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其實有一條東西地理分界線,這條線就是東經90°。90°以東這部分,北部屬于青海。南部以金沙江為界,西部屬于西藏,東部屬于四川。而東經90°以西的部分,絕大多數都屬于西藏。 ![]() 【青藏高原示意圖/圖片來源:《透過地理看歷史-大航海時代》圖書】 我們先從東部說起,先看北部的青海,青海的地理單元其實很簡單,北部主要是柴達木盆地和青海湖區,中間是一條昆侖山脈,跨過昆侖山脈基本上就是三江源區了。 ![]() 【青海地區地理單元示意圖/圖片來源:《透過地理看歷史-大航海時代》圖書】 這片區域還是有些地方值得一講的,像青海湖它原來是個淡水湖,后來因為流入黃河的河道被阻斷變成了內陸湖。經過天長日久蒸發,最終變成了咸水湖。柴達木盆地呢,其實有一個重要的戰略價值,那就是如果中原王朝的河西走廊丟失,其實是可以從蘭州出發,走祁連山南麓,穿越柴達木盆地去往西域的。像北宋當時為了繞開西夏的領土去往西域,就開辟了走柴達木盆地的“青海道”。 ![]() 【青海道示意圖/圖片來源:《透過地理看歷史-大航海時代》圖書】 今天講的內容觀點大多來自《透過地理看歷史-大航海時代》這本書,有喜歡地理歷史的朋友可以買回去看一看,透過地理分析歷史,還是很有意思的! 大家看下圖,在昆侖山的南部有一條可可西里山,這條山是從西藏一直延伸至青海的,青海的這一段山體附近我們叫它可可西里無人區,這里有大量的珍稀動物,所以也稱它為可可西里自然保護區,西藏段的可可西里山有另外一個名字,叫“藏北高原”,或者叫羌塘無人區。至于一座山為什么會有兩種稱呼,這個我們在講青藏高原西部的時候再說。 ![]() 【可可西里山位置示意圖/圖片來源:《透過地理看歷史-大航海時代》圖書】 那我們再往下看青藏高原東部,東經90°以東,金沙江以西的西藏這一部分,這一片區域對于整個青藏高原來說,海拔要相對低一些,河流又比較多,像瀾滄江、怒江、雅魯藏布江都在這里。這些河流沖刷出的河溝會讓來自東南方向的太平洋暖濕氣流順河谷而上,給這片區域帶來降雨的同時,也會使這些河谷地帶的氣溫比較舒適。那氣溫一舒適,人口就比較稠密。像西藏的很多大型城市,拉薩、山南、林芝、那曲、昌都都分布在這里,可以說西藏的絕大多數人口都集中在了這一帶,從地圖上我們看,它的城市數量甚至都超越了四川的青藏高原部分。 ![]() 【青藏高原東南部示意圖/圖片來源:《透過地理看歷史-大航海時代》圖書】 那關于四川的青藏高原部分,它主要包括阿壩和甘孜兩個州,甘孜是四川盆地進入西藏的必經之路,路況還過得去。阿壩,我們從名稱上也能聽出來,它是一個地勢相對凸起的地方,路比較難走,也正因為地勢比較高,所以黃河才在這里拐了個彎,流向了河套。要不然四川盆地又會多一條像大渡河、或者岷江一樣的河流。 ![]() 【青藏高原四川部分示意圖/圖片來源:《透過地理看歷史-大航海時代》圖書】 那講完了東部,我們開看青藏高原的西部,先看藏北高原,這個地方前面講過,都是可可西里山,為什么青海的叫可可西里無人區,西藏的叫羌塘無人區。主要有兩個原因,一個是行政區域上的區別,另外一個是地理特征完全不同!以東經90°為界,東部的青藏高原基本上屬于外流區,而西部屬于內流區。外流區的湖泊基本上都是淡水湖,而內流區的湖泊基本上都是鹽水湖,當然,東部地區的青海湖是個例外,前面講過。還有就是東經90°以東的青藏高原有一個不太明顯的緩坡,它多多少少會受到來自太平洋暖濕氣流的影響,降雨情況也會好一點,那這也是西藏的絕大多數城市分布在東部地區的主要原因。 ![]() 【青藏高原東西部示意圖/圖片來源:《透過地理看歷史-大航海時代》圖書】 我們看青藏高原的西藏西部就兩個地級市,一個是日喀則,一個是阿里。這兩個城市都有一個特點,一個建在雅魯藏布江邊上,一個建在印度河上游。為什么建在這里?一個是為了獲得水源,那另一個原因就是印度洋的暖濕氣流會順著河谷深入到青藏高原內部,像日喀則所在的藏南谷地,就是因為印度洋暖濕氣流沿河谷一直深入,造就出了雅魯藏布江沿線的一眾城市。 ![]() 【青藏高原西南部示意圖/圖片來源:《透過地理看歷史-大航海時代》圖書】 其實青藏高原還有很多邊邊角角的地方,像被稱為西藏“江南”的藏南地區,還有喀喇昆侖山附近的阿克賽欽、以及中國連通中亞的瓦罕走廊。由于時間問題我就不一一介紹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