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做科研課題 除了論文、論著和優質課外,科研課題越來越成為了教師晉職晉級的較為關鍵的條件。本文通過筆者多年來的做課題體會,具體闡釋了怎樣做一項好的科研課題,能夠給想做課題的老師以幫助,將是袁占舵莫大的榮幸。 2021年國家公布了“全國教育科學規劃2021年度立項課題”名單,“課題類別”分國家各級和教育部各級,對每一項課題都有明確的“課題批準號”和“課題立項通知書” ,同時確定了“十四五”課題的開題時間是2022年4月1日。省、市級在此基礎上完成“十四五”課題立項。廣大教師可以在全國、省、市級的立項課題下開展子課題研究。 一項完整的課題從填寫“課題申請·評審書”開始,做開題報告,開展課題研究,到結題申請,完成結題報告,經上級結題批準后結題,獲得科研課題的一套榮譽證書。 課題主持人需要聯系幾名課題組成員一起開展子課題研究。校長和教師確立科研課題,要知道子課題的研究內容越小越有價值。子課題的選題不能“大而空”, 需要“凝煉”,需要“聚焦”,更不能泛泛而論地重復他人,若是這樣結果會一無所得。 科研課題具有可行性、普適性、價值性和創新性的特點,科研課題是校長領導力提升的途徑,是教師專業發展的扶手,有利于學校更有效地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科研課題包括“理論研究”與“應用研究”兩類,校長和教師需要側重于應用研究,在教育教學工作中研究,在科研課題研究中提升。 課題論證設計中要撰寫課題研究的背景、課題的界定、研究的意義、研究的目標、研究的內容、研究的方法、研究的步驟和研究成員分工等八個方面。完成課題的可行性分析要寫明制度保障、人員條件、硬件條件、環境條件和其他保障條件。 撰寫科研課題的內容中要突出痛點、疑點、難點和創新點。痛點為突破方向,疑點是細化優化基礎上的明晰化,難點在于策略和路徑研究,創新點如同突破點。 開題報告是首要的和最關鍵的要素,它決定著課題申請能否被評審通過,其中的核心概念要具有清晰度,要求科學合理的論證與縝密的界定,要找到課題研究的“原點”,邏輯性要強,進行一而貫之的建構。 中期報告要體現科研課題的持續深化和體系化,中期研究力求精彩迭出,同時及時總結中期成果。 結題報告是對所研究科研課題的系統總結與精華提煉,同時可以作為下一科研課題研究的啟始。撰寫結題報告,要求課題主持人和參與者一起系統整合課題資料,總結科研成果,編輯優秀論文、優秀案例以及學生的優秀作品等,并邀請有關專家進行評審鑒定,申請結題驗收。 校長和教師開展科研課題研究,就是在學校進行研究品質的科學訓練。通過完成一項好的科研課題,必能學會科學、嚴謹與規范,這是提升思維力與課程執行力的必由之路。 “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讓我們沉浸其中,享受科研課題的滋養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