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戰爭后期,二野進軍四川時,宋希濂敏銳地覺察到國軍已經兵敗如山倒,四川也守不住了,還不如保留實力把軍隊撤到西康地區,最后退往緬甸,宋希濂曾經帶領遠征軍在緬甸作戰,對緬甸相當熟悉的。宋希濂找胡宗南商量自己想法的時候,二人一拍即合。可惜的是,胡宗南作為常凱申的老鄉和嫡系,對常凱申是言聽計從,面對常凱申的責罵,胡宗南只能把自己的三十萬軍隊帶向滅亡。 PS:后來李彌的2000國軍殘軍橫行緬北,緬軍數次圍剿都是大敗而歸,即便請來了印度的4000多廓爾喀雇傭軍也是被打的全軍覆沒。想象一下如果是胡宗南和宋希濂的三十萬精銳進入緬甸,會是什么結果,妥妥的緬甸王。常凱申的戰略眼光還不如國軍將領,其失敗也就不足為奇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