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靠他人,是借外力,終非長久之計;靠自己,是原動力,才會好運綿延。所謂“靠山山會倒,靠人人會跑”,這個世界上最靠得住的并非別人,而是自己。凡事靠自己,不斷強大自己,勇于逢山開路、遇水搭橋,方能活出最優秀的自己。《人民日報》給出了最佳答案:堅持做好九件事,就能遇見更優秀的自己。《黃帝內經》里說:“逆于生樂,起居無節,故半百而衰也。”人之活著,千萬別違逆作息規律,因為沉溺于享受快樂,注定會未老先衰。要想擁有無限精彩的人生,就得先養好自己的身體,而后養好自己的精神。我國中醫認為,最好的作息規律是:晚上11點前入睡,早上5點至7點起床,中午小憩一會兒。既然作息規律的好處這么多,那么我們為何不強迫自己好好睡覺呢?《隨園詩話》有言:“善吃者長精神,不善吃者生痰瘤。”善吃者,之所以精神飽滿,是因為能做到飲食規律、飽餓適度,油膩清淡得當、營養搭配均衡。不善吃者,之所以患癌生瘤,是因為要么為了滿足口欲而暴飲暴食,要么為了以瘦為美而不飲不食。吃飯這件事,切不可掉以輕心,否則待到病患纏身時,便悔之晚矣。他們既能做到“酒喝三分醉,飯吃七分飽”,又能做到“早餐吃好,午飯吃飽,晚飯吃少”。流水不會腐臭、門軸不會朽爛,都是因為它們不停地運動的緣故。人亦如是,要想精氣充盈、形神皆美,就得自強不息、運動不止。當然,運動也有講究,要遵循天地自然運行規律、適合自身年齡體質特征。生活中,許多人所認為、所踐行的養生,往往只注重“靜”,而忽略了“動”。 甚至,還有一些愚不可及之人,總是沉溺于各式各樣的養生膏藥、琳瑯滿目的保健產品。天下間,有著太多的人,因為急躁易怒、情緒不穩,而自取其辱、遭致失敗。情緒不穩,難以成事,容易惹禍上身;情緒穩定,大事可成,總能趨吉避兇。 誠如《格言聯璧》里所說:“意粗性躁,一事無成;心平氣和,千祥駢集。”要想控制住壞情緒,就得做到:遇急事,別慌亂,靜心處理;遇難事,別畏懼,多想辦法。只有強迫自己不急躁、不害怕,才能培育出心靜不動、鎮定自若的掌控力。 做人最大的悲哀,莫過于患了“拖延癥”,無論做什么事情,都喜歡一拖再拖。文嘉的《明日歌》里說得好:“日日待明日,萬事成蹉跎。”意思是,一天又一天地拖,總想著等到明天再去做,最終的結果,便是虛度時日、萬事蹉跎。想而不做,不是問題也會成為問題;行動起來,所有問題都不是問題。只有竭盡全力把每一天的事情做完、做好,才是對自己最大的負責、對時間最好的交代。因為,明天還有明天的事情要做,真的沒有多少個明天,等著我們去虛度、去揮霍。積極思考,德行就會修有所成;因循隨俗,德行就會損毀敗壞。人的一生,無論說什么話、做什么事,都要先思后說、先思后行,切忌說話不經大腦、做事草率急躁。 孔子說君子有九思:“視思明,聽思聰,色思溫,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問,忿思難,見得思義。”孔子提出的九思,涉及做人做事、修身養性的方方面面,真正做到了才算得上是君子。所謂“思路決定出路”,只有積極思考,才能找準人生航向、做出正確抉擇。凡事都往大處思、好處想,才是積極思考的主方向、對待生活的好心態。這句話的本意,是說壞人改過自新、不再作惡,就會變成好人。然而,想要壞人真正放下惡念、停止惡行,可謂難如登天。即便是生活中的我們,要想放下一些著迷的事情、改變一些不良的習慣,都是說起來容易,做起來艱難。隨著科技社會的不斷發展進步,我們在享受成果的同時也深受毒害。比如手機,既給我們帶來了方便,又讓我們沉溺其中難以自拔,甚至摧毀了不少幸福美滿的家庭。習慣成自然之后,就會變成人的本性,要想改變,千難萬難。再難,也要克制自己,別讓壞習慣消耗自己太多的精氣神、毀掉自己的家庭和事業。 人這一輩子,根本沒有那么多的煩心事,更多的時候,都是庸人自擾而已。我們之所以會內耗,往往是因為:太在意別人的評價、設置了過高的期待、沉溺于心中的執念、放不下無謂的懊惱。其實,“大道至簡,繁在人心”,內耗的根源,就在于我們欲求過勝、想得太多。要知道,既沒有完美的人,更沒有完美的事;既沒有一味的失去,更沒有一味的得到。 既如此,我們真的無需在意太多、勞心勞神,讓自己陷入循環往復的內耗。人生路上,有順境也有逆境,只有心靜心清、逆來順受,方能找到出路、減少煩惱。確實如此,世上根本沒有真正的難事,只怕自己不能專心地做事。人活塵世間,無論做什么事,都不要抱著“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態度。施耐庵說得好:“理想現實一線隔,心無旁騖腳踏實。 ”理想和現實的距離,其實并不遙遠,只要心無旁騖、腳踏實地做好當下的事,最終理想就一定能實現。 所謂“一事精致,足以動人”,講的便是專心地把一件事做到極致,便足以打動人。一個人活得好不好、成功不成功,皆是自己當下所種之因,在未來結出的果。好高騖遠,慵懶散漫,注定一事無成;專心致志,努力拼搏,定能事無不成。《荀子》有言:“道雖邇,不行不至;事雖小,不為不成。” 目的地再近,也要去走才能抵達;事情再微小,也要去做才能成功。 《人民日報》推薦的九件事,既是習以為常的平凡事、微小事,又是關乎身心健康、前途命運的頭等大事。 難道不是嗎? 吃飯、睡覺也好,拖延、刷手機也罷,如果有一件做不好的話,后果都會很嚴重。 誠然,說得好,不如做得好;做得好,不如堅持做好。
愿你我堅持做好《人民日報》推薦的九件事,都能活出自己想要的樣子。 來源: 來源:走心夜讀(ID:zxyd999520),作者:與文為鄰,轉載請聯系編輯gzzjw888,圖片源于網絡,侵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