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00天閱讀挑戰(zhàn)賽】 時間:2023年1月12日 進度:628/1000 分享者:青檸檬 分享書籍:《李孔定醫(yī)學三書之溫病三字經》 作者:趙文 分享章節(jié): ————————————
【重點摘抄】 ??誤發(fā)表,傷其津,心震震,舌強昏,宜復脈,益其陰。汗自出,主無憑,宜救逆,固脫勝(音聲),脈散大,加人參。
【我的思考】 ??溫病里面也講誤發(fā)汗的情況,本來不該解表汗而解了表,那就導致傷了津液。至于“心中震,舌強昏”,心氣傷則心震,心液傷則舌頭僵硬(沒那么靈活了),這種情況適宜復脈恢復其津液。
如果是傷的比較嚴重,汗自己流個不停,這種情況就不只是傷及津液了,陽氣也有所損傷,陰陽有脫離的征象,這種情況下復脈湯已經力量不夠了,非得救逆不可。如果脈散大的,適宜用救逆湯+人參益氣固脫。
對于“誤發(fā)表,傷其津,心震震”,傷寒論也有相關論述,放上條文進行對比,《傷寒論》第64條“發(fā)汗過多,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桂枝甘草湯主之。”在這里,放上胡希恕老先生的注方便理解:“奪汗者亡血,若發(fā)汗過多,則血少氣虛故悸。汗多出于上體部,上下體液驟然失調,因致急迫的氣上沖,其人不得不交叉其手自冒于心下部,欲得按以抑制其沖悸,以桂枝甘草湯主之。”
進一步回顧,請點擊這里《萬湯之主桂枝湯的減法:桂枝甘草湯》。
關于回陽救逆這個原則,傷寒論里面也有非常多的例子,在這里列舉幾處:
《黃連湯登場》
《陽明病的代表方劑》
《用于急救的一個經方》
《陽明病謹慎用下法的情況》
《回陽救逆、益氣生津的方劑》
《對“茯苓四逆湯證”病機的認識》
宣傳中醫(yī)至高無上的科學地位,才能振興中醫(yī),才能保障人民健康。歡迎好友轉發(fā)。 注:本公眾號所有方、法,請務必在執(zhí)業(yè)醫(yī)師指導下使用,后果自負。 點擊下方名片關注我的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