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寧夏是一片神奇的土地,看似毫不相干的浩瀚大漠和萬頃碧波在這里交相輝映;黃河流經北方九省區,唯獨富了寧夏;歷史上的黨項人以今天的寧夏為中心,建立了與兩宋和遼金對峙兩百多年的西夏國,神秘地崛起又神秘地消失。當你踏上這片土地,就會發現夾在陜西、甘肅和內蒙中間的小小寧夏,除了多元紛繁的景點,竟然還有上百種地道風物…… ![]() 打開鳳凰新聞,查看更多高清圖片 01 西夏王陵 西夏國無疑塑造了寧夏土地上最輝煌的古代歷史。這個古代地方政權在被蒙古滅國后迅速消失在歷史長河中,留給后人的除了難以破解的西夏文字,還有矗立在賀蘭山下的西夏王陵。雖然九座帝王陵經歷戰爭和歲月風蝕后僅剩下被稱為“東方金字塔”的黃土陵塔,但在西夏王陵博物館和寧夏博物館中仍可感受到這個王朝的彪悍與華麗。 02 鎮北堡 如果說西夏王陵是神秘之所在,那么鎮北堡就是魔幻之所在。這個曾是清軍墾殖哨所的廢墟被地方作家張賢亮發現,并被打造成后來名噪一時的西部影城。在緊湊而粗糙的清城、明城和老銀川一條街中,從《牧馬人》到《新龍門客棧》,從《紅高粱》到《大話西游》,每一位影迷都可以找到自己鐘意的影視劇在這里拍攝時的場景。 03 賀蘭山 一座長僅220公里的山脈,巧妙地阻擋了內蒙西北部高原的風沙和寒流,與黃河一起造就了銀川平原上的“塞北江南”。賀蘭山景觀多樣,蘇峪口的茂密森林,滾鐘口的歷代遺址,拜寺口的曼妙雙塔,以及比西夏王陵還神秘的賀蘭巖畫,甚至,在踏完四個賀蘭山缺之后,還可以花兩天時間登頂這座海拔3556米高的寧夏和內蒙古界山。 04 沙坡頭 寧夏最熱門的網紅景區不在首府銀川,而在另一座黃河邊的城市中衛。這個叫沙坡頭的景區借景包蘭鐵路和騰格里沙漠,將大漠、黃河、綠洲以及治沙工程巧妙地穿搭在一起,并嵌入“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的詩意,讓明知道里面僅僅是個處處收費的沙漠游樂場的游客依然玩得樂此不疲。 05 沙湖 銀川平原上濕地和湖泊如散落的珍珠般數不清,石嘴山的沙湖是最大的一個。被茂盛的蘆葦叢分割的沙湖湖面看起來并沒有那么浩瀚,但在景區中心以沙雕景觀為主的沙丘對比下,泛舟在湖中的游客都會對清澈的湖水嘖嘖稱奇。初春和入秋觀鳥季的沙湖可看到天鵝、蒼鷺和黑鶴,而冬季雪景中的沙湖是體驗萬籟俱寂的好地方。 06 六盤山 這座位于陜甘寧交界處的山脈給寧夏南部貧瘠的土地帶來了比寧夏北部更多的綠意,古代發生在賀蘭山的金戈鐵馬并沒有留下過多的遺址,但光憑“春去秋來無盛夏”就值得到六盤山來體驗那沁人心脾的一絲絲涼意。小南川、涼殿峽、老龍潭、胭脂峽、野荷谷……可游覽的景點很多,不妨多留兩日慢慢玩。 07 須彌山和火石寨 寧夏曾是古絲綢之路途經之地,須彌山石窟是最重要的佐證。這座早于北魏就開鑿造像的石窟群建在固原西北的丹霞地貌上,126窟中較為完整的有20多窟,第五窟高20米的大佛是須彌山的象征。相隔30公里的火石寨也有10余孔石窟,但依托丹霞地貌的風景更為出色,比如壁立千仞的險峻山峰,峽谷間驚險的索橋,秋季與丹霞輝映的彩林。 08 水洞溝 頗有“亂燉”風格的水洞溝景區集合了史前遺址、明長城和古城堡,以及雅丹地貌和峽谷湖泊蘆葦蕩等多樣化景點。景區套票昂貴,但可按喜好單獨購買景點門票。愛好考古的可參觀中國最早的舊石器遺址,喜歡探秘的可闖一闖藏兵洞中的迷宮和機關。景區內游覽方式多樣,水上的游船和竹筏,陸上的觀光車、馬車和駱駝車可任意選擇。 09 青銅峽 青銅峽是吳忠的一座縣級市,也是引黃灌溉的水利工程,但參觀青銅峽絕非只有水利大壩那么單調,西岸依山勢奇數等差排列的西夏古塔群一百零八塔蔚為壯觀,十里黃河大峽谷兩岸象形山景連綿不斷,中華黃河壇、大禹文化園以及更接近吳忠市區的中華黃河樓雖都為新建,但建筑和布置還算用心,不妨順道擇一二游覽。 10 寧夏風物 在寧夏旅行,時時會看到或聽到“寧夏五寶”的說法,說的是紅色的枸杞、黃色的甘草、藍色的賀蘭石、白色的灘羊皮和黑色的發菜等五種寧夏著名特產,其實從富饒的銀川平原到貧瘠的西海固,寧夏的地道風物不下百種,除了好吃又實惠的羊肉和面食可以在當地大快朵頤,多數都可選購作為手信打包帶走。 在西北五省區當中,寧夏最小,好處是旅游資源相對集中,一周時間就可逛遍主要景區,再多一周就可以考慮深度游。但寧夏也在發展,不但在不同季節里景色各異,過幾年再來,很多地方就會有大的變化。所以寧夏旅游,一次不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