知正是因為這些壞習慣很有可能就會誘發癌癥。
接下來就帶大家了解一下洗碗的壞習慣您占了幾個? 1. 不等碗筷晾干就收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吃完飯后洗碗時基本都是將碗筷洗完之后不等晾干就收柜子里了。雖然這是一種勤快的表現,但由于很多筷子都是木質的,此時如果不晾干的話則會出現發霉的情況。
一旦筷子發霉很容易就會滋生黃曲霉素,而這種物質又是很強的致癌物質,如果不慎攝入體內則會增加患癌的幾率。因此,為了避免身體出現隱患,建議大家在平時洗碗筷時一定要注意晾干。
2. 濫用洗潔精
洗潔精是很多家庭中洗碗筷必備的物品之一,特別是在洗帶有油漬的碗筷時,很多人都會添加一些洗潔精來清洗。雖然洗潔精可以清洗油漬,但是大家也應該要合理使用,千萬不可濫用。
洗潔精表面看起來對人體沒有傷害,但是由于洗潔精中含有化學物質,如果使用過多的話,就會對身體造成傷害。所以,為了避免對身體造成不必要的傷害,建議大家在平時注意少量用洗潔精。
3. 不及時洗碗筷
在如今這個快節奏的時代,很多人因為上班的原因吃完飯之后都會將碗筷放入洗碗池中等下班回家再洗。雖然這是很多年輕人的通病,但是這種習慣其實是一種很不好的習慣。
如果碗筷不及時清洗,經過長時間的放置之后就會產生大量的細菌和微生物,還有可能會產生黃曲霉素這種致癌物質。
一旦這種細菌和微生物進入人體很有可能會對身體造成影響,增加患癌的風險。因此,為了降低患癌的幾率,建議大家在吃完飯之后一定要及時清洗碗筷,避免細菌滋生。 
4、不舍得更換洗碗布
油膩、潮濕的洗碗布是病菌最喜歡的“溫床”,研究發現,洗碗布上起碼存留300多種病菌,數量高達5000億個,其中超過一半的病菌都是致病菌,其中就包括了致癌的幽門螺旋桿菌和黃曲霉菌。
很多人用完洗碗布后就隨手丟到一旁,既沒有擰干、也沒有掛到通風的地方,等到下一次用到的時候還是濕漉漉的,這個過程中不知道會繁殖出多少的病菌!
更有很多勤儉的人,洗碗布都變黑了也不舍得更換,并且“一布多用”,除了用來洗碗之外,還用來擦灶臺、擦臺面,把整個廚房里的病菌都收集到小小的一塊布里。
為了身體的健康,建議每次用完洗碗布后都及時清洗干凈,然后將其晾曬在通風的地方,不要“一布多用”,也不要不舍得更換,最好每隔1-2個月更換一次,并且最好能夠經常用開水泡一泡,以殺滅其中定植的細菌。
大家選購洗潔精時可以參考以下3點: 
看包裝。所有正規的廠家都會標有生產許可證號等信息,如果缺少相關許可證號等信息,應該避免購買。
看顏色。市場上大部分的洗潔精都呈淺黃色,一般以顏色淺一些為好,顏色太深有可能是添加了色料,又或者是因為存放時間太長而發生了變質。 聞氣味。一般的洗潔精香都會選用一些留香性差的香料,以免有未洗干凈的誤解,盡量不要選用太香的洗潔精,如果有明顯刺激性的氣味或者怪異的氣味,這種洗潔精最好不要購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