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出生于名門望族,父親李格非是文閣大學士,母親則是宰相王珪的女兒。 在這樣的家庭中,她過著自由的生活,與一般閨閣女子的保守內斂和將門女兒的武藝高強形成了鮮明對比。 在宋代詞壇繁榮的時期,李清照以其獨特的文采和卓越的才華,成為了獨樹一幟的存在。 在那個男女地位懸殊,女性才華被忽視的年代,她的嶄露頭角,充分展示了她的過人才華。 ![]() 李清照的才華橫溢,甚至贏得了蘇軾的贊譽。她曾毫不客氣地批評柳永的詞庸俗不堪,蘇軾的詩韻律不和諧。 在父親的熏陶下,她熱愛讀書寫作。十六歲那年,李家舉辦了一場文人雅士的宴會,她以一首《如夢令》一鳴驚人。 《如夢令》 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 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如夢令》的問世,一時間引起了轟動,從閨閣傳到了朝廷士大夫的耳中,李清照的名聲迅速傳播,引來了京城眾多公子的愛慕,其中就包括趙明誠。 兩人門當戶對,趙明誠出身于世家大族,父親趙挺之是北宋后期的宰相,家族勢力龐大。與李清照的結合,可謂是強強聯手。 但是,李清照的家庭背景也相當顯赫。 她的姐夫是蔡京,妹夫是秦檜,還有一個遠親,是世人皆知的歷史人物。 她的外祖父家中還有兩位姨母,她們與王母是同父同母的姐妹。 按照王家的勢力,這兩位姨母的婚姻自然也是十分美滿。 婚后,她們分別為李清照生下了一個表姐和表妹,她們的丈夫都是在歷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分別是蔡京和秦檜。 在歷史長河中,蔡京和秦檜曾因權力謀求私利,為了一己之私出賣國家利益,陷害忠良。 秦檜是北宋末年的宰相,當時的大宋面臨著嚴重的內憂外患,徽欽二宗無法治理國家,最終導致了'靖康之恥'的悲劇。 秦檜原本就有意與金朝議和,北宋滅亡后,他立即帶著家人投奔金朝。 隨后,南宋建立。秦檜善于見風使舵,加上金朝的日子也并不好過,因此回國后得到了宋高宗趙構的厚待。 高宗非常信任秦檜,在與敵軍談判時,秦檜極力主張和平解決問題。當時,岳飛已經將金兵逼退至老家,只要乘勝追擊,就能收復失地,迎回徽欽二帝。 然而,在秦檜的策劃下,他不僅鼓動皇帝連發十二道金牌,逼迫岳飛班師回朝,還以莫須有的罪名,將岳飛關押。 因陷害他人,導致一代名將岳飛含冤而死,這一惡行成為了后人對他深惡痛絕的原因之一。如今,秦檜依然跪在岳飛廟前為自己的罪行贖罪。 然而,這位千古罪人,正是李清照的妹夫,在當時朝中權傾一時。蔡京的情況也與之類似,他同樣是奸臣、奸相,利用手中的權力陷害了無數正直的官員。 蔡京的一生起起落落,他曾四次擔任宋朝宰相,被稱為北宋時期的“六賊之首”。在任職期間,他大肆斂財,貪婪無度,對反對他的人進行殘酷的折磨和打壓,就連李清照的父親和公公都無法幸免。 盡管他們與蔡京有著親戚關系,但都無法逃脫他的魔掌。 李清照家族勢力強大,除了與宋代著名人物秦檜和蔡京等關系密切外。值得一提的是,她還與著名文學家王安石有遠親關系。 ![]() 王安石以其卓越的詩文才華為人們所熟知,同時在政治上也有著不凡的表現,他曾在哲宗年間主導改革。 盡管如今看來,那次改革存在一些值得商榷之處,但在當時,如果得以成功實施,宋朝的歷史或許會因此發生改變。 那么,王安石與李清照之間究竟有何關聯呢? 王安石的女兒與蔡京的弟弟蔡卞結為連理,從理論上看,李清照與王安石也能攀上一定程度的親戚關系。 然而,這種關系終究過于疏遠,難以提供實質性幫助。加之王安石在當年推行改革之際,李清照的父親李格非是保守派的一員,雙方政治立場截然相反。 因而,王安石很可能無意向李家伸出援手,甚至可能沒有與李清照見面的機會。 盡管李清照家族背景顯赫,她卻無法從中獲益分毫。當靖康之難爆發時,她的丈夫趙明誠已然離世,為了遠離戰亂與災禍,她不得不攜帶家財南下避難。 旅途中,李清照因過度的疲憊而病倒,年過四十的她又痛失伴侶,身邊再無依靠。就在這時,一位名叫張汝州的小吏走進了她的生活,悉心照料她的生活起居。 原本以為找到了可以依靠的肩膀,李清照卻未料到陷入了虎狼之穴。 婚后,張汝州暴露出真實面目,不僅威脅她要交出詩詞畫作,還要求她將趙明誠所收藏的金石玉器盡數交給他。 對于這種無恥行徑,李清照無法忍受,毅然將張汝州告上官府,揭露了他的惡行,最終得以解脫。 自那以后,李清照封閉了內心,不再對愛情抱有幻想,獨自與趙明誠的詩詞畫作相伴度過余生。 ![]() 公元1155年,“詞壇皇后”李清照與世長辭。靜靜地躺在床榻上,手中緊握著自己創作的詞作,安詳地閉上了雙眼。 或許,這正是她最好的歸宿。或許,正是前半生的順遂讓她的后半生倍受煎熬。 然而,在那個封建專制時代,能夠活得如此自由不羈,李清照無疑是人們心中的一位小公主。 ![]() |
|
來自: qiangk4kzk8us4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