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 ![]() 第一單元 1 白鷺 白鷺是一首精巧的詩。 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適宜。 白鶴太大而嫌生硬,即如粉紅的朱鷺或灰色的蒼鷺,也覺得大了一些,而且太不尋常了。 然而白鷺卻因為它的常見,而被人忘卻了它的美。 那雪白的蓑毛,那全身的流線型結(jié)構(gòu),那鐵色的長喙,那青色的腳,增之一分則嫌長,減之一分則嫌短,素之一忽則嫌白,黛之一忽則嫌黑。 在清水田里時有一只兩只站著釣魚,整個的田便成了一幅嵌在琉璃框里的畫面。田的大小好像是有心人為白鷺設(shè)計出的鏡匣。 晴天的清晨每每看見它孤獨的站立在小樹的絕頂,看來像不安穩(wěn),而它卻很悠然。這是別的鳥很難表現(xiàn)的一種嗜好。人們說它是在望哨,可它真是在望哨嗎? 黃昏的空中偶見白鷺的低飛,更是鄉(xiāng)居生活中的一種恩惠。那是清澄的形象化,而且具有了生命了。 或許有人會感到美中的不足,白鷺不會唱歌。但是白鷺的本身不就是一首很優(yōu)美的歌嗎?——不,歌未免太鏗鏘了。 白鷺實在是一首詩,一首韻在骨子里的散文詩。 語文園地一 日積月累 蟬 [唐]虞世南 垂緌飲清露,流響出疏桐。 居高聲自遠(yuǎn),非是藉秋風(fēng)。 第二單元 語文園地二 日積月累 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及時當(dāng)勉勵,歲月不待人。——[晉]陶淵明 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宋]岳飛 少年易老學(xué)難成,一寸光陰不可輕。——[宋]朱熹 多少事,從來急;天地轉(zhuǎn),光陰迫。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毛澤東 第三單元 語文園地三 日積月累 乞巧 [唐]林杰 七夕今宵看碧霄,牽牛織女渡河橋。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盡紅絲幾萬條。 第四單元 11 古詩三首 示兒 [宋]陸游 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 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題臨安邸 [宋]林升 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 暖風(fēng)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己亥雜詩 [清]龔自珍 九州生氣恃風(fēng)雷,萬馬齊喑究可哀。 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 12 少年中國說(節(jié)選) 故今日之責(zé)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少年自由則國自由,少年進步則國進步;少年勝于歐洲則國勝于歐洲,少年雄于地球則國雄于地球。 紅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瀉汪洋。潛龍騰淵,鱗爪飛揚。乳虎嘯谷,百獸震惶。鷹隼試翼,風(fēng)塵翕張。奇花初胎,矞矞皇皇。干將發(fā)硎,有作其芒。天戴其蒼,地履其黃。縱有千古,橫有八荒。前途似海,來日方長。美哉,我少年中國,與天不老!壯哉,我中國少年,與國無疆! 語文園地四 日積月累 太平盛世 國泰民安 豐衣足食 安居樂業(yè) 政通人和 人壽年豐 夜不閉戶 路不拾遺 多事之秋 兵荒馬亂 流離失所 生靈涂炭 家破人亡 哀鴻遍野 民不聊生 第六單元 語文園地六 日積月累 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yǎng)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yuǎn)。——[三國]諸葛亮 居安思危,戒奢以儉。——[唐]魏征 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宋]司馬光 粥一飯,當(dāng)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清]朱用純 第七單元 20 古詩三首 山居秋暝 [唐]王維 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楓橋夜泊 [唐]張繼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長相思 [清]納蘭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 身向榆關(guān)那畔行,夜深千帳燈。 風(fēng)一更,雪一更, 聒碎鄉(xiāng)心夢不成,故園無此聲。 21 四季之美 春天最美是黎明。東方一點兒一點兒泛著魚肚色的天空,染上微微的紅暈,飄著紅紫紅紫的彩云。 夏天最美是夜晚。明亮的月夜固然美,漆黑漆黑的暗夜,也有無數(shù)的螢火蟲兒翩翩飛舞。即使是蒙蒙細(xì)雨的夜晚,也有一只兩只螢火蟲兒,閃著朦朧的微光在飛行,這情景著實迷人。 秋天最美是黃昏。夕陽照西山時,感人的是點點歸鴉急急匆匆地朝窠里飛去。成群結(jié)隊的大雁兒,在高空中比翼聯(lián)飛,更是叫人感動。夕陽西沉,夜幕降臨,那風(fēng)聲、蟲鳴聽起來也叫人心曠神怡。 冬天最美是早晨。落雪的早晨當(dāng)然美,就是在遍地鋪滿白霜的早晨,在無雪無霜的凜冽的清晨,也要生起熊熊的炭火。手捧著暖和和的火盆穿過廊下時,那心情兒和這寒冷的冬晨多么和諧啊!只是到了中午,寒氣漸退,火盆里的火炭兒,大多變成了一堆白灰,這未免令人有點掃興兒。 語文園地七 日積月累 漁歌子 [唐]張志和 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 青箬笠,綠蓑衣,斜風(fēng)細(xì)雨不須歸。 第八單元 24 古人談讀書 一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敏而好學(xué),不恥下問。 默而識之,學(xué)而不厭,誨人不倦。 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學(xué)如不及,猶恐失之。 吾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xué)也。 ——《論語》 二 余嘗謂:讀書有三到,謂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則眼不看仔細(xì),心眼既不專一,卻只漫浪誦讀,決不能記,記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豈不到乎? ——[宋]朱熹 語文園地八 日積月累 觀書有感 作者:[宋]朱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