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76) 請接收老師的批評 上午第二節,教師辦公室門口的過道里,一名學生和他的家長正在小聲的嘀咕著什么,看那神態,學生好像有一種不愿意的委屈,家長在不停的安慰解釋。 我走上前了解一下情況。原來家長是老師電話通知來的。原因很簡單,第一節課堂上,學生課桌上的一摞書都掉到了地上,弄出了很大響聲。正講得興致的老師就用責備的語氣批評他,上課要好好聽講,并讓他站起來。他心里不服氣,認為自己不是故意的,就拒絕站起來……于是,家長就來了。而此時老師正在隔壁班上課。 俗話說,嚴師出高徒。在課堂上,老師嚴格要求學生,即是老師的職責,也是老師關愛學生的具體體現。 作為這個學生的這件事情,不管學生是不是故意為之,其結果都是:弄出了很大響聲,既影響了老師的講,也影響了其他同學的聽。這顯然都是課堂上不該有的現象。因此,學生首先應該做的,就是接受老師的批評,把心思用在認真聽講上。如果是自己的錯,今后課堂上就杜絕這種“無意識”的現象發生。即使老師有所誤判或者方法欠妥,但作為中學生,也應該明白老師批評學生的愿望與出發點都是為了學生好,把自己的委屈留在課后再與老師解釋,不要在課堂上表現出自己的情緒。 又過了幾分鐘,當我再次轉到這里的時候,只見學生和家長在高興地交流著什么。見我走了過來,家長說,是孩子的不對,孩子已答應想老師道個歉,請求老師的諒解。站在一旁的學生也誠懇地點著頭。 我不知道這位家長是如何說服她的孩子的,但我還是忍不住為這個家長點個贊。說實話,大家常說現在的學生難教難管,我認為,最主要還是因為他們身后有一個更難“教”的家長。如果每一位父母都都像這位家長一樣,正確地對待老師對孩子的批評,并能引導孩子正確地對待和誠懇地接受老師的批評,我相信,她的學生一定會成為一個老師都愿意教愿意管的學生。而且這樣的話,她的孩子一點一點的進步并成為一個真正的好學生,也就成為一件順理成章的事。 不管什么時候,作為學生,也包括學生的家長,愿意接受老師的批評,是教育的前提,也是教育的保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