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煌經方講座 ![]() 豬苓湯 經典的淋病方 傳統的清熱利水方 具有利小便、止血、除煩助眠的功效 方證以尿頻、尿急、尿痛、排尿窘迫、尿失禁等一系列尿路刺激癥為臨床特征 經典配方 豬苓、茯苓、澤瀉、阿膠、滑石各一兩。上五味,以水四升,先煮四味,取二升,去滓,內阿膠烊消。溫服七合,日三服。(《傷寒論》《金匱要略》) ![]() ![]() 推薦處方 豬苓15克、茯苓15克、澤瀉15克、阿膠15克、滑石15克。以水1000毫升,煮沸后調文火再煎煮40分鐘,取湯液300毫升,化入阿膠,分2~3次溫服。 經典方證 若脈浮發熱,渴欲飲水,小便不利者,豬苓湯主之。(223) 少陰病,下利六七日,咳而嘔渴,心煩不得眠者,豬苓湯主之。(319) 陽明病,汗出多而渴者,不可與豬苓湯,以汗多胃中燥,豬苓湯復利其小便故也。(224) ![]() 小便不利 泛則指尿頻、尿急、尿痛、排尿窘迫、尿失禁等一系列尿路刺激癥狀。 莫枚士《經方例釋》:“為治小便不利之專方。” ![]() 渴欲飲水 提示患者有明顯的渴感,并且能飲較多的水。通常無汗或少汗。 患者多見面色黃,晨起面部有浮腫貌,或有明顯的眼袋,舌診可見齒痕明顯。 注意: 小便不利與五苓散證相同,但口渴能飲水與之相異。提示患者有明顯的渴感,并且能飲較多的水,不會出現胃內停水、入水即吐的現象。 口渴與白虎加人參湯證相同,但汗不多、舌不干燥與之相異。 ![]() 或然證 或咳,或嘔,或下利,或心煩不得眠,與所患的疾病種類有關。 下利:即腹瀉,從原文“下利六七日”來看,其腹瀉慢性化,常規療法無效。再從方用阿膠推測,豬苓湯主治的腹瀉,可能有便血。 心煩不得眠:睡眠障礙,或多夢易醒,或煩躁難眠。 咳而嘔渴:提示豬苓湯證可出現咳嗽、惡心嘔吐、口渴的癥狀。 適用人群 整體狀況較好,但尿路刺激癥狀明顯。體征無特異性,重在辨病。 ![]() 1、營養狀況較好 面色黃或蒼白,眼瞼不紅,皮膚細膩。面部或有浮腫,或有明顯的眼袋。人有燥熱感,出汗不多。飲食無礙,氣息如常,重要臟器無病變。成年女性多見,體型無特殊。 ![]() 2、舌體胖 舌體胖,或齒痕明顯;舌質淡紅,或舌苔白,或舌苔少。口渴口干或口苦,口粘膩等。 ![]() 3、尿道刺激癥狀明顯 易有尿頻、尿急、尿痛等尿路刺激癥狀;小便黃短,排尿不暢,尿道灼熱感,或尿血;膀胱炎、前列腺炎、尿路感染、尿路結石的患者多見。 適用病癥 ![]() ![]() 1、尿路感染 如膀胱炎、尿道炎、急慢性腎盂腎炎;或急慢性腎小球腎炎、紫癜性腎炎、腎積水、腎結石、膀胱結石、前列腺肥大、多囊腎等伴有感染等。 小便痛澀、心煩失眠者,加連翹、梔子; 黃帶、腳癬者,加黃柏、梔子、甘草; 排尿不暢、腹痛者,合四逆散; 大小便不通,大便出血,加大黃。 ![]() ![]() 2、尿路結石 治療結石以本方加生薏苡仁一兩、大黃四分。(《中醫臨床家胡希恕》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01,113) 本方配四逆散治療一些泌尿系結石,部分病例能排出細小砂石。(黃煌) ![]() ![]() 3、尿血便血 適用于膀胱癌、放射性膀胱炎、前列腺癌、血小板減少等出現的尿血便血者。 ![]() 4、宮頸癌放療后 用于宮頸癌放療后膀胱炎、膀胱癌的尿路刺激癥狀,放射性腸炎的便血。 ![]() ![]() 5、腸炎痢疾 放射性腸炎、慢性潰瘍性結腸炎、痢疾等,見腹瀉而出血者,可以使用。多與黃連阿膠湯、白頭翁湯、黃芩湯等合方。 ![]() 6、丹毒 可去阿膠,加黃柏、連翹、蒼術等。 ![]() ![]() 7、失眠 焦慮癥、抑郁癥、更年期綜合征等見尿頻、尿急、尿痛者,本方可與梔子厚樸湯合用。 說明 1、慎用加味 本方在加味時要慎重,岳美中先生對此有深刻體會。他曾以本方加山藥,加海金沙,但卻兩次治療都失敗(《岳美中醫學文集》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00,518)。對于岳老的教訓,猜測用方不效是否為山藥、海金沙影響阿膠的吸收有關?具體原因有待進一步探討。 2、五苓散證與豬苓湯證的鑒別 兩方均有茯苓豬苓澤瀉,都可以用于小便不利。但兩者方證有別。 五苓散主治水逆證水瀉癥,其面廣; 豬苓湯主治淋癥,如尿道炎、膀胱炎、腎盂腎炎、尿路結石等,其面局限,可以說是一張泌尿系統疾病的專方。 END |
|
來自: 喀喀ymsx56z6hk > 《經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