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先生今年30多歲,在一次聚會中,看著朋友們都大快朵頤地享受美食,自己卻不敢太多的進食,朋友發現后詢問:“你怎么了?最近發現你的飯量下降不少。”李先生也是頗為無奈地說道:“是啊,最近總是胃疼,消化能力不行,要是吃的多了老是消化不了,晚上就開始胃部不舒服,甚至睡著了還會反酸水。” 朋友說:“我一般大餐過后都會喝點陳皮水,據說陳皮水非常解膩,而且還敗火。你也可以試試。”于是李先生決定試試朋友的建議,開始嘗試飯后引用陳皮水,但是一段時間過后,陳皮解膩敗火的功效好像沒有發揮,自己胃部的不適卻更加嚴重了。 ——編輯:十年 【本文已轉換為音頻模式,點擊即可收聽】 中醫養生理念中,陳皮被賦予了溫熱的香味,辛辣中帶苦味,被認為具有理氣調中、健脾胃、消食解膩、祛濕化痰的出色功效。這種果皮既可藥用,又可成為食品中的佳品。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在品味陳皮水的同時,有著“2要2不要”的默契。 01陳皮的藥用價值 在中醫傳統理念中,陳皮被視為一種溫熱的藥材,具備豐富的藥用價值。古籍中流傳著“陳皮以色紅日久者為佳”、“陳者久良”等養生智慧,這些深刻的箴言為我們解讀陳皮的藥用之道提供了指引。 陳皮具有溫熱的香味,辛辣中帶苦味。這種味道并非僅為調味,更是蘊含了豐富的藥用成分。中醫認為,陳皮具有理氣調中、健脾胃、消食解膩、祛濕化痰的作用。它能夠緩解脾胃不適,促進食欲,有助于調和身體的陰陽平衡。 02陳皮的 “2要2不要”原則 A. 要挑至少“陳”三年的陳皮 在古養生智慧中,陳皮以“陳”為重。選擇至少陳化三年的陳皮,是因為只有經過這段時間的自然陳化,其內部的化學成分得以穩定,藥效也逐漸顯現。這與古人所言:“陳者久良”完美契合,指引著我們在選擇陳皮時的標準。 B. 要正確煮泡、飲用 洗藥:在泡水前,建議進行“洗藥”步驟,清洗陳皮上的灰塵和雜質,有助于釋放有效物質。 泡水方法與時間控制:將陳皮放入杯子或茶壺中,用開水浸泡幾分鐘。或者,可以蓋上蓋子燜煮幾分鐘。但需注意,過長的浸泡時間容易使陳皮水變得苦澀和辛辣。建議每次不超過10分鐘。 嚼食陳皮:飲用后,建議等陳皮水的味道變淡后再續杯,甚至可以嚼食陳皮,以更好地吸收其中的有益成分。 C. 不要用“自制陳皮” 雖然許多人喜歡嘗試自制陳皮,但這往往是不可靠的,甚至可能傷害身體。自制陳皮存在以下問題: 農藥和添加劑的殘留:為了保持橘子外觀和品質,果農常使用農藥、防腐劑等,這些對人體健康不利。 陳皮存放不足三年:自制陳皮的存放時間往往不足三年,這使得橘皮的氣味太過濃重,對身體產生刺激性。 D. 不要不分體質亂喝 胃熱者慎用:陳皮健胃的作用以胃寒為基礎,胃熱者宜少食用。胃寒的癥狀包括胃痛、愛吃熱食物,而胃熱者則表現為愛吃冷食、舌苔黃膩等。本文開頭的案例中李先生正是這類人群,所以陳皮的功效無法在他身上發揮,反而起到了反作用,讓“養生水”喝成了“傷身水”。 熱咳者慎用:陳皮有止咳化痰之效,但對熱咳不適用。熱咳表現為咳嗽、氣喘時帶有黃白色痰,此時食用可能加重癥狀。 通過理解和遵循“2要2不要”的原則,我們可以更好地享受陳皮水的美味,同時確保在養生過程中不掉入一些可能的健康陷阱。 |
|