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脈,脈體超出脈位之意。此脈象的出現有三種情況,一是常人的正常脈象,是臟腑氣血充盛、脈絡運行暢達無阻的象征。二是長脈對應五季中的春季,出于肝脈。故春季見長脈可考慮與季節有關,是正常的肝脈自長現象。三是指病脈,是機體實證病邪抗盛于內的病癥反應。 一、取脈方法和指感特征 三指分別確定在寸、關、尺三個部位,以浮、中、沉的取脈力度正常取脈,指下感覺,脈氣有余、如水浮舟,脈體長度已超出或寸或尺部的兩個邊緣部位。其長脈,在臨證中有兩種不同的現象應加以區別。一是常脈,其脈體兩側均超出寸尺范圍,輕取或重取指下感覺舒適,脈體柔和、營中飽滿、從容不迫。二是病脈,脈體長度或超出寸部,或超出尺部,或關部出現獨部自長現象,輕取或重取指下感覺有異常的脈象搏動,或有弦、實、遲、數,或洪、滑等脈象組合而出,視為病脈。這就是中醫脈學中的第九個脈象,長脈。 不正常的超出本位,很像電腦的內存越界異常:程序訪問了不該訪問的內容,會導致電腦出現如下可愛的藍屏。 二、脈象機理分析 長脈的現象,是與臟腑機制協調、功能活動旺盛、氣血供給充沛等方面的條件具備相關。充盈的營血在營氣的強力推動作用下,使氣血在寸口的動脈反應區內超常地波動和涌入。當外邪內侵,或實邪內生,以致正邪對峙相爭時,營氣強力博弈相迎,以致長脈形成。 三、長脈常見病證(實邪有余、熾熱內盛) 1.肝郁化火:(脈長而弦,脅下悶滿。目赤耳鳴,頭痛目眩。) 肝氣不舒,情志不暢,久之郁火內生,臨證可見口苦易怒、脅下滿悶不舒或脹痛。因肝木風陽善行于上,常會出現頭痛目眩,目赤耳鳴等癥。其脈象常會有長而弦的組合脈象出現,而弦脈和長脈的組合是與肝郁有關。 2.陽明熱極:(脈長洪實,陽明熱盛,痰火熱極,癲疾躁狂。) 陽明熱極,是指足陽明胃經的實熱內盛之癥,臨床觀察,陽明胃經實熱的形成主要與體質及飲食的習慣有關。飲食過于油膩辛辣,高脂肪高熱量的食品及酒、飲之品,往往是產生食積痰熱陽明熱證的主要原因。臨證常見因痰涎雍盛所致的癲癇狂燥、苔黃便堅的陽明實熱證。此證的脈象多以長、洪、實的組合脈象為主,同時也是胃經實熱證的主脈象。 3.肺經實熱:(脈長兼數,實熱咳嗽。咳損肺腑,痰血或膿。) 肺經實熱又稱肺經實火,此證形成的原因是與外感風熱或外感風寒入里化熱引發有關。高熱、咽痛、咳逆、氣喘、或咳吐膿血等為肺經邪熱熾盛的主要病證,其脈象多以長脈和數脈的組合形式,出現在此證中。 4.三焦熱結:(脈長大實,火郁三焦。煩渴燥熱,便堅尿濁。) .三焦熱結證,是指臟腑實熱太盛郁結于上、中、下三焦,臨證出現燥熱煩渴、便堅尿濁等癥狀,其脈象常以長脈和實脈組合,也是三焦實熱集結的主要脈象。 四、長脈在寸關尺部位的脈分析 1.長脈與浮、弦、滑、數等脈象相組合出現在兩寸部位時,常見于風邪犯肺或痰火上擾于心神的上焦實熱性病證(見:例1-例2) 例1.風熱犯肺,咳嗽。整體脈象:浮而滑數。脈位反應:右寸浮長。 