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一個人最好的狀態是有宏觀上的長遠目標,并能全神貫注地專注于當下,不論是工作,學習,還是娛樂。 但這種狀態對于一些人來說,可能是奢侈的。 這些人時常會陷入自我懷疑、自我否定的痛苦之中,經常會懷疑自己是不是做錯事了,或者說錯話了,對朋友、對領導說過的每一句話都會反復在大腦里琢磨好幾遍;無論是工作上也好,學業上也罷,亦或是人際交往中,對周圍的一切內心特別敏感,一旦行為表現有一絲不符合心理預期,就會歸咎于是自己搞砸了事情。 無論怎么安慰自己,都走不出來,因為從客觀上來說,從小到大,自己好像真的沒有做過一件很有成就感,很出色的事情,表現差勁的地方遠比做得好的地方多得多,這怎么可能說服自己呢? 這種狀態真的令人特別頹廢,特別難受。心理學上有一個詞來形容這種狀態,就是“精神內耗”。 那么,你有自我懷疑、過度思考和自我否定的問題嗎?別讓它們再消耗你的能量了! 如果你發現自己總是處于疲憊的狀態,仿佛無論做什么都無法感到滿足,那么你可能需要審視一下自己的內心世界。你是否有自我懷疑、過度思考和自我否定的問題呢? 這些內心戲不僅會消耗你的能量,還會讓你感到挫敗和無力。 如果你想停止這種內耗,可以嘗試以下幾個方法: 1.學會說“不”。不要總是迎合他人的要求,學會拒絕是保護自己能量和邊界的重要一步。其實,關于這一點,我認為簡單來說就是“擁有被討厭的勇氣”,正如查理·芒格所講的“說起來挺傷心的,但確實不是每個人都喜歡我。”當過分在于他人想法時,不妨用這句話調侃一下自己。 2.關注自己的感受。不要忽略自己的內心世界,要學會表達自己的感受和需求,這樣你才能更好地理解自己。 3.培養自信。缺乏自信是內耗的一個重要原因,通過培養自信來增強對自己的認知和信心。從自身的喜好出發,過自己喜歡的生活,不受外界評價的影響,才能理智面對所有好的或不好的評價。 4.學會放松。不要讓自己的大腦一直處于緊張狀態,學會放松自己,讓自己遠離內耗狀態。只有接納自己,自我諒解,我們才能把精力投入到行動上,而不是跟懊惱、愧疚、后悔等情緒作斗爭。 要學會肯定自己,肯定自己過去的努力,即便它們沒有達到預期,在這個前提下,我們才能重新有動力出發。我們不妨經常在內心里給自己灌輸一種觀念——“今天的我,已經是所有可能里最好的我了!” 擺脫精神內耗,并非一朝一夕就可以完全做到的,它需要對自我有客觀全面的認識,有較高的自尊,能夠自我肯定,自我接納;同時適當降低內心的敏感度,擁有被討厭的勇氣。 最后,行動很重要,因為只有行動,才能實現真正的改變,才是提高自信心的關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