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斷一個人是否健康,中醫的“金標準”:就是看他的氣血足不足。 經常會出現頭暈、面色蒼白、即使是剛睡醒也會頭暈、做事情沒有心力、食欲下降、心悸心痛等癥狀。到醫院檢查也找不到病因,其實這種情況,就是氣血兩虛了。 那今天就和大家分享一張古代皇室用來補充氣血的秘方,補足一身氣血。 ![]() 氣血氣血,這兩個字其實可以分開來看。 氣能助血,血能載氣,血能生血,氣不足則血虧。氣血,一虛一實,一陰一陽,身體健康的基礎和保障。 那么氣和血從何而來呢? 脾胃為生命之源,腎為先天之本(先天之精藏于腎)精能化氣,精能化血,精正是構成氣血的主要物質基礎。所以想要補足虧虛的氣血,我們就需要健脾胃,補腎精。 那么今天和大家講一張古代皇室用來補充氣血的秘方,可以起到健脾胃,補腎精,精血同補的作用。 ![]() 就是未央丸。出自元代宮廷醫家許國禎的《御藥院方·卷六》 有巨勝子,巴戟天,川椒,枸杞,甘菊花,菖蒲,人參, 人參補氣,枸杞補血,氣血充足,頭腦、體力才不缺,做事有精神,有力氣; ![]() 接下來,說說巨勝子了。實際上就是黑芝麻,它有滋補肝腎的功效,在中醫里面,我們說的是精血同源,這兩個東西是可以互相轉換的,因此,肝腎同補,就是指精血一起補; 再然后巴戟天是用來干嘛的?用來補陽的,在陽光的照射下,萬物才可以生化,相當于是一個動力源泉,所以在補氣血的同時,一定要補陽,補而不滯。 ![]() 接下來就是川椒。石菖蒲化濕開胃,一顆增加太陽之力,一顆清除地面上的積水,增加食欲,脾胃則能將吃下去的東西,化作養分,輸送到身體的每一個角落,可謂是一舉多得。 但也不能一味地用補藥,用菊花去火,就能使幾味藥達到一種平衡。諸藥合用,氣血陰陽同補。 這種方子適用于治療氣血不足的患者,當患者表現出面色蒼白、腰膝酸軟、情緒低落、飲食減少等情況時,可在中醫師的指導下,參考此方加減。 |
|
來自: 新用戶14488375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