脈解:整體脈象,浮而滑數,風熱之象。脈位反應,右寸浮長,病位在肺,浮為表證,長為壯熱。 判斷:整體脈象,浮而滑數是由風熱犯肺、咳嗽頻劇,氣粗或喘,喉燥咽痛,咯痰不爽,痰粘稠黃的咳嗽所致。 例2.痰火上擾,癲狂。整體脈象:弦大滑數。脈位反應:左寸弦洪,左關弦滑。 脈解:整體脈象,弦大滑數,痰熱之象,脈”大“實為”長“脈之意。脈位反應,左寸弦洪,左關弦滑,病在心肝部位,痰火熱盛之象。 判斷:整體脈象,弦大滑數,為心肝痰火熱極,性情急躁,兩目怒視,面紅目赤,突然狂亂,行為無知上擾神志的癲狂病證而致。 2. 長脈與弦、滑、數脈以組合的脈象出現在兩關部位時,常為中焦疏運功能的異常以致實熱性疾病的發生(見:例3-例4)。 例3.食滯痰阻,聚積。整體脈象:弦滑有力。脈位反應:兩關長滑。 脈解:整體脈象,弦滑有力,痰食阻滯之脈象。脈位反應,兩關長滑,為痰食雍盛之癥,病位在肝膽、脾胃部位。 判斷:整體脈象,弦滑有力之脈,是由肝膽、脾胃疏運氣機受阻以致腹脹或痛,便秘納呆,時腹聚積,似條狀物,重按痛甚的食滯痰阻積聚之癥所致。 例4.肝火犯肺,咳嗽。整體脈象:弦數有力。脈位反應:左關弦長。 脈解:整體脈象,弦數有力,為郁熱之脈象。脈位反應,左關弦長,病位在中焦,肝經實火之象。 判斷:整體脈象,弦數有力,是由木火刑金、肝火犯肺的口干或苦,急躁易怒,面紅目赤,情緒波動,的咳嗽之癥所致。 3. 長脈在兩尺部位出現時,多為下焦證的實熱性的疾病,癥狀可見煩熱躁渴、氣喘汗出、二便具實、血尿重癥等。(見:例5-例6)。 例5.肺熱壅盛,隆閉癥。整體脈象:數而有力。脈位反應:右寸尺長。 脈解:整體脈象,數而有力。肺經實熱之象。脈位反應,右寸尺長,三焦實熱脈象。 判斷:整體脈象,數而有力的脈象,是由上中焦肺胃實熱,引發下焦濕熱的小便涓滴,甚則不通,咽干煩渴,呼吸短促的隆閉癥所至。 例6.相火亢盛,頭暈耳鳴。整體脈象:沉數有力。脈位反應:兩尺沉長。 脈解:整體脈象,沉數有力,里實熱之象。脈位反應,兩尺沉長。 病在下焦,相火抗盛的脈象。 判斷:整體脈象,沉數有力,是因下焦相火亢盛以致手足心潮熱、兩目昏花、頭暈耳鳴等癥所致。 五、小結:(附九)長脈悟要 1.脈象指感特征: 脈體長長,越過寸尺,指下有余,如水浮舟。 2.脈象機理分析: 正氣旺盛,實邪內擾,正邪相爭,廝搏而成。 3.脈象主病:實邪有余、熾熱內盛。 (1)肝郁化火:脈長而弦,脅下悶滿。目赤耳鳴,頭痛目眩。 (2)陽明熱極:脈長洪實,陽明熱盛,痰火熱極,癲疾躁狂。 (3)肺經實熱:脈長兼數,實熱咳嗽。咳損肺腑,痰血或膿。 (4)三焦熱結:脈長大實,火郁三焦。煩渴燥熱,便堅尿濁。 4.長脈,三部主病歌訣: 寸長上焦實熱盛,關為中焦瘀火生。 尺部下焦燃相火,頭昏耳鳴目不清。 請繼續關注此連載后續:《老夫說脈》系列第十一篇“二十七種脈象第十一節”短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