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物起源:從宇宙大爆炸到文明的興起》講述了從大爆炸直到今日,約140億年間所有重大事物的起源,依次覆蓋了量子力學,天體物理學,化學,行星科學,地質學,生物學和人類歷史等等學科。 ![]() 作者是大衛·貝爾科維奇(David Bercovici),本書由出版社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18年出版。大衛·貝爾科維奇歷任夏威夷大學地質與地球物理系主任、耶魯大學地質與地球物理系主任,現任耶魯大學地球物理學Frederick William Beinecke講席教授。 所獲榮譽: 2015年 美國人文與科學學院成員 2014年 美國地球物理聯盟 Francis Birch Lecturer 1994年-1999年 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 Presidential Young Investigator Award 書中八個章節內容的總結: 第一章:宇宙與星系 本章探討了宇宙的起源,包括大爆炸理論、宇宙膨脹、星系的形成以及宇宙的最終命運。作者討論了宇宙的尺寸、年齡以及它如何從一個極小、極熱的狀態擴展到如今的浩瀚宇宙。 第二章:恒星與元素 這一章講述了恒星的形成、演化以及它們如何影響宇宙中元素的分布。描述了恒星如何通過核聚變產生能量,以及這些過程如何創造了宇宙中的重元素。 第三章:太陽系與行星 本章詳細描述了太陽系的形成、結構以及行星的演化。包括了行星的分類、太陽系內各行星的特點,以及行星間相互作用的影響。 第四章:大陸與地球內部 這一章探討了地球的構造,包括地殼、地幔和地核的組成,以及板塊構造理論。討論了大陸漂移、山脈的形成和地球內部的熱流動。 第五章:海洋與大氣層 本章討論了海洋和大氣層的形成、演化以及它們對地球氣候和生命的影響。包括了海洋循環、大氣成分以及它們如何調節地球的溫度。 第六章:氣候與宜居性 這一章分析了地球氣候系統的工作原理,包括溫室效應、氣候變化以及地球如何保持適宜生命存在的條件。討論了地球歷史上的極端氣候事件,如冰河期。 第七章:生命 本章探討了生命起源的科學理論,包括生命如何在地球上首次出現,以及生命如何從單細胞生物演化到復雜的多細胞生物。描述了生命多樣性的起源和演化過程。 第八章:人類與文明 最后一章回顧了人類的起源、進化以及文明的發展。討論了人類如何從早期的狩獵采集者演化到農業社會,以及技術和知識的積累如何推動了文明的進步。 整本書通過這些章節,為讀者提供了一個關于宇宙、地球和生命演化的全面視角,以及人類在其中所扮演的角色。 根據《萬物起源》這本書的內容,以下是按照時間順序排列的一些關鍵時間點:
這些時間點概括了從宇宙起源到人類文明發展的一系列重要事件,展示了宇宙和地球歷史的宏大畫卷。 讀完本書,不禁感慨人類之渺小,但同時又欽佩人類之偉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