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節假期剛過,但感覺自己都沒有辦法進入讀書寫作的狀態,這幾天更新的內容也比較隨意。
剛剛讀了《人民日報》夜讀的文章,我發現自己的一些焦慮、迷茫都會被夜讀的文字給治愈。
在《人民日報》夜讀的文章里讀到這么一句:清醒時做事、迷茫時讀書、獨處時思考;煩躁時運動、焦慮時行動、得意時淡然;失意時坦然、忙碌時專注、閑暇時蓄力。 我感覺對于當下的自己來說,缺的不是堅持力,而是行動力。 忙碌的生活,似乎成為日常生活的常態。每天都有一堆事情等著們去做,工作、學習、家務……我真的不想一直陷入這種既忙碌又迷茫的狀態。在讀到”清醒時做事“的時候,感覺也是給了我一束光,生活呀,有迷茫也會有清醒,所以愿你我都能守住心中的那份清醒,好好做事。這話說得多好??!當我們感到迷茫、不知所措的時候,讀書或許是最好的解藥。書中的知識、故事和智慧,能夠啟迪我們的心靈,讓我們重新找到前進的方向。這更是許多人內心的渴望。在這個快節奏的社會里,我們總是忙于應酬、交際,很少有時間靜下心來思考自己的人生。但只有通過思考,我們才能更好地認識自己,明確自己的目標和追求。“煩躁時運動、焦慮時行動、得意時淡然;失意時坦然、忙碌時專注、閑暇時蓄力”,這些都是生活的智慧,是我們在不同情境下應該采取的態度和行動。煩躁時運動,可以幫助我們釋放壓力,調整心態;焦慮時行動,可以讓我們化被動為主動,逐步解決問題;得意時淡然,提醒我們要保持一顆平常心,不因一時的成功而驕傲自滿;失意時坦然,讓我們明白生活中總會有起起落落,關鍵在于我們如何面對;忙碌時專注,提醒我們要集中精力,高效完成任務;閑暇時蓄力,則是讓我們在放松的同時,不忘積累知識和能力,為未來的挑戰做好準備。
作者簡介:知北,寫讀書感悟和個人成長。理解生活,治愈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