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各地網友間 開始流行 “農產品大摸底” 從黑龍江蔓越莓 到廣西沙田柚 你家有哪些值得推薦的 “土特產”? 快來看看下面這些 中國大地 獨具特色的風物特產 哪一樣是你的愛↓ 01 # 海參 # ---★ ★ ★ --- ![]() 海參 ![]() 你知道嗎?早在6億年前,海參便在寂靜的海底誕生。其貌不揚的它看起來并不好吃,但“吃貨”們的勇氣不可低估。 中國漫長的大陸海岸線,出產全球約一半的可食用海參。中國人與海參的風物情緣,綿延千年,這種食材更被譽為“海八珍”之首。 早在明朝的《五雜俎》中,已經有了“其性溫補,足敵人參,故曰海參”的描述。 而海參真正在中國人的餐桌占據一席之地,是清代的事。自古以來,如何烹飪沙多氣腥的海參就是個難題。 山東,有中國最大的海參交易市場,更盛產海參。如何烹飪海參題雖難,卻難不倒山東人。在這里,大蔥與海參相逢,誕生出一道經典魯菜:蔥燒海參。 在緯度更高的東北,必須要等到暑盡寒來,野生遼參蘇醒了,才能迎來繁忙的收獲季。 △重潛捕撈野生遼參 一鍋小米粥放上幾片野生遼參,奇鮮無比↓ 南下來到南海,這里有“海參之王”梅花參。 成年后的梅花參最長可超過一米,重量達到10多千克,色彩艷麗,是南海中的珍品。 梅花參 ![]() ![]() ![]() 02 # 稻米 # ---★ ★ ★--- ![]() 稻米 ![]() 除了6億年前就生存在海底的海參,還有許多食物,有著比人們想象中更悠久的歷史,比如稻米。 長江流域是世界稻作文明的發源地,長江中下游地區發現了多處世界級稻作文明遺址,例如河姆渡遺址、田螺山遺址等。 ![]() ![]() 7000多年前,河姆渡人種下水稻的那一刻,似乎也將吃稻米的習慣刻入了我們的DNA中。 考古工作者發現遺址中的這些稻殼已經存在了幾千年,那時的人們已經把稻米作為主要食糧,這些遺址遺跡在不斷證明中國是稻米的故鄉。 △在遺跡中發現的稻殼 要說好吃的大米產地,肯定少不了東北黑龍江。 在東北,水稻收獲時間很有講究。凌晨五點半達到一天中氣溫最低的時刻,稻谷出現霜凍,其中的淀粉化為糖分用來抵御嚴寒,這或許就是東北大米香甜可口的秘密所在。 香甜軟糯的大米加上蔥花香菜,拌上“靈魂”的東北大醬,外面裹上清爽的白菜葉,好吃的東北飯包就做好了~網友:這不得香迷糊了啊! 除了黑龍江,中國南端的湛江也在為研究出好吃的稻米絞盡腦汁,這里的海紅米不僅是主食,還是菜肴的主角。 不同于普通的大米,海紅米是耐鹽堿水稻,用海紅米做成的美食顏色像瑪瑙一樣誘人。 ![]() ![]() ![]() ![]() 左右滑動查看更多 ![]() 03 # 菌菇 # ---★ ★ ★--- ![]() 菌菇 ![]() 菌菇,非葷非素,卻宜葷宜素,既不是動物,也不是植物,這種“大地精靈”變身人間美味,帶來人間的第六味——“鮮”。 說起菌菇,不得不提到云南。中國已知大約有1000種可食用野生菌,其中90%都在云南。 在這里,有很多神奇的菌子,有的菌子吃后,不僅味道上頭,還可能“躺板板”上醫院 快來看看下面哪個菌子是有毒的↓ ↑點擊圖片,查看真相↑ ↑點擊圖片,查看真相↑ ↑點擊圖片,查看真相↑ 提到好吃無毒的菌子,那一定得說說號稱“菌中之王”的美味——松茸。 △松茸 松茸的生長環境極為挑剔,至今無法人工種植。松茸要在黑暗的地下深埋數年才能長成,但破土而出后48小時內無人采摘,這份鮮美就會與世人失之交臂。 想找到藏在枯枝腐葉下的松茸并不是一件容易事,除了需要心明眼亮,很多時候主打一個“隨緣”。 菌菇的種類繁多,全國各地的人們對菌菇的美味都有自己的理解,看到這里,你流口水了嗎~ ![]() 新疆· 野蘑菇拌面 ![]() ![]() 內蒙古· 羊肉炒大白蘑 ![]() ![]() 以大美御匠心 繪中國之風物 ▍部分內容來源:央視科教 |
|
來自: 積沙成塔0u3svg > 《名貴海鮮魚類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