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五禽戲,八段錦,還是易筋經,金剛長壽功這些養生功法,
開始都有個類似雙手托天理三焦的動作,
背后七顛的動作,一般在最后。
我想說的是,功夫是練出來,別想太復雜,商業化越重的功夫,為了錢,教功夫的水就越深。
金剛功,收費教功的不多,反而沒有那么多似是而非的理論,耽誤自己時間。
自己別主動跳坑里。
以上面說的兩個動作為例,
每個練的次數足夠多,都會有不一樣的神奇效果。
網上一刀師兄上節目,講過雙手插頂利三焦這個動作,有人只練它,每天成百上千的練,沒多久解決了手上的問題,自己覺得神奇。
道爺說兩個月好了許多毛病,開始功夫也沒學全,
信的話,你能品出什么?
有人練了幾年,效果一般,問題出在哪里?
道聽途說的消息太多,理論太豐富,腦子太勤快,身上練的少了。
無論是學的各種所謂秘訣,還是信奉大力出奇跡?
每天練了多少遍,活動了多長時間。
氣血之力疏通經絡,明顯是多練自然氣血流通更快,經絡更暢通,身體更好,這是常識。
而追求秘訣,丹田,拉筋,數呼吸,大力出奇跡等想法作祟,
每天練不了幾遍,開始有效果,效果有多好?
聽過道爺的學功經歷,信么?
這里說所知的道家思想,
上善若水,
飄風不終朝,暴雨不終日,
大道至簡,易則易知,簡則易行。
道德經有空讀幾遍,
就不會挖空心思找竅門。
結論,能夠長久練的功夫是好的。
簡單容易傳播的是好的
容易練的是好的
水滴石穿,柔弱勝剛強。
開始動作不用太規范,用力大小,七成力,還是有多大用多大力,或者想用多大力就用多大力。
動作慢點好,等氣血跟上。
心念緊盯注意一處,會影響氣血自然流動,不好。
有些話好像自相矛盾,其實是在不同場合,對不同人說的,
練功的有老年人,也有年輕人。
有的有三高,有的只是普通亞健康,
私下場合對身體不好的人說,要注意什么?
公開場合,對所有人說?會注意什么
真的有可以當廣播體操練的說法
我只想說一點,簡簡單單的功法,自自然然的練就好
對于不同的人,就有不同的注意事項。
身體弱的自然要用力小一些,少做幾遍,別累著。
年紀大了,要注意站穩
身體好的,每個動作最多九遍,最少五遍,重在每天堅持,避免亞健康。
已經處于亞健康的,有的像上班一樣,累了就歇,歇好就練,哪能記住練了幾遍,練習了多長時間。
快了,還是慢了?用勁大了,還是小了?動作規范不規范。
練了就有效果。
熟能生巧,是常理理,過程不能少 。
若想一蹴而就,直接標準化,緊張兮兮,效果能好么?
對于其他幾個養生功法,我也是這么看的。
因為容易練,所以能練很久,因為活動久了,氣血更加通暢。
氣血通暢,身體自然更好。
大力出奇跡等其他秘訣,都是在讓功法復雜化,從而導致每天練的時間短了,反而體現不出功夫的神奇
就像走路有好處,走個五公里,與只走一公里,都是有好處的,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體會。
練功稍微累就休息,舒服了就接著練,
隨著體質的改善,動作自然會改變,效果會越來越好。
我們養生功法,練的是一些平常活動不到的肌肉。
肌肉收縮緊張交替,血液運行加快,營養滋養神經,毛細血管,微循環更好,代謝廢物與營養物質,交換更通暢,
身體自然好起來。
就像那個雙手往上舉,踮腳尖,往后看,等等。
平常缺乏鍛煉的肌肉活動開,很容易會感受到所謂的氣感,無論是熱脹涼麻酸,或者感覺身體輕快,這都是自然現象。
所以每個動作都練練,挑個感覺效果明顯的多練。
十遍,20遍,甚至100遍,才能用多長時間?跟打卡上班一樣的練法,時間差遠了
自然對身體好處明顯。
這些動作,生活中會有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