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馬上春節了,消化系統疾病開始變成一個關鍵問題,最近一段時間發現消化系統疾病增多了。尤其是慢性結腸炎的患者反復出現一些癥狀。大部分人都是選擇西藥反復的吃。無非是拉錯類的藥物。甚至有些人灌腸有些人都因為結腸炎疼痛焦慮了。其實這些人也可以嘗試一下中醫治療,綜合辯證也許會改變很多人的癥狀。我們通過幾個案例來分享一下關于結腸炎的診斷與治療方案。僅供參考。引用一段傷寒論經文, 149條傷寒五六日,嘔而發熱,柴胡湯癥據,而以他藥下之,柴胡癥仍在著,復與柴胡湯,此雖下之,不為逆。必蒸蒸而振,卻發熱汗出,卻發熱汗出而解,若心下痞硬者,此為結胸也大陷胸湯主之,但滿而不疼者,此為痞,柴胡不中與之,宜半夏瀉心湯。嘔而腸鳴心下痞者,半夏瀉心湯主之,。 主要劑量。 半夏10—15,人參10—15。黃連10—15, 黃芩10—15,干姜10—15,甘草10—15,大棗。 當然您也可以按傷寒論的劑量換算一兩約等于15.克。 半夏半升(洗),黃芩三兩,干姜三兩,人參三兩,甘草(炙)三兩,黃連一兩,大棗十二枚(擘)。 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 半夏瀉心湯治療寒熱錯雜于中焦,脾胃氣機升降失常的心下痞證。本證以嘔利腸鳴,心下痞為特點,故又稱“嘔利痞。本方要求去滓再煎,其所以如此煎煮,意在使寒熱藥性和合,以利于調中和胃。凡證心下痞滿、時時嘔逆、大便稀溏,腸鳴不適,苔薄白或淡黃,脈沉弦等,皆可以本方為基本方,加減治之。我的經驗是用半夏瀉心湯合法吳茱萸湯加上理中湯用炮姜代替干姜,瀉水多也可以合法五苓散。 甚至還可以加上黃土湯。聽起來好像黃土湯很扯。其實灶心土一直都作為藥用已經很久很久了只不過住樓了看不見柴火灶了。 某男35歲企業員工,稍微吃點涼的就會拉肚子。正上班就跑廁所,有時伴有胃疼。脹氣。腸絞痛,感覺肚子有一種內吸感,腹部按壓軟沒有抵抗力,腸內有腸鳴音,似乎自己都能聽得到,晚上痞滿加重,睡眠不好,因此而焦慮了,看了很多地方都沒有改變,嚴重影響了上班與睡眠,根據辯證辯證為痞滿寒濕困脾, 姜半夏15,人參15,黃連10,炒黃芩10,炮姜30, 甘草22,吳茱萸10,炒白術30,澤瀉15,灶心土30, 生姜3片,大棗12個,烏梅 (因為吳茱萸太苦了用烏梅配伍就會感覺不是很苦患者也易接受,這個烏梅沒有劑量是為了調整口感) ![]() 感謝新老朋友學長老師的關注新的一年祝大家節日快樂。 |
|
來自: 彼案 > 《胃疼腸腹痛嗝腹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