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保衛戰,國民黨參戰兵力合計15萬人,共15個師級戰斗部隊,其中-中央軍7個師(包括師級單位的教導總隊和江陰要塞守軍),已經半中央軍化的直魯聯軍兩個師,來援的粵軍四個師、黔軍一個師、東北軍一個師。 ![]() 保衛戰從12月1日開始到12月12日,打了12天,給日軍造成傷亡一萬二千多人,參戰的國民黨軍隊自身犧牲將領二十三人。從犧牲將領可看出四點。 ![]() 一、陣地守衛戰中,中央軍中級軍官的擁有決戰到底的決心 當時有說法,說淞滬抗戰后,部隊損失大,戰斗力不行,但是在守衛戰期間中,共陣亡將領11人,其中中央軍陣亡10人,粵軍陣亡1人,特別是第七十二軍的88師在守衛雨花臺作戰中犧牲巨大,陣亡旅長兩人,分別是264旅旅長高致嵩和262旅旅長朱赤,最慘烈的是262旅基本全旅基本陣亡,除旅長外,被追認為少將的該旅就有三人,分別是262旅副旅長華品章,524團團長韓憲元,527團團長李杰。另外旅長級的陣亡將領還有第71軍第87師第259旅少將旅長易安華,這些中央軍都是參加過淞滬會戰的主力,一色的黃埔生,這些中級軍官的犧牲精神,鼓舞了士兵的戰斗決心,也帶動了雜牌軍的士氣,和他們一起戰斗的粵軍將領第66軍160師參謀長司徒非也犧牲在雨花臺前線。在守衛戰的陣地戰中讓日寇付出了巨大代價。 二、南京保衛戰的中央軍校教導總隊殺敵作戰英勇,新兵士氣不弱 守衛戰期間,有的說守軍的士氣不行,但是中央軍校教導總隊第1旅第1團團長秦士銓和中央軍校教導總隊第一旅少將參謀長萬全策分別在守衛西山和紫金山的前線犧牲,這支部隊是由軍事學院學生組成,共計1萬2千余人,第一次與日軍交手,根本不怕對手,英勇殺敵。不是當時所認為的新兵戰斗力偏弱的感覺。也展現了當時抗戰士氣并不低落。 三、保衛戰變成突圍戰,不少將領犧牲 二十三名陣亡將領中,有十二名是在突圍作戰中犧牲,都在12-13日兩天之內,由于突然的下達突圍,造成部隊各自為戰,系統指揮崩塌,殿后無人,突圍無人接應,特別是雜牌軍,粵軍陣亡將領五人,其中第66軍159師代師長羅策群陣亡,可以算此戰陣亡軍銜職務第二高人物,東北軍陣亡一人,是第57軍112師336旅副旅長李蘭池。從側面也反映,在當時作戰時,粵軍和東北軍雖然作為雜牌,但其正面直接對敵,在作戰中沒有避戰,否則在突圍中不可能損失如此巨大。 四、南京保衛戰高級軍官陣亡一人 ![]() 南京保衛戰,核心指揮將領五人,這五人中湘軍系統的四人,其中一人是老湘軍賀耀祖系的蕭山令,其早已經中央軍化,脫離了湘軍,另一人是中央軍的羅卓英。加上作戰部隊,師級以上的高級將領-總共二十四人,在保衛戰中,全國憲兵副司令兼戰時南京市長、代理南京警備司令、首都警察廳長蕭山令以身殉國,其在突圍作戰中,墊后被日軍包圍,自殺殉國防止落入敵手。其他將領都是成功逃出重圍。 此戰犧牲及其慘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