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還是那個做珠寶的,今天繼續聊歷史段子。 如果聊到近現代中國歷史,有兩個人的名字會經常出現,他們有個共同點,名聲都不怎么好聽,一個叫“獨夫民賊,微操大師”,一個叫“油光水滑,中國頭號大漢奸”,他們就是蔣介石和汪精衛。 雖然名氣很大,但很多人未必知道他倆到底是什么關系,感覺好像是一伙人,但好像又不是一伙人。 今天就簡單聊聊他倆到底什么關系。 說起來他倆還是同鄉,都是浙江人,兩家離得還不太遠,也就140公里,汪精衛出生于1883年,在他出生的不到兩個月前,全世界無產階級和勞動人民的偉大導師馬克思逝世,享年64歲。 三年后,蔣介石出生了。 兩個人的出身其實都算不錯,汪精衛的父親在官府做幕僚,蔣介石家有自己的生意,所以從小,兩個人都受過教育,這就超越了當時80%以上的同齡人,之后成績優異的汪獲得官費留學的機會,到了日本,期間就加入了孫中山的同盟會,那年,他22歲。因為文筆出色,作為革命黨的宣傳力量,深受孫中山的賞識, 27歲,因刺殺攝政王載灃因禍得福,不僅結識袁世凱,更讓自己在同盟會中的聲望得到提升。 ![]() 也正是因為與袁世凱的結識,在勸孫中山讓位給袁世凱做臨時大總統問題上,汪發揮了巨大作用,還作為專使團成員之一,與蔡元培、宋教仁等北上邀請袁世凱到南京就職。 之后追隨孫中山,一直到1925年,孫中山去世,汪開始擔任國民政府主席兼軍事委員會主席等職。同年,42歲的汪在廣州莊重宣布:“國民政府當前的首要任務是揮師北伐,統一中國”。 而這時候蔣介石的身份,是黃埔軍校軍校校長兼粵軍總司令部參謀長、廣州衛戍司令。 ![]() 因為第一次東征討伐陳炯明大獲全勝,同樣享有很高的聲譽。 之后,蔣介石把黃埔軍校的兩個教導團編為國民革命軍第一軍,自任軍長。 在親共的國民黨元老廖仲愷被害后,蔣支持汪驅逐國民黨元老中派胡漢民出國,不久又將粵軍總司令許崇智驅離廣州,收編粵軍部分師旅,一躍而成為國民黨內握有軍事實力的首要人物, 之后第二次東征,全殲陳炯明叛軍。 ![]() 在1926年1月,蔣當選為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中央常務委員;2月兼任國民革命軍總司令。 可以說,到了1926年,汪精衛成為國民政府最高負責人,而蔣介石成為國民政府軍事上的最高負責人,這時候,蔣屬于汪的下級,但畢竟軍權在手,汪對蔣的控制力有限,尤其是在孫中山去世后,國民黨內部派系林立,出于個人目的,倆人也是互相支持,互相利用。 汪需要蔣排除異己,擴大威望, 蔣需要汪提高地位,鞏固勢力。 ![]() 但是,就像民國初期的“府院之爭”一樣,隨著矛盾的不斷累積,一山不能容二虎,沖突爆發了。 北伐期間,蔣的反動性逐漸暴露,不顧汪的反對,制造了“中山艦事件”。 借助這次事件,蔣不僅打擊了我黨,還試探了汪的底線。 面對下屬觸犯自己的權威無所作為,及后來蔣一系列的排擠行為,感覺失勢的汪最終被迫辭職,出走法國。 期間路過蘇聯,還受到斯大林的接見。 兩個月后,回國,任武漢國民政府主席,繼續跟蔣爭奪權利。 同月,蔣在南京也設立了南京國民政府,邀請之前被逼走的國民黨元老胡漢民擔任主席。 到這,同時出現了兩個奇葩的國民政府。 ![]() 但不到三個月,在蔣介石發動“四.一二反動政變”后,臭味相投的汪、蔣兩人,因為對抗我黨的共同目的,又走到了一起。 兩個月后,因為無法受到軍方及政治上的支持,蔣、胡、汪先后下野。 這期間,不甘心大權旁落的蔣借助江浙財團的支持,并與宋美齡成婚,不到兩個月東山再起。 并在中原大戰中獲勝,名義上成為全國的最高統帥。 之后就是對我黨我軍及進步人士的不斷圍剿及迫害。 而不甘寂寞的汪也四處聯絡,最終在四年后,成立廣州國民政府,再次跟南京國民政府分庭抗禮。 一時間,還真的有點誰也奈何不了誰的狀態。 ![]() 1931年“九.一八事變”,加速了中國歷史的進程,迫于形勢,蔣邀請汪重組國民政府,取消廣州國民政府,由汪擔任行政院院長,可也就在汪上任的同一天,日本人給了他一個下馬威,上海爆發了“一.二八事變”。 ![]() 可汪和蔣骨子里就不認為這場仗可能打贏,從一開始就受恐日情緒影響,從1931年到1935年,他們先后授權簽署了喪權辱國的《淞滬停戰協定》,把華北主權拱手讓給日本侵略者的《何梅協定》、《察哈爾協定》等等, ![]() 因為人民憤怒至極,汪被“民國第一殺手”王亞樵派遣的義士孫鳳鳴刺成重傷,打進脊椎的子彈始終無法取出。 之后全面抗戰爆發,不甘心擔當蔣副手的汪,千方百計謀求自己地位,將個人利益置于民族之上,終于在1938年正式投靠日本,并建立偽國民政府,成為“中國頭號漢奸”。 ![]() 在得知汪投敵賣國之初,蔣也很氣憤,大罵汪精衛:“寡廉鮮恥,奸偽之尤者也”。 但畢竟汪資格老、地位高、關系多,蔣曾企圖挽救他,讓宋子文、陳布雷等人勸說汪返回重慶,由于汪一意孤行,不聽勸說。 國民政府決定永遠開除汪黨籍及一切職務。 ![]() 之后國民黨派王亞樵去暗殺汪,可惜沒有成功。 從此與蔣徹底決裂。 ![]() 之后不遺余力的為日本侵略中國及東南亞搖旗吶喊,最后惡貫滿盈,死在了日本,結束了61年的罪惡一生。 汪死后,日本政府把他的遺體運回國內,并在南京舉行了國葬。 之后,把汪葬在了南京紫金山南麓的梅花山上,外形設計的跟中山陵相差不多,預算也達到了5000萬偽幣, ![]() 隨后汪的妻子陳璧君擔心丈夫的尸體會被人報復毀掉,又計劃命人用五噸碎鋼摻和在混凝土里,澆筑在了墓殼上,結果不曾想,日本1945年8月投降,墓穴的建造工程暫停。 抗戰勝利后,迫于壓力,國民政府決定炸毀汪的墳墓,炸墓計劃完成后,工兵指揮官馬崇六將汪的遺體火化,據說,汪的骨灰被火葬場的工人直接用鼓風機吹到了爐膛中,最后什么也沒留下,就仿佛汪從沒有在世間出現過。 ![]() 至此,汪精衛與蔣介石,一場二十年的糾葛也劃上了句號。 如果說這倆人有什么相同點,可能就是都沒有不良嗜好,酒都很少喝,更不好色,但就是這樣的人,卻完全沒有民族大義,沒有作為中國人的骨氣,把權術,地位,榮譽看的比什么都重。 名利,名利,名永遠在利前! |
|
來自: 獨角戲jlahw6jw > 《汪偽汪精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