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公布的2023年5.2%增長數據,著實有些震驚。如果再去對比看下2023年工程機械的銷量數據,會感慨這個讓我國引以為傲的行業在2023年真是太不爭氣了! 那么,我們就一起看看2023年12月份及整年工程機械的銷量情況。
![]() 從2023年10月份開始,挖掘機裝載機的銷量有了緩和,開始抬頭,不過從單月數量級來看,目前仍處于低迷期。大家購機的信心還是不足。
過往36個月出口銷量 12月份是西方國家假期月,但是從出口銷量來看,12月份工程機械的出口數據并沒有因為假期而減少,機械財經猜想這和今年以來工程機械海外市場的變化有關。 今年以來,工程機械海外市場結構有所改變,俄羅斯,中東,東南亞成為主力市場,而12月份并不是他們的假期月,沒有影響到出口的銷量。反而,這幾個市場也經常爆出大單。 未來一段時間,出口的主力市場還是這幾個區域。
電動裝載機月銷量走勢 我們已經跟蹤電動裝載機銷量整整24個月了,眼瞅著電動裝載機銷量發生著明顯變化,現在已經躍升到500臺的數量級了。 幾乎占到裝載機銷量的5%,照這個速度發展下去,今年有望沖到10%的占有率。 以上是2023年12月單月銷量情況,從12月的表現來看,低迷的國內市場仍沒有好轉的跡象,而海外市場似乎更加穩定。不過要警惕2024年北美市場的衰退。 單看12月份的銷量,似乎感覺形勢一片大好,但是如果去看2023年全年銷量,就不是那么可觀了。 那么,2023年的全年銷量情況如何呢?
過往23年挖掘機裝載機銷量 2023年中國工程機械發展的比較困難,要不是海外市場的幫助,今年可能大家都要餓肚子了。 自2000年之后,中國的工程機械體量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分別在2011年和2021年遇到了兩個峰值。 尤其是2021年,克服了疫情的影響,創造了歷史最高峰,挖掘機34萬臺,裝載機14萬臺。震驚世人! 但是,繁榮過后迎來了危機,在2021年之后已經連續兩年持續下滑。 今年的工程機械市場在經濟一片大好的情況,竟然出現大幅度下滑,銷量相當于2018年的市場體量。真是太不爭氣了。 更糟糕的是,目前還沒有探底,已經有很多機構預測,工程機械在2024年還將繼續下滑。 但是,因為出口市場已經打開,所以不會下滑到像2015年那個深度了。 再看下兩種產品的出口占比情況。 隨著我國工程機械制造水平的提高,出口銷量也開始逐年遞增。 挖掘機出口銷量及占比 裝載機出口銷量及占比 自2016年到現在挖掘機和裝載機的出口都在穩步增長。占比也逐漸升高,目前兩類產品的出口銷量都接近于總銷量的50%。 我們也在不斷強調海外市場對于工程機械的重要性。 同時,也在不斷地探索海外市場的機會或者開拓途徑。我認為,在海外市場一味地卷,一味地拼價格這種打法行不通。還是要靠過硬的產品質量。 國外巨頭企業,像卡特彼勒,小松,沃爾沃,迪爾等,已經給海外客戶培養了一定的用車習慣。在海外客戶的認知中,工程機械就應該皮實,耐用,不能天天修來修去。 中國工程機械真正開始飛速發展是從2000年之后,先是技術上有了很高的提升,零部件國產化率也不斷增高,然后逐步將歐美、日韓企業擠下神壇,并幾乎將韓系趕出中國。 經過了20多年的發展,已經完成了成熟穩定的供應鏈體系,某些產品,或者某些零部件技術水平上也走向國際第一梯隊。 隨著信心的增長,隨著行業規模的發展,走出去,成為跨國企業的趨勢越來越明顯。 然而,想要在海外站住腳,質量、核心零部件是繞不過去的坎。不過國內整機廠欠缺的還真是核心件的研發和質量提升,像液壓,電控,傳動零部件距離頭部企業差距還非常巨大。 那么,未來5-10年,工程機械公司必須要沉下心來搞質量,搞研發,掌握核心零部件的知識產權。如果還是像當前這樣粗制濫造,純粹搞組裝形式,可能真走不遠。 然后就是要找對競爭對手,我不認為當前直接去北美和歐洲市場上拼卡特彼勒、沃爾沃是明智之舉,當前我們的產品距離歐美企業還有相當大的差距。 但是,去拼日韓企業還是有很大機會的,所以要去東南亞,中東這些日韓傳統海外市場上,死磕日韓企業。 大約10年后,在2030年之后中國企業才可能站到山峰上和巨頭們拼拼刺刀。 最后,希望2024我們都能順利扛過去。 機械財經加盟工程師——鐵匠Dolox。擁有工程機械領域從業經驗10+年,專注工程機械各類產品的前沿技術發展,主張工程機械電驅化,氫能化,智能化。同時,長期跟蹤工程機械技術和市場走向,及時與網友分享動態數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